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

  起了他的心魔。


  是啊,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但願這前世裏唯一阻礙了他皇權之路的隱患徹底消失不見。


  再說瓊娘,這邊得了聖旨後便著說準備前往災區的事宜。既然太後的話在,她倒是不好先叫公孫無奕帶著自己父母還有兒女先走了。


  若是真這般不言不語地走,想來皇帝那邊也會橫生枝節,當務之急,要先找到楚邪再說。


  她當初之所以向皇帝求來三司的兵馬,隻因為這些都是與楚邪相處甚久的下屬,有不少人都曾經到王府吃酒,瓊娘作為王妃也是打過照麵的,從楚邪的嘴裏也清楚這些個部將的人品,便是揀選那些忠厚可靠之人,整編成船隊,前往找尋。


  而公孫無奕自然也帶著熟諳水性的部下跟隨瓊娘前往。


  瓊娘複又洗淨紅妝脫下羅裙,身著男裝,也不乘轎,隻跟著公孫無奕他們一起騎馬,現自從陸路進發,沿江而下,順流找尋。


  當親臨到了災區時,瓊娘才發現,二皇子的話中,有一部分是屬實的——這次的災情實在是嚴重。沿途大部分的房屋倒塌,許多災民流離失所。


  瓊娘甚至還看到有人拚命地攀爬高樹,想要取下枝頭懸掛著的死羊來吃。


  但凡天災人禍時,總有趁火打劫的,不過這些宵小一看瓊娘馬隊個個都是是人高馬大,身佩長劍短刀,自然不敢靠前。


  而瓊娘到了災區最重之地,便下馬上船。


  這裏叫牛尾鎮,因為江水到了此處水口驟然變窄,分流,因此而得名。


  因為水窄,此處被一早搜尋的人掛上了三層的大網,用來攔截順流而下的屍首。


  不過屍體打,打撈上來不少,可是都沒有見到有琅王特征的屍首。


  瓊娘又問有沒有發現常進等琅王的隨從,公孫無奕說,他來後又看了一遍,琅王身邊的人都無發現。


  瓊娘聽聞了此話,心裏略穩了穩。若是他們都不再的話,至少說他們並沒有在水中喪生。


  秉持著這般想法,她現在安心,然後又命人去搜尋龍吸水的落風點,看看有沒有人從天而降,若是琅王他們被風卷中,僥幸落到房頂,樹枝上也不一定喪生,說不定落得偏僻又受了傷,無法與官府中人聯絡也是有可能的。


  可是就在搜尋如火如荼地進行時,那尾風竟然又來襲。


  公孫無奕怕瓊娘有了閃失,找尋了附近當地富戶的大宅,借了間厚磚重瓦片的房子,讓瓊娘住下,躲避風尾。


  瓊娘帶來的人有一部分在上遊,一部分在下遊,都四下分散開來。這幾日接連不斷地搜尋,無論上下都很疲累,借著這風尾,倒是能好好地休息一夜。


  營帳不禁狂風,自然是不能用的,便在城鎮裏私下分散開來,找尋堅固的房屋庇護場所。


  而跟隨瓊娘居住在這地主宅院的,便是公孫無奕等五六個護衛,居住在相鄰的屋子裏,打地鋪湊合一宿。


  那員外倒是好客的,聽聞這一行人乃京中貴人,自然好酒好肉地招待,還命人殺了兩隻母雞煮了一鐵鍋的燉雞肉。


  公孫無奕他們幾日不得飽足,自然吃得酣暢。可是瓊娘這幾日都是胃口不暢,尤其是見不得肉,不然總能聯想到江邊看到了那些個屍首,是以隻夾了幾筷子的青菜,便再吃不下了。


  是夜,瓊娘攏衣而眠,睡不一會,便被夢裏一張張水泡得發白的麵孔驚醒。此時屋外狂風大作,透過窗欞,竟然有鬼哭狼嚎之感。


  在這般淒厲的風聲下,瓊娘根本睡不著,隻愣愣看著窗外的電光閃閃。


  風聲雨聲夾雜,遮蓋了屋子四周的異響。是以瓊娘並沒有發覺自己緊閉的房門的門閂被薄薄的刀刃輕輕撥弄開。


  等到大門被風猛的吹開時,瓊娘才驚覺門口站著幾道黑影。


  她立刻翻身喊人,可是那話沒等出門,便被狂風打落得七零八落。


  那幾個歹人進來後,隻朝著瓊娘撲過來,將一隻大麻袋套著她的頭,將整個人攏在麻袋裏,背起來就走。


  瓊娘方才在匆忙時,從枕頭下摸到了琅王贈給她的匕首藏在寬大的衣袖裏,此時被人被肩上,感覺到雨水打濕了麻袋的冰涼感。


  她心知決不能叫這些賊人擄去,便是拚死一搏。隻在麻袋裏掏出匕首,迅速一劃,整個人便從斷裂的袋口裏跌落了出來。


  在落地的那一刻,她朝著離自己最近的賊人狠狠地刺上一刀,然後拚命朝著旁邊的屋舍跑去,使勁拍門,指望喚醒公孫無奕他們。


  可是狠敲了幾下都不見動靜,瓊娘匆忙中,順著被雨水打透的窗欞望去。屋內燭光未息,那時連同公孫無奕在內的幾個漢子卻“睡”得東倒西歪,一看便不正常,竟似中了迷[yào]一般。


