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河中遺產爭奪案
【河中遺產爭奪案】
朱溫在兗鄆戰場受挫,麵臨著四麵楚歌的險境。危機關頭,朱溫人品大爆發,好運連連。
越州義勝軍節度使董昌僭越稱帝,扯住了淮南楊行密的後腿,為朱溫解除了南部威脅。
與此同時,河中地麵也迎來了一次政局大動蕩,有著豐富“做外圍”經驗的朱溫立刻抓住機會,從中煽風點火,把水攪渾,將關西集團、河東李克用和中央朝廷成功拴對兒,挑動了一場外線戰爭,從而阻止了“殺豬同盟”的形成。
話要從董昌稱帝的前一個月說起。
河中護國軍節度使王重盈病逝。
上一任河中節度使是朱溫的“舅舅”,王重榮。王重榮耿直而嚴苛,後期慢慢發展為殘忍。他手下一位叫常行儒的牙將,時常遭其打罵責罰,終於不堪受辱,於光啟三年(887)6月,發動兵變,將王重榮誅殺。
在河東李克用的支持下,朝廷調保義軍節度使王重盈為河中節度使,提拔王重盈的兒子王珙暫代保義軍留後。
王重盈赴鎮河中,常行儒不敢與之爭鋒,沒有自稱節度或留後,而是向王重盈訴說委屈,並表示要擁戴王重盈坐鎮河中。王重盈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用他的人頭祭奠弟弟王重榮。
於是,兄繼弟業,王重盈領鎮河中護國軍。從光啟三年(887)一直到乾寧二年(895),王重盈病逝於任上。
王重盈死後,三軍推舉老長官王重榮的兒子——王珂,做代理留後。
危機就從這裏醞釀了。
王重榮膝下無子,王珂實際是他哥哥王重簡的兒子,過繼給王重榮。
然而王珂的兩位堂兄弟——王珙、王瑤(皆王重盈之子)不願意了。你王珂繼承的不是王重榮的班啊,你繼承的是我爸爸王重盈的班,我爸爸在河中八年了,他老人家仙去,理應由我們兄弟倆來接班啊。
於是,兄弟二人上疏朝廷,說王珂不是王重榮的兒子,也不是王重簡的兒子,他是我們王家的一個奴仆,小名叫“忠兒”,怎麽能繼承我們王氏家族的遺產呢?並寫信給朱溫,尋求朱溫的支持(王珂的靠山是河東李克用)。同時,二人出兵攻打王珂。
王珂上疏抗辯,重申家父重榮之功,並向河東李克用求援,尋求支持。
朝廷和稀泥,派宦官前往調解。
王珙、王瑤技高一籌,表示接受調解,並上疏朝廷,說要不這樣吧,我們仨誰也不能要河中了,請朝廷另派高級官員赴鎮河中護國軍吧。
昭宗皇帝大喜過望,沒想到三個兔崽子爭奪家產,朝廷居然能坐收漁利,於是欣然派宰相崔胤充任護國軍節度使。
如此一來,等於是王珙、王瑤和昭宗合夥瓜分了王珂的蛋糕。
這可不是朱溫想要的局麵,朱溫並不想讓這場“遺產爭奪案”就此平息,必須把小漣漪煽動成狂風巨浪,才能絆住李克用的手腳,繼而挫敗“殺豬同盟”。
要說起來,朱溫是王重榮的外甥,與王珂是表兄弟,理應站在王珂這邊。然而為了政治利益,朱溫義無反顧地站在了王珂的對立麵。
朱溫給王珙、王瑤支招,讓他們聯絡鳳翔李茂貞,取得關西集團的支持,讓關西集團給朝廷施壓,以維護他們哥倆的合法權益。
在朱溫的指點下,王珙、王瑤立刻給鳳翔李茂貞、靜難王行瑜、鎮國韓建送去厚禮,希望他們出麵主持公道。
於是,三鎮聯合上疏,強調王珂來路不正,主張由王珙子承父業,當護國軍節度使,而讓王珂接替王珙的保義節度使,堂兄弟互相移鎮。顯然,王珂是無法來保義軍赴任的。
王珂麵臨滅頂之災,隻能向河東李克用告急,普天之下隻有李克用能幫自己了。
英雄所見略同,李克用深知要想保證河東免遭圍剿,必須發動外線戰爭,務必阻礙關西、關中、汴州同盟的形成。於是積極上疏,為王珂辯護。
