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五代十國往事> 第613章 劉知遠稱帝4

第613章 劉知遠稱帝4

  當符彥卿走到宿州地麵,正趕上一支數萬人規模的起義軍攻打徐州。符彥卿在幾十名契丹騎兵的護送下,抵達城下,打算與起義軍首領溝通。


  起義軍首領李仁恕直接派人包圍住符彥卿,拉住他的坐騎,說道:“我們願跟大帥進城!”


  此時,守衛徐州城的是符彥卿的兒子符昭序。符昭序向起義軍表明態度:你們休想挾持我爹來威脅我,我不吃這一套!

  徐州城亦是明星城池,曆經戰火,防禦體係完善,起義軍久攻不下,又不能以符彥卿相威脅,於是轉而向符彥卿下跪磕頭,請求寬恕。


  符彥卿與他們達成協議,不追究他們的責任,這才使徐州恢複了和平。


  劉知遠派使節攜帶詔書,分赴各地,招撫流亡到深山老林中的難民,勸他們返回家鄉,複工複產。


  天下反遼運動由星星之火迅速蔓延成燎原之火,耶律德光終於下定決心回北方老家。他召集群臣,說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契丹人難以忍受,所以打算暫時回到北方,探望一下太後,我打算留一位最親信的人在這裏主持工作。


  文武百官建議他把述律太後接過來。


  耶律德光苦笑著擺擺手,說太後的家族龐大,勢力盤根錯節,極為複雜,怎麽可能完全轉移到汴州?

  按照耶律德光的計劃,是要把滿朝文武官員全部打包帶走。這些人雖然“非我族類”,不被耶律德光信任,但他們到了草原之後,就是耶律德光的“嫡係”,如同趙思溫、趙延壽一樣,是他用來抗衡述律太後的政治資本。


  這些漢人官員當然不願意隨他北上,於是說這樣一來,隻怕人心動搖,對國家不利,不如分批帶走。


  於是,耶律德光下令,負有實際行政任務的官員,跟隨北上,其他的(名譽退休的閑職工作)可以暫時留在汴州。


  耶律德光選中了蕭翰留在汴州,宣布恢複宣武軍,並以蕭翰為汴州宣武軍節度使。


  關於蕭翰的身世,目前史學界尚存爭議,有人說是室魯之子,有人說是阿古之過繼給室魯,室魯、阿古之,皆是契丹開國功勳,總之,蕭翰是大遼國的開國元勳之子,是述律太後的侄子。


  同時,蕭翰還是耶律德光的大舅哥,他的妹妹是耶律德光的皇後。


  換句話說,蕭翰既是“太後黨”,又是“帝黨”,兩邊都把他視作“自己人”。


  那麽耶律德光留蕭翰坐鎮汴州,就非常值得玩味了。因為蕭翰坐鎮汴州,隻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抵住劉知遠的壓力,鞏固契丹在中原的利益;另一種則是戰敗逃走,放棄中原。


  如果是前者,那麽蕭翰將以國舅的身份為耶律德光支嘴撐腰,耶律德光繼續以吞並中原之功屹立於契丹政壇巔峰;


  如果是後者,那麽蕭翰將以述律太後侄子的身份,為耶律德光分擔敗軍之責,述律太後一旦追究耶律德光南下的罪責,勢必牽連蕭翰。


  當然,後一種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耶律德光主要是想拉蕭翰當墊背。


  3月17日,耶律德光正式離開汴州,裹挾著文武百官數千人、禁軍將士數千人、宮女宦官等數百人,皇宮裏的金銀珠寶全部帶走,隻留下一些樂器儀仗等不值錢的東西。


  北返途中,耶律德光驚訝地發現汴州附近的村落一片荒蕪,空無一人,於是便命有關部門張貼安民榜,要求各基層官府招撫流亡的難民。但他卻不禁止契丹兵的燒殺搶掠。


  3月21日,耶律德光在滑州白馬津渡過黃河,攔在他北麵的,就是被起義軍首領梁暉占據的相州。


  耶律德光派人招降,許諾赦免他的一切罪責,並承諾任命他為防禦使。


  梁暉起初是答應投降的,但他思前想後,總覺得契丹人不值得信任,於是在耶律德光準備安全過境的時候,突然反悔,登城拒守。


  耶律德光快氣瘋了,立即下令:全軍出擊!


  4月4日,契丹大軍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發動了總共,等到太陽升起來的時候,照見的是人間煉獄。


  契丹人在相州製造了駭人聽聞的“相州大屠殺”,其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據史料記載,契丹大軍攻下相州後,將城內的男人全部屠殺,女人則全部隨軍,充作慰安婦,而最殘忍的是對待嬰兒,契丹兵將漢人的嬰兒拋到高空,然後用尖刀接著,以此為樂。


  這慘絕人寰的一幕也隻有鬼子能做到。


  隨後,由契丹人任命的相州節度使高唐英在屍山血海中,光榮赴任。高唐英在城中巡查,發現偌大的相州城裏,隻剩下七百多個活人。後來,官員們收斂城中的遺骸,竟然整理出十餘萬具屍骸。


  相州大屠殺,是契丹人犯下的又一罄竹難書的罪行。


  緊鄰相州北麵的是磁州,磁州刺史李轂早已秘密歸附劉知遠,建議讓梁暉攻取相州的正是這位李轂。


  於是有人向耶律德光告密,說磁州李轂反水了。耶律德光立即逮捕李轂,嚴加審訊。李轂咬住牙關,死不承認。


  耶律德光把手慢慢伸向車中,做出一副好像是要從車裏拿出證據的樣子。


  也許當初李轂與梁暉之間是當麵口頭交流,自信沒有留下任何證據,李轂篤定耶律德光是故意詐自己,於是麵不改色心不跳,坦然說道:“陛下既然有充分的證據,就應該立刻公示出來。”反將一軍。


  經過六次嚴酷的審訊,李轂表現得如同渣滓洞中的革命者,回答敵人永遠隻有三個字,“不知道”。


  耶律德光這才相信了李轂,將他釋放。


  從相州繼續向北,沿途所有的城鎮村落,幾乎全是一片廢墟,舉目之處,更無人煙。隨行人員心情複雜,緊蹙眉頭,不忍直視。這時,耶律德光卻指著這片遼闊的無人區,對左右人說道:“把中原破壞成這個樣子,都是趙延壽幹的好事!”隨即回頭,衝著首席大謀士張礪說道:“也有你的努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