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重騎
從小狄青就有一個很俗的夢想,率領鐵騎出關,攻伐匈奴,揚名天下。
??衛青,霍去病,竇憲,李靖,一個個名將的名字光耀千古。
??軍人隻有在對異族的戰爭中才能體現出最大的價值,木哥這句話說的很好。
??三萬多騎兵,這是大宋最大的一支馬軍,也是從大宋立國到現在最大的。而現在,他們都在狄青麾下。
??在雁門關時範相向他敬酒壯行,殷殷期盼,狄青當眾立誓,不複幽雲,絕不回軍。
??是的,率領大宋最精銳的軍隊出征,若是無功而返,狄青寧願去死。
??臘月初九,奇襲大同府,一戰而下。
??隨後狄青馬不停蹄兵分兩路席卷大同各地,守軍一觸即潰,二十天裏九戰九捷,殺得遼人膽寒股栗。
??遼軍終於集結起了三萬大軍,狄青收到消息,親率兩萬精騎急行兩天一夜,於正月初四,天成縣西展開急襲,遼軍猝不及防,一戰殲敵近萬,契丹軍退守弘州,再不敢西向,狄青虎帥之名傳遍天下。
??這裏是騎兵的天下,步卒隻配守著土牆烽火台。狄青是天才的騎兵將軍,他終於得償所願了。
??正月二十九,大同府長青縣,狄青剛剛處理完了一件小事。
??有一戶契丹人與一戶漢人起了爭執,原因是一頭牛還是一隻羊來著狄青忘了,原因不重要,狄青也沒打算知道,然後他就命人把那戶契丹人老少六口都砍了,爭執完美的解決了。
??在這個地方,任何道理法律都是廢物,最管用的是刀,實力就是道理,能打做什麽都對。
??攻占大同後狄青就發布了命令,很簡單的命令,漢人安穩過日子,契丹人要麽找五戶漢民作保,要麽滾蛋!
??這裏人煙稀疏,大同府這麽大的地方總共才有人口不到八萬,三分之二是漢人,狄青當然沒心思去管那些契丹人死活。
??這裏要說個簡單的道理,雖然大遼是契丹和漢民分治,但不可避免的契丹人要硬氣一些,漢人沒少被欺負,當然了,也有許多契丹人與漢人和睦相處互相通婚。
??除了讓遼人遷走,狄青還發布了另一條命令,所有軍士不得騷擾地方百姓,一旦查實立刻嚴懲。
??很簡單的打一派拉一派,目前看來效果不錯,相對於契丹人,漢人百姓當然更容易接受漢人。
??狄青簡單粗暴的做法很適合這裏,至少漢民在很短時間就陸續回到家裏過日子了。
??正月二十九,狄青收到斥候的回報,遼軍五萬正在趕來,馬上就要抵達弘州與遼軍匯合。
??加上原來集結的守軍,遼人總數超過七萬,而長青縣附近隻有宋軍兩萬出頭。
??有將領建議收攏各部與敵決戰,也有人建議向雁門關請求援兵,還有的提議退守大同,甚至有人提議退守雁門……
??狄青大怒,立斬畏敵之將,隨後下令出兵弘州。
??退?絕不!
??二月二十,西路軍主力騎兵兩萬五千與遼軍馬步軍近六萬決戰於弘州城北。
??這裏沒有守城攻城的說法,也沒有什麽計謀埋伏,一望無垠的地形和殘破低矮的城牆不支持玩這些。
??一往無前的狄青不允許自己軍隊銳氣受損,失了這股銳氣還打什麽仗?
