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五代十國往事> 第701章 九龍帳之變1

第701章 九龍帳之變1

  自中原出現“明宗盛世”之後,國運就由盛轉衰,漸走下坡路,期間契丹國運爆棚,在遼太宗耶律德光、述律太後的帶領下,強勢幹涉中原內政,並短暫地占有中原,而中原也就此陷入了長達十幾年的混亂,從後唐李從珂一直到後晉、後漢,再到後周,政權頻繁更迭,中原天子如走馬燈一樣。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直到郭威的出現,中原局勢才逐漸穩定,真正觸底反彈。


  我們不會盲目吹捧郭威同誌的英明神武,因為郭威玩兒的不是單機遊戲,而是大型多人在線網遊,中原的複興當然離不開郭威本人及其團隊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但外部勢力如契丹、淮南等勢力的消長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本卷將把時間軸回播,回顧一下“明宗盛世”以來中原之外的各方勢力的興衰。


  一,國運興亡一禾苗——閩國


  黃巢之亂時,壽州屠戶王緒招募王潮、王審知、王審邽三兄弟,響應黃巢,後追隨蔡州秦宗權,後裹挾眾人入閩。因帶頭大哥王緒殘暴不仁,被王潮、王審知、王審邽三兄弟火並,王潮三兄弟遂攻占今福建大部,史稱“開閩三王”。


  朱溫建立後梁,冊封王審知為福州威武軍節度使,封閩王。王審知時期一直奉後梁正朔,努力經營福建,為閩國奠定了基礎。


  王審知死後,長子王延翰襲位,殘暴不仁,很快就被二弟王延鈞和義兄(王審知養子)王延稟聯合推翻。由王延鈞襲位。


  這次政變開啟了一個詛咒,自此之後,閩國的政權就再也沒有和平交接過,幾乎全是通過血腥政變來完成。在這次政變中,王延鈞勢單力薄,真正出力的是王延稟,可以說是王延稟打下了江山,然後拱手讓給王延鈞,詳情參見前文“老兄複來”。


  掌握實權的王延鈞十分忌憚王延稟,很快,兄弟二人之間又爆發了一場戰爭,王延鈞擒斬王延稟,除掉了心腹大患。


  事後,王延鈞派弟弟王延政去建州撫慰。


  今天的福建省之所以叫福建,就是取境內福州、建州而得名。在當時,論綜合實力的話,作為威武軍總部所在的福州是閩地當之無愧的第一,而建州排名第二。王延稟當時就盤踞在建州,而他滅亡後,王延政被任命為建州刺史,日後,王延政就以建州為革命根據地,南下問鼎,這是後話。


  王延鈞非常迷信,寵信道教,他寵信一位名叫陳守元的道士,在奪取政權的第二個月,就建造“寶皇宮”,以陳守元為宮主,寶皇宮的選址則在“王霸壇”之側。


  據說,從前福州有個王霸壇,旁邊有個煉丹井,井邊有棵枯死多年的老樹,忽然有一天,枯木逢春,竟然起死回生,長出了許多枝葉,而井中又出現了一隻白龜。人們非常詫異,然後就掘地三尺,結果發現了一塊兒石頭,石頭上還刻著“王霸裔孫之文王”幾個字。


  王延鈞非常高興,認為自己就是“王霸裔孫”,王八犢子,於是就在王霸壇旁邊興建了寶皇宮。這個寶皇宮修建的非常奢侈,“極土木之盛”。


  “高人”陳守元掐指一算,告訴王延鈞,說“寶皇”給我托夢了,說您應該避位受道六十天,然後就能做六十年的天子。


  王延鈞非常高興,於是欣然退位,讓長子王繼鵬權知軍府事,自己則十分虔誠地閉關修道,還給自己取了一個道名——元錫。


  六十天後,王延鈞複位,他忽然覺得哪裏似乎不太對勁,便把陳守元找來,問道:“麻煩大師您幫我問問寶皇,六十年後……我會咋樣?”


  陳守元施展法術、靈魂出竅,片刻之後恢複正常,高興地對王延鈞說道:“寶皇說,您在六十年天子之後,就會成為大羅仙主!”


  一旁的妖道徐彥樸、盛韜隨聲附和,“對對對,北廟崇順王見寶皇時,寶皇也是這麽說的。我們可以作證!”


  北廟崇順王,指的是王緒的妹夫劉行全,王緒猜忌劉行全,將其誅殺,而劉行全之死也成為“開閩三王”火並王緒的導火線。火並後,王審知為劉行全立廟,即“北廟”,後梁追封劉行全為“崇順王”。從此“北廟崇順王”被人為神化,在閩人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王延鈞聽後非常高興,當即有心自立稱帝。


  有史書記載說這一年王延鈞日夜禱告,結果雙鶴徘徊而下,於是決定稱帝。他上疏後唐朝廷,提出了一大堆無理要求,沒有得到答複,從此不再向後唐朝貢稱臣。


  後唐長興四年(933)正月,陳守元等人散播謠言,說在王延鈞家裏發現了黃龍。王延鈞非常高興,於是下令把自己住的地方由“真封宅”改名為“龍躍宮”,又造了一座“東華宮”。


  參與建造的工匠多達一萬人,修建得高大奢華、窮奢極欲。


  王延鈞前往寶皇宮受冊,隨後再在盛大儀仗隊的簇擁下回到王府,宣布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閩”,從此,“十國”之一的大閩國正式建立,改元“龍啟”,改名“王鏻”。慣例,使用中原王朝年號及其本名敘事。


  在登基大典上,王延鈞身穿天子袞冕服,忽然毫無征兆地陷入昏迷,陳守元等“高人”趕緊做法,過了好久,王延鈞才逐漸蘇醒,醒來之後立即下令,給僧人們施舍三百萬的飯錢,還有二百藏經文,隨後,才完全恢複。


  此事之後,王延鈞更加寵信旁門左道。


  當年5月,福州發生地震。“高人”掐指一算,說王延鈞應該避位修道六十天。於是王延鈞再次避位,讓長子王繼鵬監國。


  在此期間,王延鈞大肆修建各種宮殿,一改老爹王審知的節儉樸素。


  7月,王延鈞再次複位。閩國雖然稱“國”,但地狹民弱,境內隻有五個州:福州、建州、汀州、漳州、泉州。但是王延鈞卻沾染上了富二代們的習氣,喜歡燒錢,修道煉丹是要花錢的,大興土木更是花錢無數。於是,王延鈞就任命了一位搞錢高手——薛文傑,為財政部長(國計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