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小伎倆
太學集賢門(1)前下車、下馬,馬匹自有盧家的仆人看管,劉宇跟在盧鍾兄弟倆的身後進入讀書人的聖地-太學。
“太學始建於光武帝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曆時二十餘年建成,太學講堂長十丈,寬三丈,可容納千餘人在其中聽講”,盧鍾帶著劉宇在正中的甬道上緩步走過,不無自豪地介紹著太學內的建築。
劉宇看到太學內長袍鼓袖、腰間佩劍的學子往來不斷,問道“師兄,太學之中有多少學子?”
盧珍搶先道“最多的時候有三萬多人,因黨錮之禍太學內的弟子銳減,如今在太學內就讀的學子不過萬餘人。”
一萬多人,顧明驚歎起來,道“這麽多人在太學,住得下嗎,難怪到處都是人。”
盧珍笑道“順帝時下旨,用工十餘萬人,興建房屋二百四十棟,有一千八百五十間房屋。太學生可分室而居,也可偕家室同居,還可以在太學外賃屋而居,我和兄長同居在庚乙號屋中。”
盧鍾繼續介紹道“太學歸太常所管,設十六名五經博士教授弟子,首席博士稱祭酒,管理太學具體事務,現下的祭酒是仲瑜先生。太學博士除了教授弟子外,遇國有疑事天子會征召前去掌承問對、參加朝議,此外博士還需奉使巡視地方政教等等。”
劉宇點點頭,太學的博士實際上也是朝庭的官員。
目光四處打量,注意到一件新奇事,太學生年歲相差很大,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與他一般年紀的少年人,甚至還有比他小的孩童。劉宇詫聲問道“太學之中怎麽還有小孩?是學子還是太學生的家眷?”
“喔,那小孩是童子郎,姓劉,年方十三,長安人氏,被人譽為劉神童。”盧珍道“太學之中神童不少,任延年十二歲為諸生,張堪年十六號聖童,杜安年十三入太學稱奇童,黃香年十二博學經典,號稱天下無雙,還有司馬郎十二歲試經,這些人比師弟還要早慧,師弟不可小覤天下英才。”
劉宇點點頭,笑道“多謝師兄指點。”
穿過牌坊,便是講堂,盧珍帶著劉宇在窗外看了看,講堂足有半畝,今日沒有博士講學,有些學子在裏麵攻讀。再往後走是“率性堂”、“誠心堂”、“崇誌堂”、“修道堂”等小一些的教室,論真堂就在其中。劉宇注意到這些堂中皆有人在高聲誦讀或抄寫經書,也有人在一起高聲辯難。往後左側是博士們的官廨,右側是太學藏書之處,主建築的兩旁外側密密成排的房屋,便是太學生的住處。
盧珍領著顧明先前往住處。從月亮門走入院內,一條石子路將院子分成左右兩邊,一邊八間青磚瓦房,房前有長廊,廊前是排水溝,中間的空地種著花草,牆角有竹,看上去潔淨素雅。
東邊第二間是盧珍兄弟的住處,推開門看到屋內二丈見方,靠窗兩張榻,一張案,幾塊坐席,西牆書架,擺放著竹簡、帛書。案上有筆墨,還有一疊紙。陽光從東窗透入,整個屋內明亮整潔。
盧珍剛招呼劉宇坐下,門前便湧來了四五人,堵在門口笑道“子言(盧珍的字),你總算來了,定卿(宋度的字)讓我們留意,讓你們一來即前往論真堂,他請了何博士為今日辯難做仲裁。”
盧靈怒道“宋度也太迫不急待了,你去告訴他,我們會準時前往。”
劉宇暗自皺眉,這個宋度以為吃定盧家兄弟了嗎,居然還派人守著,這等小伎倆佯著實令人生厭。是可忍孰不可忍,原本自己隻是打算揚名,最好能和氣收場,宋度既然想把事情挑大,那就如他所意,給他一記重重的耳光。
論真堂內擠滿了人,巳時宋度與盧家兄弟就學以致用進行辯難,知道的人都想來聽一聽。學以致用在短短時間內在太學引發了數十場辯難。盧氏兄弟是始倡者,宋度則是反對此說之人,聽聽他們的辯難有益於學識的增長。
有些人想得更深,盧氏兄弟和宋度背後各有一名當世大儒,盧氏兄弟的父親盧植是被世人譽為儒宗,宋度之父宋忠與鄭玄齊名,有北鄭玄南宋忠之譽,這場辯難代表著兩個大儒的思想碰撞,說不定會記於史書之中,當然不容錯過。
劉宇隨同盧珍來到論真堂時嚇了一跳,五丈長、三丈寬的論真堂內擠一百多人,屋外廊下也站滿了人,這麽多人七嘴八舌地說話,整個堂中如同市場一般熱鬧。
“盧家兄弟來了”,不知誰喊了一聲,眾人紛紛向門前注視,讓出一條道路,劉宇跟在盧珍身後來到論真堂正中。
論真堂正中擺著三張案幾,正中一張坐著個中年儒者,應該是宋度請來的仲裁何博士何炎了,左首那張案幾後坐了個長臉青年,微微有些胡須,三角眼帶著冷意看過來。
等盧家兄弟走近,長臉青年不緊不慢地站起身,笑道“子言,我等你多時了。”
盧珍先對著何博士施了一禮,這才與宋度對揖,笑道“約在巳時,還有半刻鍾,是定卿兄太過心急了。”
宋度冷笑不語,打定主意要駁得盧家兄弟啞口無言。盧珍在案幾後從容坐下,盧靈和劉宇盤腿坐在他身後,宋度看了一眼劉宇,見劉宇年幼,沒有在意。
何博士揚起手示意,論真堂內安靜下來,大家的目光集中在正中。何博士清清嗓子開口道“今日諸賢齊聚,為學以致用四字而來。夫子言‘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宋定卿以為,學未必能致用,請論之!”
宋度站起身,衝何博士先施一禮,然後衝眾人圈揖,直身道“夫子之言說得很清楚,熟讀經書,未必能用,宋某以為學不必致用。”
劉宇從未見過這種辯難方式,饒有興趣地看著宋度侃侃而言,感覺回到了前世大學時代的辨論會上。他是辯論會上的常勝者,這場辨論賽他能否帶著赫赫聲名滿意離場呢?
注(1)東漢太學的構造已無從查閱,隻有根據後世國子監建築推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