??熱血噴灑的騎兵之戰慘烈無比,大宋騎兵軍械精良,大遼騎兵弓馬嫻熟人多勢眾,在這片沒名字的空曠地上忘我廝殺。
??大戰持續到過午,大宋軍隊已經露出疲態,就在遼將下令總攻之後,狄青親自率隊衝陣了,他身後是整整三千具裝重騎……
??三千重騎兵,這就是狄青的底氣所在。
??說起重騎兵,這個東西缺點很多,對戰馬和騎士要求太高,畢竟重甲的分量可不輕。
??還有就是貴,無論戰馬還鎧甲兵器都貴,對糧草要求還高,一重騎能頂五個普通騎兵,而一個普通騎兵則頂六個步兵,這麽算下來真是貴的離譜。
??除了貴和難練,還一個大缺點更是讓人難以忍受,那就是用得到的地方不多。
??攻城守城就不說了,地麵崎嶇也不行,堅固工事不行,還追不上普通騎兵,行動遲緩……
??當初歸德川之戰繳獲了不少重騎兵的甲具,老木看不上,本打算讓人改一下當步兵鎧甲用,狄青知道了卻如獲至寶,要了去又湊了一些,好歹湊齊了這三千人馬。
??這次出征狄青也帶著來了,到目前為止,一仗沒打,光跟著跑了,這也間接證明了老木的觀點,這個兵種確實挺廢。
??可是在這裏,地勢平緩,甚至狄青還特意選了個小緩坡方便提速。當對麵遼軍已經作戰大半天疲憊不堪,陣型已經全線鋪開的時候,三千重騎兵就是三千輛鋼鐵戰車。
??重騎兵衝鋒發出悶雷一樣的聲音,遼國主將馬上知道不好,急令退兵,可惜晚了,剛剛下令全軍進攻,陣型已經完全展開,他眼睜睜的看著魔鬼一樣的狄青一馬當先,摧枯拉朽的把人撞飛……
??是役,西路軍傷損騎兵近萬,遼軍近六萬大軍慘敗,被陣斬兩萬餘,另有近萬被俘,潰兵逃回弘州不敢停留,連夜撤往喬山,消息傳開,天下震動。
??二月二十五,六百裏加急的報捷文書送到京城,汴梁城內歡聲雷動。
??兩萬多騎與六萬遼軍正麵爭鋒大勝,如果傳回消息的人不是範相公,所有人是不會相信的。
??武英殿內韓琦等人興高采烈的談論著這一仗的意義,這仗打完,意味著西路軍已徹底站穩了腳跟,意味著大同府,應州,朔州,豐州等地徹底與幽州隔開,單看麵積,幽雲十六州已經收複一半了。
??“陛下,請立即下旨犒賞西路軍將士”。
??趙曦矜持的點頭道:“準卿所奏”。
??有不懂的人可能會問,仗還沒打完呢,這麽急?
??沒錯,就是這麽急!
??說起來這事兒有前車之鑒,當初太宗皇帝滅掉北漢,而後又馬不停蹄的擁兵北伐,殺到幽州城下結果慘敗。
??過後大人們分析了失敗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打完北漢後答應將士們的賞賜沒到位。
??本來出征在外那麽長時間了都疲憊想家,皇帝又要翻山越嶺去打幽州,將士們就問,前麵答應的賞賜發不發?皇帝告訴他們,打完了幽州一塊發。
??這就相當於拖欠加班費和獎金了,能願意就有鬼了,結果打幽州的時候許多人明顯不想出力了……
??現在西路軍經過血戰打了勝仗當然要立刻賞賜,難道還要拖著人心裏不高興了再發?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朝廷有錢,有錢的時候誰不想仗義?當年太宗皇帝也不想欠賬,問題是他手頭當時確實緊巴……
??說完了西路軍大勝,又開始說東路。其實東路也沒什麽好說的,安穩的不像話。
??經過最開始的騷擾,悉族人到處跑著戒備,磨蹭了一段時間後都覺得挺沒勁的。
??然後悉族人聯絡上了遲旦,“俺們皇帝說不用去幽州了,你也別打俺們了,閑著也是閑著,咱們做買賣吧……”。
??悉族人很聰明,皇帝都說了不用去了,海上這幫子人也確實沒法防備,還不如化敵為友做點買賣呢。
??於是扯淡的一幕出現了,大同殺得屍橫遍野蕩氣回腸,遼東人與遲旦率領的船隊開始做買賣哥倆好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