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謀定後動
旗樓上“蒸餅極佳”的旗幟高高飄揚著,蒸餅鋪的生意火爆著,劉青入了宮,劉宇又讓趙慶請了兩個捏包子的廚娘,活不算太累。可是劉宇讓趙叔他們每天隻做二千四百個蒸餅,半天時間就能賣完,下午歇息。
幾天後,馮奇的炊餅鋪發賣,南市是旺鋪,平日一鋪難求,可是無人問津。市令上官風很是奇怪,官鋪每月的租錢二千,價錢並不高,原來以為前來認領的人會絡繹不絕,他能從中撈上一筆,可是過去三天問都沒人來問。
鄧貴因為緝拿羅堅之功,擠走了原來的市丞(比二百石),聞言笑道“大人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炊餅鋪在食街,又毗鄰蒸餅鋪,租下鋪子哪有生意,我看那鋪子隻有劉宇會租。”
上官風連連點頭,道“不錯,鄧貴,蒸餅鋪的生意那麽好,你說咱們要不要將租價提高一些,改成三千?”
鄧貴念著劉宇的好,笑道“大人,劉宇是漢室宗親,姓名被天子所知,此人又極為機敏,前程遠大,大人何不賣個人情給他,將來說不定能用得上。再說官賣的錢要交於縣裏,嗬嗬……還不如劉宇給的打點。”
上官風詫異地道“為何不見劉宇上門?鄧貴,你派個人去催催。”
前去送信的人回來稟報,說是劉宇無意買下炊餅鋪。上官風等人分感驚異,這送上門的好處劉宇居然不要。
趙慶以為劉宇體恤他們,不忍讓他們過累,於是找到劉宇道“公子,現在蒸餅好賣,二千多個蒸餅一上午就賣完了,有不少人專程來買都買不到,將炊餅鋪買下,店麵擴大一倍,每日可以做到五千個蒸餅。我知道公子是好心體恤我們,要不我再回村上多請幾個人來幫忙就是。”
劉宇搖搖頭道“蒸餅好賣,也要顧及他人。同在食街謀生,蒸餅多賣了,其他的吃食自然就賣得少了,我不能隻顧著自家生意不顧他人死活。每日隻賣二千四百個蒸餅,贏利足夠花用,不用做得太多。”
這番話很快被杜平暗中傳出去,很快整個南市都知道了,眾人交口稱讚。那些食鋪的掌櫃商議後,敲鑼打鼓地給蒸餅鋪送來了一塊匾-義商。前來買蒸餅的食客聽聞了此事,將劉宇的義商之名傳得更廣。
過了幾日,鄧貴來見上官風,道“大人,可曾聽說劉宇義商之名。”
上官風笑道“老夫有所耳聞,這個劉宇倒是個翻風作浪的好手,賣個蒸餅都能賣出個義商之名來,年輕人不簡單。”
鄧貴道“都說商人見利忘義,大人您掌管南市,坊市居然出現義商,此是大人仁德所致啊。”
上官風聞言一振,撫須笑道“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鄧貴早有盤算,道“大人應率我等前往蒸餅鋪對劉宇加以撫慰,然後將此事奏報洛陽令,讓洛陽令上奏天子,既揚劉宇義商之名又彰大人仁德之功。”
上官風哈哈大笑,道“鄧貴,我若升遷,定然舉薦你接任市令之職。”
雖然市令離蒸餅鋪不過裏許距離,但上官風以官方身份前往蒸餅鋪,該有的儀仗不能少。上官風戴冠著黑袍、佩劍,銅印裝在黃綬袋中,掛於腰間。鄧貴等市令的大小官吏皆穿戴整齊,在執戟的市卒護衛下,前往蒸餅鋪。
事先派人通知過,劉宇從住處趕來,躬身迎接。上官風笑嘻嘻地上前扶起劉宇,道“宇公子義商之名整個洛陽皆聞,本官身為市令與有榮焉,今日率眾前來以示撫慰。本官會將宇公子的義行奏報洛陽令,讓朝庭對你的義行進行嘉獎。”
劉宇連稱不敢,道“小民感激天子聖恩,時刻想著報答天恩,些許小事怎敢勞動大人。”
將上官風請入屋內,眾人對著“蒸餅極佳”的牌匾拜了拜,又看了一眼“義商”的匾額,戲做足之後,上官風率眾回了市令。
有書佐將今日盛事寫成公文,上官風奏報給洛陽令徐循。徐循掃了一眼公文後笑道“這個上官風攀附宦官,貪婪成性,他也配稱仁德。商者逐利,一個賣蒸餅的何談義字,此等荒謬的公文居然也敢上奏,豈有此理。”
左縣丞(1)許高道“卑職倒是聽聞過‘義商’這件事,前段時間熱賣的包子不知大人是否嚐過?”
徐循點點頭,道“味道倒是不錯。天子改名蒸餅,還賜了‘蒸餅極佳’四個字,這家蒸餅店要日進鬥金了,本官估摸著他拔出一毛來做善事,上官風便巴巴地上門討好了。”
“義商兩個字不是上官風所送,而是南市食街的商鋪集體送匾。”許高道。
徐循有些詫異,訝聲道“居然是對手所送,這倒難得。”
拿起公文細看根由,看到劉宇為照顧其他人的生意不肯擴大經營,每日限賣二千四百隻蒸餅後,徐循點頭讚道“如此心腸,倒也稱得上義字。”
等許高退下,徐循叫來個親信的員吏,暗囑他到南市打聽義商的緣由,奏報天子可不能道聽途說。第二天那名員吏來報,果如公文中所說,蒸餅鋪每日隻賣二千四百隻蒸餅。那個員吏辦差用心,特意等到蒸餅賣完才上前詢問,被告知要等明日。
“大人,卑職還探聽到蒸餅鋪的掌櫃每日向市令捐贈百個實心蒸餅,用於救助孤苦之人。此事傳出,其他食鋪感其義行,紛紛慷慨解囊相助,或三五升粟米,或十數個胡餅。南市雖是商賈聚簇之地,但向善仁義之風甚濃,實乃劉宇之功。”那名員吏頗為感慨地道。
徐循讚道“自己有向善之心已屬難得,能帶動他人齊心向善更是善莫大焉,本官身為洛陽令,治下出現這等義商,理應向天子奏明。黃巾作亂,變民四起,正需這種仁義之事彰顯於天下,導民向善,以期大治。”
洛陽令是帝都之令,身份有別於其他縣令,秩千石,有資格參與朝會。東漢朝會分為三種,一是常朝,五日一朝;二是朔望朝,初一十五上朝;三是大朝會,多半是新年或重大節慶才舉行,還有些特殊情況舉行的朝會不算在其中。
常朝已過,於是徐循寫了封奏章上奏天子。
注(1)洛陽縣有三個縣丞,四個縣尉(東南西北四部尉),員吏七百九十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