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在八十年代撿到個平板電腦> 第172章 刻苦中的老財迷

第172章 刻苦中的老財迷

  冰傑把一個從香江買的保溫杯送給了李光宗,李光宗笑了笑收了,冰傑再次進入了忘我的學習中。


  冰傑給大象李文玉送的是一對情侶手表,高老師的是野外帳篷,黃老師送了一部投影儀及E文錄像帶。


  最高興的是冰傑還給學校送了好些書和教學實驗設備,冰傑用的是飲服公司的名譽贈送的。


  送的都是老師們願來想都不敢想的東西,原本學校一台顯微鏡象大寶貝一樣緊緊的鎖著,隻有生物老師能動,現在是人手一台,尉藍把這些東西拉到學校時,全校學生與老師沸騰了。


  都來感謝尉藍,尉藍也被學生和老師們的熱情所感動,她感受到他們對他真誠的謝意,她們可以做好多來做不了的試驗了,比如氫氣的製取,能用顯微鏡看到細胞……等等,她們再也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了,李光宗似乎看到了學校的高光未來。


  因為冰傑有一場物理竟賽,所以每天冰傑都會泡在這個新的物理實驗裏做著原來想做而什不了的試驗,今天物理老師給冰傑了一個題目。


  問如何在失重的太空,航天員用什麽方法稱出自己質量,並且嚐一下製作該裝置的題目。


  冰傑首先想到的是,要搞清楚質量是什麽。質量是物體固有的量(物體內部原子、原子核的量),與物體所在位置無關。重量才與位置有關。所以問題有錯,不叫“稱”,而叫“測量”,利用物理學公式或者關係來測量並計算。


  我們知道,測量物體的質量在地球上很簡單,用天平就可以了。但是,這個方法到了太空中就不管用了,因為有那裏離開了地球。太空中天平是不可以使用。因為太空失重,兩邊的顯示為0,沒法測量。


  太空中的失重來自於航天飛機和空間站在軌道上運動的離心力,這些作用於航天飛機和宇航員身上的離心力恰好與地球的引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因此,航天飛機與和平號空間站就都不會掉到地球上。必須在與地球保持應有距離的軌道上以準確的設定速度運行,以便使地球的引力與航天飛機在軌道上運行所產生的離心力相當。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引力與離心力的矢量差產生的。


  當宇航員在太空繞地球勻速旋轉時,地球對宇航員的引力與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宇航員感覺不到任何重力的存在,這就是完全失重。


  我們知道,測量物體的質量在地球上很簡單,用天平就可以了。但是,這個方法到了太空中就不管用了。那麽我們該怎麽測量質量呢,有些人可能會想,可以用密度乘以體積嗎?


  這個方法雖然簡單易懂,但基本是不可以操作的,因為一個物體的密度往往是不均勻的,誤差會很大,但更重要的是密度和質量是緊密相關的,物理量一般測量密度就等同於測量物體的質量,這就成了一種死循環了。


  第一種,最簡單,利用體積×密度。適用於密度分布均勻且知道密度的物體。(體積用專用設備可以測量)

  第二種,利用牛頓第二定理公式F=MA了。用牛頓第二定律f=m*a這個公式來利用特定的儀器設定一個特定的力從而得到物體達到這個力時的加速度,從而求出該物體的質量。


  冰傑又在玻璃上查到了資料,得知航天員在太空中如果想要隨時測量自身的質量,隻能通過一個名叫“慣性秤”的儀器。


  因為你的慣性大小也是與你的質量所相關聯的,所以測量出慣性的大小就能夠得到該物體的質量大小,而使用“慣性秤”的航天員則需要將自己固定在儀器的擺臂上,利用輕微的擺動震動使“慣性秤”可以計算出需要使用多少的力才能使航天員擺動起來,從而計算出“慣性秤”上航天員真正的質量。


  然後在公式中帶入地球地心引力和航天員的質量就可以得到航天員真正的體重大約是多少了!(是不是有點懵逼。。。其實就是求出條件,然後間接得到結果。),看了玻璃上的資料冰傑想著這個也太麻煩了,


  想到這,冰傑認為也隻有第二種方法靠譜一點,就開始設計起了用彈簧製作們測量儀器了。


  每天打完一小時的草紙和太極後,冰傑一有空,就是用彈簧做這個測量儀,一天,三天……,冰傑在試驗著,認真測試著彈簧長度與物體質量的關係,終於黃天不負有心人,冰傑找出了彈簧與質量的關係,把這個測量的儀器製作出來了。


  冰傑把這個製作好的儀器小心翼翼的交給物理老師時,老師也不由自主的連連誇獎他,對這次比賽的同學中,物理老師是十分看好他的。


  請支持一下,謝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