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溯源計劃
“你們是怎麽做到的?”
“您指的什麽?”
“就是,就是培養出曆史上的生物——這可是4.4億年前啊!”張一一驚訝地說道。
“是通過曆史溯源工程。”程程解釋道,“最初,曆史溯源工程隻是為了還原地球誕生時的狀態,借此還原太陽係,乃至銀河係誕生時的狀態。不過推演很快就進行不下去了,因為如果沒有生物的參與,地球的樣子與現在大相徑庭……宇宙也是。
“於是科學家團隊將生物作為參數帶入推演。
“他們記錄下了某一時刻銀河係的絕大多數狀態,形成一個快照。在這個快照裏,海水不再流動,火山不再噴發,奔跑的動物停止了運動,星球也不再轉動。”
“隨後,整個世界向曆史長河的源頭回退:行星逆轉,河水倒流,人死複生。就如同倒帶一樣。”
“這樣,這樣能倒推數億年?”張一一睜大雙眼。
“不……”程程搖搖頭。
張一一鬆了口氣。
“……一共倒推了一百四十億年。”
“嘶!!!”
張一一倒吸一口涼氣。
“這不會不準麽?”他驚叫地問道。
程程沒有用語言解釋,而是為他展示了一下周圍遊曳的奇蝦——不知什麽時候,它們已經從遠處遊了回來。
“這是曆史溯源工程的子項目之一:基因生物溯源工程,所計算出來的結果。”
程程朝著張一一伸出一隻手,下一刻,兩人之間彈出數百個大大小小的窗口,有些裏麵是圖片,而有些裏麵則是三維圖。
照片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奇蝦的標本。那些黃色泥土石板中凹刻著淺黃色條紋,是被地層擠壓數億年後,唯一還能留下的珍貴痕跡。
“這是古生物標本,從地球上的寒武紀地層裏挖掘出來的。”
已經不需要多餘的解釋,現實就是最好的佐證。
張一一說不出話來。
他退出了這個虛擬場景,抬起頭,看著這片巨大的儲藏室,如同看著整個生命史。
良久,他才感歎道:“真是一片巨大的工程啊。”
“不過,這個工程原本目的並不是編撰生物基因錄,而是為了推算整個銀河係的曆史,生物基因錄隻是副產物而已。”
張一一愕然,“不是原本的目的?”
“是的。生物的演化從來不是孤例,他們和自然息息相關。太陽係旋轉到遠離銀河係中心的遠點,導致引力變弱,變弱的引力使地球和太陽距離的增加,導致了百萬年周期的冰河時期。這是環境改變生物。
“生物在生存的過程中加工自然產物,比如藍細菌,通過吸收二氧化碳,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並釋放氧氣。數億年的累積最終讓整個地球的氧氣濃度從百分之零上升到了百分之四十,最終促進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是生物改變環境。
“所以想要追溯曆史,無論如何都繞不開其中的生物——不僅僅是地球的生物。”
“還有其他星球的生物?”
程程點點頭,“是的。隻不過整個銀河係,最終走出星球,遍布銀河係的也隻有人類一支,所以在溯源的時候,太陽係是影響最大的變量。”
“所以,他們最終推導出了銀河係的一百四十億年的全部曆史?這就是他們原本的目的?”
程程點點頭,又搖搖頭。
張一一呆了一下:“什麽意思?”
“一百四十億年的曆史與現實相對比別無二致,但這並不是科學家們的目的,他們的目的是證明:推導是錯的。”
張一一又一呆:“什麽意思?”
程程並沒有在意張一一傻子一樣的表情,畢竟這種不明不白的解釋聽得懂才有問題,聽不懂反而是正常的。
“您知道混沌理論麽?”
沒等張一一回答,程程就解釋道:“非線性係統在廣闊的空間和尺度具有隨機性,初始的任何微小偏差都會導致結果與預測產生巨大的差異,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張一一點點頭:“比如天氣。”
“是的,西半球一隻蝴蝶煽動一下翅膀,東半球可能會爆發一場颶風。””程程說道:“混沌係統具有普適性,整個銀河係可以看做一個巨大的混沌係統,一百四十億年前任何微小的擾動,都會導致銀河係全貌發生改變,變成與如今不一樣。
“反過來,如果存在某種來自外界的擾動,那麽按照理論,溯源後,我們就能找到它。”
“找到什麽?”
“什麽都可以。”
“啊?”
“什麽都可以。”程程認真地重複了一遍,“任何擾動,即便再微小,也足以證明銀河係不是一個孤立的係統,和外界存在某些聯係,這個聯係或許是源自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時空力量,或者是某些超越天體的引力,又或者是與遠方星係的高維聯係。什麽都可以。”
張一一沉默了。
程程說道一半,他就明白了,為什麽科學家們要做這個實驗,為什麽要尋找擾動,不惜回溯百億年的曆史。
他們在找“道標”,在找離開銀河係後,漫漫星海中的燈塔。
他歎了口氣。
“所以,銀河係是一個孤立的係統麽?”
“在可使用的尺度上,是的。”
張一一明白她的意思,銀外星係中恒星的光芒、伽馬射線爆炸產生的餘波、雙子星的脈衝、黑洞旋轉產生的引力波,這些東西都是可觀測,但不可使用,對銀河係產生的擾動微乎其微。對身處銀河係的人類來說,如同水中月鏡中花。
他在架子之間漫步,目光落在一個個器皿上,裏麵封存著奇形怪狀的生物,小到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病毒,大到數十米高的巨大恐龍,他們是活著的,但是他們的族群,在曆史的某個不起眼的節點,畫上了休止符。
他甚至理解為什麽人類不將他們的族群複活,安排在某個天眼監控下的世外桃源,任其發展。
因為資源有限。
不無惡意地想,人類可能害怕他們之中出現另一個智慧生物,比如美味的海星,變成第五天災。
餘堯博士說得話,他也終於理解了。
這裏是墓地。
封存的並不是已經死去的泰坦,而是無數生物。它們永遠都沒有醒過來的一天,它們是人類與命運搏鬥的牲祭,人類創造了它們,也毀滅了它們。
“科學家曾經提交過一個奇怪的計劃,他們打算打造數億艘艦船,每一艘艦船都封存所有的標本,然後朝銀河係的四麵八方離開,不過最終還是因為工程量巨大,沒有被批準,所以這裏是唯一的一個生物庫了。”
“那個計劃叫什麽?”張一一突然問道。
程程露出了人性化的思考模樣,隨後才仿佛想起來似的,說道:“沒記錯的話,計劃的名字好像叫什麽,
“孢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