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假期
幾年前,我在南陽。 我母親在南陽的一個工廠裏工作,那個廠是磨玻璃的,那個廠是日本的。 因為鼻炎,我用了很長時間去看醫生,因為不是每個醫生都是專業的,所以就一直沒治好,也耽誤了學習時間,然後,成績就退步了。 為了緩解壓力,那年冬天,我媽帶我去南陽玩了幾天。 什麽淘氣貓的快樂啊,人民公園的熱鬧啊,南陽府衙的莊嚴啊,等等,都像雲煙一樣,在腦海飄散而過了,唯有楊姨真摯的話語,使我記憶尤新。 她是我母親的同事,曾經是。 我們走在小路上,不知何時,楊姨開口了: “去年,我兒子輟了學,說要早點步入社會,然後他去學了修車,當學徒,包吃包住,但前幾個月沒有工資,他也沒向家裏要過錢。“ “修車鋪沒有電扇,沒有空調,夏天的時候,就在修車鋪待著,看有沒有來修車的,沒的話就在屋子裏坐著,外麵比屋裏還熱。到冬天,天特別冷,又要很早起床,去收拾倉庫,打掃鋪子,他平時很舍不得花錢,都舍不得給自己買個手套,手都凍壞了,腳也凍得很僵,但是還得工作。“ “我很心疼他,但是別人誰會心疼他?” “他的衣服幾乎沒換,每修一次車,都會弄髒衣服,而且身上,衣服上全是汽油,別的季節還好,一到夏天,身上全是汗水和汽油,衣服也濕透了,黏在身上。” “他一個月的工資很少,一個月才六百塊錢工資,他還寄回來五百,自己隻留一百,我說,孩子,我不要,家裏還有錢,你留著用吧。他說,我在這又花不了多少錢。我每月都給他寄錢,但他每次都一分不動的還了回來。” …… 後來我母親告訴我說,楊姨家裏隻有她和她兒子,生活比較艱辛所以她兒子才會選擇去打工。 現在的我和當時的楊姨的兒子一樣大,正值少年時期,當時我很不在意這些話,現在想想,卻別有一番滋味。我現在已是高中生了,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著自己的學業,自己的未來,會是怎樣的,我們學習的起跑線是差不多的,剩下的看自己,也看外界因素,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踏踏實實,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其實楊姨想告訴我的是,一定要好好學習,家裏家長會擔著的。 回家那天,楊姨送我,上車前,楊姨拉著我的手,說:“孩子,回去要好好學習!“ 車載著我和我的夢想和決心,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