昭宗最希望河中回到朝廷懷抱,由宰相領節度,而不是給王珂,或者王珙。於是回複說,已經下詔讓宰相崔胤赴鎮河中了,這事兒就到此為止吧,王氏兄弟們就不要再爭了。
關西集團的請求被朝廷拒絕,讓三位大帥感覺很沒麵子。
中央“得罪”關西集團的事還不止一件:
中央禁軍在京畿地區有八個軍事基地,其中一個靠近華州,另一個靠近邠州。華州鎮國軍韓建和邠州靜難軍王行瑜,便想近水樓台先得月,將其據為己有,於是上奏朝廷,請求劃撥。
掌管禁軍的宦官強烈反對,說這是天子禁軍,怎麽可以被地方藩鎮拿去!於是朝廷斷然拒絕了韓建和王行瑜的請求。
這是讓關西集團不爽的第二件事。
當關西集團通過“倒楊運動”控製了朝廷之後,靜難王行瑜向朝廷提出要當尚書令,被駁回。因為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由尚書令登上皇位的,所以從那時起,就不再授予尚書令一職,隻有後來的郭子儀,功勞太大,才被破天荒地授予尚書令,而郭子儀也始終不敢接受。
討封尚書令不成,王行瑜非常不爽,這算是第三件事。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讓關西集團相當不爽,那便是昭宗的最後抗爭。
【最後抗爭】
昭宗的抗爭從未停止。特別是遭受到來自關西集團的壓迫之後,更加迫切地要尋找突破口。
辦法則還是那兩條:培植一支忠於皇帝的文官集團;擁有一支效忠於皇帝的武裝力量。
在含恨撤掉宰相杜讓能之後,昭宗提拔韋昭度做宰相。
韋昭度也同樣符合昭宗的人事錄用標準。
首先是忠。
黃巢進犯長安的時候,韋昭度從僖宗幸蜀;當僖宗在鳳翔遭李昌符攻擊時,韋昭度將妻兒老小送到禁軍裏當人質,換取禁軍信任,以攻擊李昌符叛軍。韋昭度對皇家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是個經曆過考驗、值得信任的同誌。
其次,韋昭度有過帶兵經驗。
曾作為征剿總司令,入蜀作戰,與王建一起攻打西川陳敬瑄。後來,被王建使奸計,逼回朝廷。王建得以割據西川。
第三,韋昭度也因征蜀不力被革職查辦,發落到東都洛陽,剝奪了一切實權,實際就是政治生涯判了死刑。
這才是昭宗提拔他的最關鍵所在,讓韋昭度鹹魚翻身,從養老院接到國務院,韋昭度將對昭宗皇帝感恩戴德,會更加披肝瀝膽,以酬謝昭宗皇帝的重啟之恩。
除了韋昭度,昭宗還提拔了另一個人,崔胤。
崔胤的父親是崔慎由(宣宗朝宰相),他的叔叔是崔安潛(不用介紹了吧),崔氏家族在唐朝中後期是聲名顯赫的,幾代人均在朝中做高官。
而這位崔胤卻與先人不是同一品種,史籍記載崔胤此人“長於陰計,巧於附麗,外示凝重而心險燥”,“喜陰計,附離權強,其外自處若簡重,而中險譎可畏”。總之,崔胤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勢利眼,善於攀龍附鳳,結黨營私,內心險惡而毒辣。
他的叔叔崔安潛十分了解他,曾對身邊人說,“我父兄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門戶,早晚要敗壞在崔胤手裏!”
在“倒楊運動”中,宰相崔昭緯暗通關西集團,內外勾結,逼死了宰相杜讓能。崔胤果斷抱住崔昭緯的大腿,搖尾諂媚。
於是,崔昭緯屢屢推薦崔胤。
提拔崔胤,昭宗多半是迫於關西集團的壓力,因為崔昭緯是關西集團在朝廷中的代理人。讓崔胤做宰相,昭宗多少有些半推半就。
之後,昭宗又提拔鄭綮當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