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璽傳天下> 第二十四章天降大任

第二十四章天降大任

  晚間,孔融和劉宇正在商議進京後該如何替王允鳴冤,閽人來報“門外有人求見。”


  “何人?”


  閽人稟道“姓楊,說是來自京都。”


  孔融喜道“快請。小宇,隨我相迎。應該是弘農楊家之人,莫不是王公的案子有了轉機。”弘家楊氏與汝陽袁氏齊名,都是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前次王允遇赦是袁家派人報信,此次楊家來人莫不是又有什麽轉機。


  將來人迎進屋中見禮,劉宇見來人三十幾歲的年紀,身高七尺,麵容堅毅。那人揖禮,開口道“楊某乃臨晉侯(楊賜)族侄楊運,奉族伯之命帶幾句話給子師大人,這是族伯的書信,請孔大人過目。”


  孔融打開信,裏麵是張紙,紙上隻蓋著臨晉侯的大印和楊賜的私章,並無支言片語。楊運道“族伯讓楊某帶的是口信。”


  孔融心中一沉,伯獻公(楊賜字伯獻)如此謹慎,看來並非如自己所想事情有了轉機。


  王允雖然被下獄,但朝庭暫未安排刺史接任,孔融身為從事,前去大牢探看王允自無人阻攔。楊運夾雜在從人之中一同來到大牢,孔融揮退其他人,隻和劉宇、楊運來到王允的監牢前。


  聽到動靜,王允來到柵欄邊,手握牢柱往外觀看。孔融低聲道“大人,臨晉侯派族侄前來傳話,我已驗看過了。”


  楊運躬身施禮,道“家伯讓我轉述幾句話給王大人,‘君以張讓之事,一月兩下詔獄,怕是凶多吉少。吾知君誌向遠大,何不暫時退讓,以圖將來,請君深計"。”


  說完,楊運躬身一禮,退後一步,將身形陷在暗影之中。


  王允呆了片刻,突然朗聲笑道“大丈夫寧死不屈,安能折腰諛侍閹人。楊運,你替我轉告臨晉侯,就說他的好意王某心領了,倘若王某獲罪於天,雖死無憾。文舉,替我送客。”


  劉宇心頭一動,漫聲吟道“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王允縱聲長笑,道“多謝小友贈言,王某當百折不撓,不敢言棄。“說罷,轉身牢中,麵壁喃喃吟誦。


  悄然送走楊運,孔融憂心忡忡地道“伯獻公派人暗中送信,讓王大人委曲求全,看來這次詔獄凶險異常,前往京中也不知能否替王大人脫罪。”


  劉宇道“太尉鄧公、司徒袁公還有特進楊公都知王大人忠直愛民,肯定會替王大人伸冤。如今何大將軍當權,若能說動他一起向天子上疏,王大人或許能逃過一劫。”


  孔融歎道“也隻能如此了。但願王公吉人天相,能逢凶化吉。”


  第二天辰正,譚瑞催促著上路,囚車停在府門前,衙內大小官員皆來相送。王允沒有穿囚服,脖項上掛了條鎖鏈,走動時發出“叮當”的響聲。不少人跪倒在地,痛哭失聲。


  尚爽跪爬到王允身前,抱住王允的大腿道“大人,何不向張公認個錯,求他網開一麵,勝過在牢中受刑受苦。”


  王允淡然道“王某自問不愧天地,何錯之有?你且起身,莫誤了王某進京麵聖。”


  尚爽站起身道“大人不肯認錯,在獄中難免受苦。既然大人要保全自己的聲名,不肯退證,那何不飲下此酒,一了百了,也省得受獄卒的羞辱。”


  說著,尚爽向後一招手,有人端上來一杯酒。毒酒,王允冷冷地盯著尚爽,伸手奪過酒杯,厲聲道“王某身為人臣,獲罪於君,若是有罪,當明正典刑以正國法,豈有私服毒酒以死逃罪。爾等不必相勸,吾意已決!”


  王允將手中毒酒擲在地上,昂首向囚車走去。囚車“軋軋”冒著寒風向北行時,街道兩旁站滿了送行的百姓。劉宇騎在馬上,護衛在孔融的馬車旁邊。豫州戰事平定,隨同王允出京的虎賁軍也隨同進京,出京時是護送,返京時是押送,命運多變如是。


  …………


  車隊北上,二月十八日到達大穀關。大穀關是洛陽八關之一,是洛陽南大門,離京城僅有八十裏。車隊在亭舍駐紮,劉宇照例找來亭長詢問京中情形。


  “……二月初十南宮雲台起火,隔日樂成門火災。中常侍張讓、趙忠等人奏請天子增收田稅十錢以供修建玉堂殿,築銅人四個鎮蒼龍、玄武門。天子允諾,下旨天下各州采運木材、石料進京。”


  孔融氣惱地道“豈有聚奪民財築銅人之理,黃巾初定便大興土木要,此乃亡國之兆也。”


  “孔兄慎言”,劉宇揮退亭長,道“隔牆有耳,言多有失。天子對張讓等人信寵如故,營救王大人之事怕是不易。”


  孔融搖頭歎息不語。


  二日後,囚車到達延尉府,王允被押往詔獄,孔融帶著劉宇求見延尉崔烈,崔烈答應關照。出了延尉府,來到臨晉侯楊府,楊賜在後堂接見兩人。劉宇看楊賜年近七旬,須發皆白,已是風燭殘年。


  楊賜看著孔融,苦笑道“子師性剛,不肯向張讓低頭,怕是有苦頭吃了。不過文舉你放心,老夫已經關照過崔烈,他在延尉詔獄中不會受到責打。”


  孔融道“楊公,我要麵奏天子替王大人鳴冤,請楊公出麵相幫。”


  楊賜撫著胡須道“天子信寵張讓等人,豈肯聽你分辨,文舉不妨與伯能(太尉鄧盛)、次陽(司徒袁隗)通個氣,屆時我們一同出麵上疏天子,替子師分辨。”


  孔融謝過,道“楊公,大將軍何進深得帝心,若能說服他一起為王公鳴冤,則勝算大增。”


  楊賜點點頭,道“不錯,你先去聯絡伯能、次陽,我們一同前去勸說何大將軍。”


  又閑話幾句,孔融躬身告辭。楊賜叫住孔融,道“文舉,你身邊的少年人可是那夜在牢中以《告子》相勸子師之人。”


  看來楊運把那夜之事稟報了楊賜,劉宇連忙上前幾步,躬身施禮道“小子劉宇,見過楊公,願楊公體泰康健,壽如南山。”


  楊賜笑道“少年銳氣可嘉,難為你識大體,知恩義,多讀聖賢書,將來前程可期。”


  劉宇心中暗喜,這趟辛勞總算有了收獲,自己的姓名被臨晉侯特進(1)楊賜所知。


  注(1)特進,官職名,位僅次於三公。以列侯身份朔望朝見,位特進,見禮如丞相。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