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董昌稱帝3
【對不起,我是警察】
昭宗當然不想赦免董昌,如果連公然謀逆都能以一句“抱歉,我改”敷衍過去的話,大唐天下不知會有幾人稱孤、幾人道寡。
逆賊必除!
就你錢鏐這點兒花花腸子,還想跟朕抖激靈,得了便宜還賣乖?媽的媽——姥姥!既然你替他求情,那朕就賣你個麵子。看你錢鏐是要做偽君子,還是真小人。
錢鏐驚歎昭宗皇帝的老辣,隻能攤牌:我要做真小人。
於是,昭宗再降詔書,削奪董昌的一切官爵,命錢鏐征討。
這封詔書寫得很精彩,文采奕奕,引經據典,先說董昌是“器才盈而自覆,鼎必折而遂傾”,罵人不帶髒字;
指出董昌的悖逆行徑是飛蛾撲火,“魚戲鼎而雖亦可哀,螂拒轍而終為不率”;
當然也少不了老生常談,隻誅首惡、餘皆不問,凡生擒或擊斃董昌的,授三品以上官職,外加賞錢一萬貫,先前從賊附逆的,如果能幡然醒悟,擒殺董昌的,既往不咎,並且獲得同樣的獎勵。
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詔書中的這句話,“賴浙西節度使錢鏐與諸司等皆忠誠憤激……”
敲黑板,劃重點,“賴——錢鏐——”
錢鏐,你休想得了便宜還賣乖,朕明褒暗貶,特意說明是你錢鏐堅持讓朝廷出兵的,讓全天下都看清你的偽君子麵容。
昭宗,算你狠。
錢鏐二次發兵,奉詔攻打董昌。董昌向楊行密求援。
這是楊行密最不願看到的結果。如果不救董昌,錢鏐將在兩浙地區一家獨大,嚴重威脅楊行密的南部疆域,倘若錢鏐再與朱溫聯合,便會對淮南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打人一拳,需防人一腿。從河北到山東,從淮南到兩浙,各方勢力均有此顧慮,也都有此機會。
於是,楊行密抽調主力悍將台濛,沿運河南下,進攻鎮海軍北部的蘇州,以牽製錢鏐南下進攻越州的兵力。又派大將安仁義、田頵深入鎮海軍腹地,威脅杭州,進一步阻撓錢鏐南下。
董昌也派軍隊北上,與淮南援軍會師,共同包圍嘉興,切斷蘇州、杭州之間的聯絡線。
錢鏐派大將顧全武等與之周旋,在痛苦中前進,迎難而上,絕不放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董昌謀逆稱帝,名不正、言不順,軍心渙散,士氣低落,投降者甚多。錢鏐奉旨討逆,一路披荊斬棘,進圍越州。
錢鏐包圍了越州,楊行密在兩浙地區與錢鏐展開拉鋸,互有勝負,的確起到了牽製作用,使錢鏐不能一口吞掉董昌;而楊行密也因被兩浙戰場牽製,無力繼續北伐。
江淮地區實力排名,楊行密是當之無愧的頭把交椅,插手兩浙事務之後,錢鏐漸感力不從心,於是聯絡了洪州鍾傳、鄂州杜洪——兩個同樣遭受楊行密威脅的小藩鎮,一起向朱溫結盟求援,組建“反淮統一戰線”,共同抵禦楊行密。
這也是朱溫迫切希望地,雙方一拍即合,朱溫立即派養子朱友恭率領一萬人的特遣師,渡淮作戰,朱友恭享有極大的自由度,沒有具體的軍事任務,一切行動皆可視具體情況自由做主。
一萬人的部隊並不能對戰局起到決定性因素,甚至無法帶來直觀的改變。一萬人渡淮作戰,其政治意義遠超軍事意義。如同河東李克用往東線戰場派五百騎兵一樣,更多的是向交戰雙方傳遞一個信號,一種姿態。
朱友恭的特遣師,是楊行密的警鍾,是錢鏐、鍾傳、杜洪等人的定心丸。
如此一來,楊行密救援董昌的行動就變得遲疑、緩慢。
危機中的董昌再向一人結盟求援,湖州刺史李師悅。李師悅派四千餘人襲擾錢鏐。
董昌不斷派巡邏兵偵查錢鏐的動向。
“報——錢鏐兵多將廣,軍紀嚴明……”
妖言惑眾,亂我軍心,來人,拖下去——砍了!
