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東萊鎮的僵局
第一百章 東萊鎮的僵局
“樓上的漢奴們聽著,參領大人已經發話了,隻要你們獻城投降,就留你們一條狗命,不然城破之時,定將你們殺得一個不留!”
東來鎮東門外,距離城牆五六十米遠的空地上,一名身著綿甲的八旗士兵騎著戰馬,朝著遠處的城樓不斷喊聲道。
不遠處,在這名八旗士兵的身後,2000八旗騎兵列陣以待。
騎兵軍陣的中央,遏必隆和索克圖兩人立於前方,都是神色凝重地看著遠處的城池。
此時,距離遏必隆和沙克圖兩人領兵趕到東來鎮已有五天時間。
麵對僅有兩千兵馬的八旗騎兵,城內的上萬五鎮聯軍卻是一直龜縮不出,任憑他們如何派人罵陣都不理會。
“遏必隆,敵軍一直在城內龜縮不出,我們該怎麽辦?”
陰沉著臉,看著遠處平靜依然的東來鎮城頭,索克圖看向遏必隆,沉聲道。
“索克圖,不必擔心!
東萊鎮周邊已經密布有我們的騎兵斥候,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是避不開我們的耳目的。
根據之前的情報來看,五鎮聯軍的兵力有上萬人之多,如此多的兵馬聚集在東萊鎮這座小小的城池裏,他們的糧草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我們隻要牢牢將其困在城內,他們早晚會不攻自破!”
遏必隆聞言麵色也是陰冷了幾分,但是口中還是冷靜自信地安撫索克圖道。
隻是,口中雖是如此說,但遏必隆的心中卻是比索克圖更加焦躁。
作為此戰的主將,遏必隆可是在阿濟格和尚可喜等人麵前誇下了海口,要一舉擊潰東來鎮的五鎮聯軍。
可這兩天來,對方一直龜縮不出,他們完全拿東來鎮一點辦法也沒有,總不能拿麾下的騎兵去攻城吧。
遏必隆雖然在尚可喜等漢將麵前一直保持著一副高傲不可一世的模樣,但麵對真正的戰事他還是十分小心謹慎的。
在這期間,薊城那邊阿濟格已經派人前來詢問過一次戰況如何了。
如果戰事繼續這樣毫無進展下去,保不齊阿濟格就會重新派人過來接掌他的位置。
薊城久攻不下,阿濟格麾下的所有將兵都已經明顯感覺到了自家主子的耐心正在不斷被消磨殆盡。
“難道我們就這樣一直幹看著?然後等待陛下的責罰?”
索克圖聞言,臉上的神色依舊沒有絲毫放緩的跡象。
“等!”
遏必隆沉默了片刻,口中僅吐出了一個字。
軍陣前方,過了一會兒,這名八旗士兵或許是罵得有些累了,他停下了叫罵聲,從馬背上拿出一個水壺就暢飲了幾口。
不過,就在這名八旗士兵飲水的時候,他卻沒有注意到自己腳下的戰馬已經向前踏出了一段距離。
咻~
噗!
一道銳利的破空聲響起,正在飲水的八旗士兵尚來不及反應,就被突然飛至的箭矢直接從喉嚨要害處插入。
入肉聲中,箭矢刺入的喉嚨處,一股股鮮血汩汩流出,任憑他怎麽捂也捂不住。
“東美,這是第幾個了?”
東萊鎮城樓上,一身甲胄的方傑緩緩放下手中長弓,看著城外被一箭射翻落馬的八旗士兵,轉頭看向旁邊的嶽鍾琪道。
“第四個了!”
嶽鍾琪聞言,出聲道。
作為方臘麾下的一名八品武將,方傑號稱南國第一名將,雖不以箭術見長,但卻也絕不是庸手。
自打五鎮聯軍攻破東萊鎮後就停下了前進的步伐,在這段修整的時間裏,年紀相仿的方傑和嶽鍾琪原本還是曾經的作戰的對手,現在竟是意外地成為了朋友。
一個是佩服對方的武藝,一個則是欽佩對方的出身,以及認可對方的領兵才能。
當然,這其中也有方傑和嶽鍾琪兩人都有意想要向華夏軍靠攏的緣故。
“好了!
這下子應該又會安靜一下了,走了,我再去找那蠻將比試比試!”
方傑聞言撇了撇嘴,將手中的長弓丟給身邊的一名親兵,轉身就往城樓下走去。
同為八品武者,招式大開大合的本多忠勝是最對方傑胃口的,他也總愛去找本多忠勝切磋。
嶽鍾琪見狀,緊隨其後後。
而隨著那名喊話的八旗士兵被射殺當場,城外的八旗騎兵軍陣中果然很快就響起了撤軍的號角。
2000八旗精銳開始有序後撤,朝著兩裏之外的大軍營地退去。
東萊鎮,位於城內中央位置的一條空曠街道上,華夏軍的營地就設立在此。
營地裏,虎賁營的2000大軍駐紮在中央位置,驍騎營的1000騎兵和近衛營的2000大軍則分別駐紮在左右兩翼。
中軍主帳,脫下甲胄的俞大猷靜立在掛在帥帳裏的行軍地圖前。
這是一張半成品的行軍地圖。
在地圖的左邊部分是包括五鎮和高開道麾下的懷戎縣、薊縣、九門縣之地,上麵對這些區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繪和標注,而在右半部分的東北滿清阿濟格控製下的區域則描繪得極為簡略,隻對盛京城、白城、滿洲裏等地進行了草草標注。
而眼下,俞大猷的視線並沒有集中在高開道麾下的三縣之地,他的目光反倒是主要在東北麵的滿清阿濟格直轄地域和西南麵的五鎮之地徘徊。
此時,俞大猷的心底還在琢磨著出兵前趙安私下裏對他的囑咐。
將阿濟格拖在薊縣。
這也是聯軍在拿下東萊鎮後,俞大猷會建言大軍就此駐紮在這裏的原因。
其實,按照俞大猷的本心,此戰他原本是認為應該要速戰速決才行的。
之所以這樣認為,是有兩方麵的原因。
一方麵,華夏軍聯合五鎮聯軍後,總兵力高達11000多人。
雖然從兵力數量上對比,聯軍依舊毫不占有,而且阿濟格麾下還有著4000極為精銳的八旗騎兵。
可是,聯軍這邊也同樣有著5000華夏軍和2000嶽家軍這樣的精銳,軍中也不乏驍將,與清軍正麵對抗未必會處於下風。
若是任其指揮,俞大猷有信心率領5000華夏軍快速解決薊縣之圍。
另一方麵,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則是燕王高開道下轄的三縣之地遠離華夏軍本土,在糧草補給上存在著重大隱患。
雖然,趙安曾經向坦言過可以利用水師走龍川江為大軍提供補給,但這條路也並不可靠。
再加上聯軍之中又有著長崗鎮這樣與華夏軍不睦的勢力,5000北上遠征的華夏軍隨時都有可能陷入險地,必須要速戰速決。
所以,臨行前趙安對他的交代,讓得俞大猷清楚地意識到。
此戰,趙安讓他領軍北上的真正目的並不是想要擊退滿清大軍以解薊縣之圍。
那麽,主公的真正目的到底是劍指東北,還是意圖趁勢染指五鎮呢?
俞大猷的心中充滿了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