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議事
趙詢召集諸多大臣商量了一整天,剛剛有了計劃,到了下午,河東那邊又是傳來消息,竟然是蔡州節度使黃百川從背後突然發動進攻,隻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便是大敗成希嗣叛軍,並很快收複晉陽城,這場叛亂,結束了。
前後兩個消息,都是來的突然,隻不過其結果,卻是大不相同。
黃昏時分,趙詢再次召集一些大臣前來議事。
隻不過相比白天的神色陰沉,現在的趙詢,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喜悅之色。
十幾位大臣到來之後,得知黃百川已經大敗成希嗣,收複晉陽城的消息,皆是高呼萬歲,紛紛進言恭賀。
李勳也是進言,隻不過不是道喜,而是嚴肅的說道:“前方情況不明,不論是寇雄還是黃百川,他們傳回來的消息,還未明辨真假,我們不能僅僅隻是因為一個消息,便是忘乎所以,麻痹大意。”
李忠讚同道:“李勳所言有理,應當立即派人前往河東查明真相。”
趙詢點了點頭,對著身邊的劉進水說道:“朕以你為勞軍大使,立即前往河東,查明真實情況。”
“是,皇上。”
劉進水躬身領命。
“皇上,黃百川該如何封賞?”
劉光輝突然說了這麽一句話。
白天的議事,劉光輝沒有來,不過晚上他卻是來了。
眾所周知,政事堂有兩位相國非常低調,一個是楊道臨,另外一個就是劉光輝,隻不過前者是被迫低調,而後者則是性格使然,這和他的父親,前左相劉桀,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風格。
自趙詢繼位之後,到現在也有半年的時間了,劉光輝一直在家養病,很少露麵,這不是借口,是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一直到最近病情才是有所好轉。
天和元年的時候,劉光輝曾經兩次上書趙智,請求辭官回鄉養病,但是被趙智所拒絕,趙智臨死之前,曾經囑咐趙詢,要把劉光輝留在朝堂之上,不能讓他跑了。
這其實是一種政治考慮,趙智擔心趙詢繼位之後,無法掌控朝局,根基不穩,很容易出問題,而且那場叛亂,楊炳林是主謀之一,趙詢坐了皇帝之後,定然要對楊氏一族動手,那個時候,不管楊道臨在這場叛亂之中,是什麽角色與態度,他既然是楊氏一族的一份子,就必然要受到牽連,其右相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如此一來,右相之位空缺,李忠的威望與資曆都是夠了,但是能力不夠,所以被排除在外,而除了李忠之外,由誰繼位右相之位最為合適?
趙智看中了劉光輝,他臨死之前叮囑趙詢留下劉光輝,不要批準他的辭官請求,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楊道嗣所在的右相一黨,在經曆了幾次大的變動與打擊之後,其實已經分崩離析,加上楊道臨年事已高,顯然已經沒有時間與精力去重組右相一黨,而趙詢繼位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實就是兩個字,穩定,而要想快速穩定住朝局,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那就是組建一個在政治與利益上和趙詢有著共同方向的政治集團,這其實就是趙智當年的老辦法,很實用。
趙智看中劉光輝還有另外一層用意,那就是劉桀還沒有死,他是楊道嗣那一代最後活著的人,作為功勳元老,作為曾經的左相,更是作為曾經的左相一黨領袖,劉桀隻要還活著,他的話和態度,是絕對足以很大程度上影響朝局走向的,現在右相一黨勢力瓦解,楊氏一族陷入衰落,沒有了阻力,劉桀重新聚集曾經的左相一黨,其實很容易做到,而趙智與劉桀兩人共事數十年,彼此都是非常了解,趙智知道劉桀的秉性,他有野心,但這個野心並不在國家之上,有了這個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為己所用的。
讓劉光輝重新組建左相一黨,皇權與相權聯合,再次形成一麵政治牆壁,雖然這個牆壁比之趙智那個時代,要脆弱許多,但至少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起到一定的作用,隻要有了時間,就能夠有機會計謀其它。
可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皇位或許隻有一個,但是坐在上麵的人,卻是不同的。
對於趙智的臨終叮囑,趙詢顯然是聽進去了,也是照做了,但不是全部,就趙詢看來,趙智曾經的那種政治手段,前期或許很實用,但是到了後期,以皇權為靠山和動力,扶持起來的政治集團,一旦壯大起來,終歸是尾大不掉,對自己形成了威脅。
聽了劉光輝的話,趙詢皺眉不語。
戰爭勝利了,失敗者自然要受到懲罰,但是有功之人,同樣也要得到獎賞。
黃百川現在是蔡州節度使,一方諸侯,如今又是立了這麽大的功勞,又該如何對其進行封賞呢?
這也是一種矛盾的存在,地方動亂,朝廷不想用力,想要利用地方節度使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可是一旦事情結束,那些出力與有功的地方節度使,朝廷不光要給錢和封官,他們還會趁著戰爭的機會,趁機擴大自己的實力與地盤,在趙智一朝,麵對這樣的情況,那些節度使隻要做的不是太過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雙方互惠互利。
黃百川出身白巾軍,這是亂賊之身,對於這樣的人,趙詢肯定是有所顧忌與防備的。
錢明渡出聲進言道:“皇上,不如先招黃百川進京,在思封賞之事也不遲。”
趙詢思考一二,然後點了點頭:“錢愛卿所言有理。”
就在趙詢準備談論其他事情的時候,一名太監走了進來,在門邊跪地大聲稟報道:“皇上,京兆府少尹王忠求見。”
趙詢皺了皺眉頭,被人打算思路,心中有些不滿,但同時也是有些奇怪,王忠這個時候突然進宮拜見,所為何事?
“宣他進來吧。”
“是,皇上。”
太監起身退出,片刻之後,王忠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微臣參見皇上。”
王忠躬身行禮。
“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