“報——錢鏐率烏合之眾,且糧草斷絕,軍心渙散,勢將自潰。”
辛苦啦,賞爾羊羔美酒,再去探來。
連情報部門都被逼得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了,董昌的末日也就正式進入倒計時了。
董昌的部將也紛紛倒戈投降,錢鏐進抵越州城下。
董昌想用糖衣炮彈來腐化錢鏐部眾,拿出大量金玉絲帛來賄賂攻城士卒。沒想到適得其反,錢鏐部隊人人奮勇、個個當先,“昌軍大潰”。
於是,董昌宣布撤去帝號,恢複節度使身份。不知該看做是他的天真,還是他的無恥。
當前的形式(楊行密插手)不允許越州陷入持久戰,否則巨大的戰爭消耗和為此而付出的政治成本(昭宗赦免)是錢鏐無法承擔的,充滿變數的時間成本更是將風險指數無限放大。越州之戰,務必速戰速決。
前敵總指揮顧全武深知這一點,他從一開始就沒有做長期圍困的打算,撲到越州之後就組織全麵地總攻:顧全武等攻五雲門;王球攻申光門;陳章攻關子門;許再思攻昌安門;駱團攻迎恩門。
沒有佯攻、助攻,所有方向都是主攻方向。
就在越州攻堅戰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的時候,後方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蘇州,丟了!
在楊行密咄咄逼人的態勢下,蘇州的一員將領賣主求榮,生擒了忠於錢鏐的蘇州刺史成及,向楊行密獻城投降。
蘇州的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對杭州構成巨大威脅。錢鏐緊急調派越州前線的顧全武,命他回杭州布防,防備楊行密的掏心戰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顧全武沒有執行這道命令,而是回信通告前線局勢,並為錢鏐分析利害,指出攻克越州隻在旦夕之間,此時撤兵將前功盡棄。最後,顧全武給出建議,要與時間賽跑,先拿下越州,再收複蘇州。
前功盡棄,這是錢鏐無法承擔的損失。隻能賭一把了。錢鏐批準了顧全武的計劃。
顧全武加大了攻擊力度。
困獸之鬥,董昌昏招迭出。
董昌有位侄子,名叫董真,此人寬厚仁慈,頗得民心,並且治軍得當,錢鏐手下悍將顧全武與之對陣,竟然不分伯仲。董真手下一位叫剌羽的小將與之不合,便向董昌進獻讒言,說董真陰謀奪權叛亂,於是董昌不加審問便將董真殺害。
董真含冤而死,寒了眾將的心,更斷送了大家的希望,於是董昌的手下們更加離心離德,不再為他賣命。
除此之外,董昌繼續搜刮民脂民膏,設立“人頭稅”,所有人必須交稅,婦女們的簪環首飾也必須全部上繳,赤裸裸地搶劫,無所不用其極。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董昌削減軍隊口糧,並且要用這些糧食賄賂顧全武的部隊(又減戰糧欲犒外軍)。於是,部隊發生嘩變,紛紛倒戈,交出外城,回攻董昌。董昌被迫退入內城。
顧全武派駱團入城勸降,騙董昌說接到了朝廷詔書,批準董昌退休返鄉,安度晚年。
事已至此,留給董昌的選擇並不多。董昌投降了。
在押解回杭州的路上,顧全武將董昌斬首,屍體丟入西江,人頭送往京師報功;董昌全族被誅殺,其偽大臣等百餘人也全被處決;董昌的祖墳被刨,先人遺骸遭挫骨揚灰。
越州城裏被繳獲的糧食有三百萬斛,金幣五百餘帑。
董昌被平定後,湖州刺史李師悅也走到了人生盡頭。他之前向朝廷請求一個節度使的位置,朝廷製授其為“忠國軍節度使”,送符節的使臣行至半路,李師悅突發疾病,眼看就要撒手人寰,卻仍堅持掙紮,遲遲不肯咽氣。家人派快馬打探消息,回報說使臣已經走到蕪湖了,彌留之際的李師悅這才欣慰地點點頭,帶著微笑,閉上了眼睛(聞之喜,不及拜命而卒)。
李師悅死後,其子李繼徽襲位。隻因李師悅助紂為虐,李繼徽惶恐不安,於是打算向淮南楊行密獻城投降,部將沈攸則表示反對。二人集合了手下將士,說願意跟李繼徽投淮南的,站在西邊,願意跟沈攸投錢鏐的,站在東邊,投票結果是“居東者十得其九”。
李繼徽更加惶恐,於是連夜逃奔,沈攸攜眾歸附錢鏐。錢鏐親率大軍,接管湖州,俘虜李繼徽家屬二百餘人,任命大將高彥為湖州製置使、湖州刺史。
李師悅,原為徐州感化軍將領,“黃巢之亂”末期呈獻黃巢首級有功,賞湖州刺史。後文還將出現一個李繼徽,那是李茂貞的兒子,二人重名。
錢鏐正式吞並了董昌,擁有了兩鎮十三州之地,成為兩浙地區新的霸主。
然而楊行密與錢鏐之間的爭奪卻並因董昌的覆滅而結束,江淮地區的“吳越爭雄”將與“晉汴爭霸”一樣,長期存在,這是後話。
“吳越爭雄”可以暫時擱置一段時間,讓楊行密和錢鏐慢慢發酵。
我們目前需要記住的是,董昌的謀逆,意外地幫朱溫解除了南部危機,使楊行密的“聯合殺豬”計劃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