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皇兄何故造反?> 第532章 投石問路

第532章 投石問路

  大明的朝臣,向來是翻臉無情的。


  尤其是在麵對君王的時候。


  前世,朱祁鈺一度以為,他勵精圖治,宵衣旰食,聽言納諫,仁慈布德,對這些大臣施恩,那麽他們自然也會體諒自己的難處,明白他的苦衷。


  然而一場易儲風波,讓他看的清楚明白。


  在這些大臣的心中,君王布德天下,優容朝臣,是本分,而不是施恩。


  做到了,他們會交口稱讚賢君,做不到,他們會爭相勸諫。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沒有感情,永遠按照仁孝禮義治國的君主。


  這個君主,是不能有一點點的私心的,否則,便是不賢,便會使群臣離心。


  所以如今,朱祁鈺心中其實並不在意,群臣是如何想他的。


  這一點,其實朝中的七卿大臣們,都隱隱有所感覺。


  天子在他們麵前,從來都不掩飾天家之間的真正局麵,他們在勸諫天子的時候,也從不會指望什麽天家情誼之類的話,能打動天子。


  但是,除了他們之外,朝中的諸多大臣,對此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察覺。


  他們天真的覺得,天子好名,好賢名,重禮法,一直在維護天家的和睦。


  然而,他們並不清楚的是。


  在朱祁鈺的心中,早已經分清楚了朝廷和天下的區別!

  他需要穩定的是大局,是萬民。


  天家的和睦景象,隻需要讓天下萬民知曉,便足夠了,這對社稷是有好處的。


  與此相同,太上皇去土木堡致祭,對於天下人來說,是他們犧牲的親人子弟得到了正名,對國家來說,是民心的安穩。


  有這一點,就足夠了!


  所以,林聰用任用權宦的名頭來壓他,朱祁鈺心中其實是絲毫都不在意的。


  他們心裏都清楚,舒良是皇帝的代言人。


  所謂闖宮圍府,逼淩太上皇,哪是一個太監敢做的?他背後必然站著的是天子。


  這些禦史要朱祁鈺處置舒良,其實就是變相的要天子低頭。


  為所謂的“天家和睦”低頭。


  但問題是,朱祁鈺要的,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天家和睦,更不是群臣虛假的奉迎。


  他心中所存是萬民,係的是社稷。


  所以,萬民覺得天家和睦,天家就必然和睦。


  這也是朱祁鈺大張旗鼓的迎接太上皇,甚至不惜自降身價,打算親自郊迎的原因。


  老百姓們,沒有那麽多的彎彎繞,也不懂得什麽政治意義。


  他們所看到的,就是輕易不出宮的皇帝,在見到自己的哥哥回京之後,歡欣鼓舞的大張旗鼓去京郊迎接。


  看到的,會是天家和樂,親親之誼。


  這些便足夠了!


  朝臣們看到的是什麽,對於朱祁鈺來說並不重要。


  因為隨著太上皇的歸來,雙方的矛盾愈演愈烈,這種脆弱的“天家和睦”,遲早會被打破。


  但,這些朝臣意見再大,也隻是在朝廷內部,影響不到整個國家。


  天子固當仁慈,但不能,也不會仁弱!


  強行在朝野上下,都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最終隻會作繭自縛。


  維持朝局的穩定,目的是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


  這一點,朱祁鈺一直十分清晰。


  就如這一次,土木堡祭奠,對於百姓萬民來說,是眾望所歸,所以他要做。


  至於會不會因此受到朝臣的不滿,最終會鬧成什麽樣子,那就要看,這幫人能逼他用處何等手段了。


  舒良,是一顆試金石,也是一個問路的石子……


  真正的交鋒,從此刻開始。


  殿中的氣氛愈演愈烈,科道的官員一個個站出來,但是,主張基本上都相同,絕大多數都是要求嚴懲,隻不過,說話的口氣有些比較婉轉,沒有林聰那麽激烈而已。


  天子依然沒有任何表示,於是,最前頭的緋袍方陣當中,站出來一位老大人。


  刑部侍郎,周瑄!

  他說:“陛下,舒良份屬內宮,本是天子家奴,非臣等及法司可以審判,但此事幹係重大,群情激奮,若不處置,恐失朝臣之心,故臣鬥膽,請陛下宣舒良上殿,與朝臣對質,若果真有脅迫逼淩太上皇之舉,自當嚴懲不貸!”


  應該說,這算是態度比較柔和的方式了。


  沒有直接要求處置舒良,而是要求審明詳情,算是小小的退了一步。


  於是,殿中安靜了下來。


  這些科道官員自然是群情激奮,但是也不是傻子,知道如今在保舒良的是天子。


  所以,如果鬧得太厲害,反而說不定會激起天子的抗拒。


  就像周瑄所說的,舒良畢竟是內宦,如果天子硬扛著就是不同意,把人往內宮一藏,他們還真的沒有什麽法子。


  左順門的那場朝會,大快人心的同時,也驚心動魄。


  誰也不想成為,那死在瓦剌一戰的巡邊禦史。


  所以,一張一弛,才是真正能夠達到目的的法子。


  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向了天子。


  朱祁鈺坐在禦座之上,看似麵無表情,目光卻有意無意的落在了內閣的江淵身上。


  周瑄,原為刑部陝西清吏司郎中,是江淵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江淵入閣後,周瑄接替他,成為刑部侍郎,為人穩重,擅辨問,能察冤獄。


  不出意外的話,周瑄就是內閣準備的第一重後手了。


  畢竟,身為文臣,不可能真的堂而皇之的在朝堂之上替宦官說話,所以,得迂回著來。


  輕輕點了點頭,朱祁鈺道。


  “既然如此,召舒良進殿答問,周侍郎,你來主持!”


  周瑄點頭稱是。


  於是,自有內侍下去傳旨。


  朱祁鈺早就料到今天可能會讓舒良上殿,所以,他早吩咐了舒良在外等候,所以自然來的很快。


  不多時,舒良亦步亦趨的跟著引領內侍上殿,行至殿中,拜倒在地,道。


  “內臣參見陛下!”


  此刻的舒良,和往常朝臣們見到的鮮衣怒馬不同,低調的多,仿佛就隻是內宮當中普普通通的一個宦官而已。


  朱祁鈺的臉色依舊平靜,開口道。


  “宣府傳來軍報,說你在宣府所作所為,頗有不當之處,朝中如今的這些大臣,都在彈劾於你,所以朕召你上殿自辯,不必緊張,如實答問便是。”


  舒良臉色恭敬,道:“內臣遵旨。”


  於是,工具人俞侍郎,不得不再次出列,將宣府送來的軍報讀了一遍。


  待聲音落下,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的釘在了舒良的身上。


  周瑄暗暗深吸了一口氣,開口問道。


  “舒公公,軍報內容,方才俞侍郎已經讀過。”


  “在這份軍報當中,陶總兵指控你圍困行宮,持中旨率眾強闖總兵府,言語逼淩太上皇赴土木祭奠死難官軍。”


  “本官如今當著眾臣的麵,代陛下問話,這些指控,是否屬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