  就在這時,那幾個歹人撲過來。


  瓊娘跟隨柳將琚學的拳腳功夫,此時竟然全都激發出來,加之手裏的匕首淩厲,那些人喝罵著帶了不少傷。


  可是一個女子怎麽敵得過這麽多的男人,最後隻聽撕拉一聲,瓊娘的衣服前襟竟然叫其中一個給扯破了。


  就在這時,院子的房門突然被人大力撞開。


  竟然二皇子劉剡領人闖了來進來,見此情形,命人將那些個賊人拿下。


  然後他幾步走到瓊娘身邊,柔聲道:“公主,本王來晚叫你受委屈了。”


  說著便解下`身上的披風,披在了瓊娘的身上。瓊娘衣服濕透,前襟也被扯破。露出了裏麵月白的肚兜,隻能拽緊他的披風,替自己遮掩住身體。


  此時狂風漸大,二皇子不由分說拉著瓊娘入了她先前的屋子,然後轉身便插上了房門。


  瓊娘警惕地望著他到:“現自謝過二殿下解圍,隻是我要更換衣服,還請二殿下回避。”


  劉剡微微一笑,從來都是端正謙和的臉上,竟然帶著幾分邪笑:“好啊,本王正可在此處替公主更衣。”


  瓊娘後退幾步道:“二殿下,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二皇子看著瓊娘,語氣輕柔,不無蠱惑地說道:“本王來此處剿匪,正好遇到公主遇險,當場你被歹人扯破衣衫,名節盡喪,本王倒是可提你遮掩這醜事,此時屋外風大浪急,你我便也趁著風聲雲雨一場。本王已經在聖上麵前允諾會待你好,你嫁給我,待我登上帝位,便立你為後。”


  瓊娘聽了心中咯噔一下,這話卻是與滄海大師所說的不謀而合。難道滄海大師的意思便是自己嫁與二皇子便可以成為皇後,並進而結束與楚邪的世世糾纏嗎?


  瓊娘心中煩亂,腦中各種想法紛至杳來,可待二皇子靠近,身體卻是本能地做出了反應,伸手便將剛才撿拾在手的匕首猛然向二皇子刺去。


  二皇子是同琅王一起習過武的,自非瓊娘一個弱女子能對付的,側身一閃躲過匕首,右手探出握住瓊娘的玉腕,微微用力便將匕首奪去,左手一把摟向瓊娘,麵帶笑容,語氣輕佻地說道:“我喜歡的便是你這般表麵柔順,內裏潑辣強硬的性子,與其他女子全然不同,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說著手裏一用力,便將瓊娘的匕首折了下來。


  瓊娘心知自己難逃此劫,突然心裏湧上一股悲意,若是自己注定這一世與楚邪不得正果,那麽何不早早結束這一世,期待下一世的重逢?

  想到這,她想咬上自己的舌根。


  可是二皇子話音未落,窗外有個黑影一閃而過。


  二皇子立時警覺,轉首看向窗外。大門砰地一聲被撞開,一個人影裹挾一股涼風撲向二皇子,手中亮起一道寒芒,帶著森森冷意劈向二皇子胯下要緊之處。


  那人紅著眼,呲著一口白牙,狠狠道:“欺負本王的女人,劉剡,你是活膩了!”


  作者有話要說:  喵~~琅王表示怪不得當初片酬給的低,本王要求加戲~~~搶本王男豬腳的,統統閹了閹了

  ◣思◣兔◣網◣

  第180章


  也就是二皇子晃神的功夫, 隻覺得身下一陣刺痛。


  楚邪的速度太快, 就算他事先有準備也不一定能抵擋下來,一瞬間便血染褲襠,二皇子疼得啊呀一聲,人便往後仰去。


  常進跟著進來時,嚇得下巴上的連鬢胡須也跟著往上翹, 當看到楚邪還要去補刀時,趕緊帶著幾個人去阻攔, 趔趄得絆倒在地也不放手, 連抱帶拉的才算是拽住怒不可遏的楚邪。


  乖乖,這要是屠戮了二皇子,該是怎麽寫折子?那豈不是滿門抄斬的罪責?

  常進這個時候也是機靈, 趕緊讓人把疼得滿地打滾兒的太子抬了出去。


  然後對楚邪道:“琅王,王妃剛剛受了驚嚇, 您就別再白刃穿肉地嚇唬她了, 趕緊安慰安慰她才是!”


  說著便合上房門叫夫妻團聚。


  楚邪盡量放鬆臉部的肌肉, 想要好好撫慰下我瓊娘, 而瓊娘呢, 在呆愣之後,借著燭光仔細看清來人的確是琅王後, 便箭似地飛撲了過去,然後舉起纖瘦的兩隻胳膊,左右開弓,雨點似地劈裏啪啦打起了。


  “你竟然還敢出現, 不是死了嗎!不是半點音訊都沒有嗎?怎麽還敢這麽的出來了……”她一邊打,一邊罵,到最後已經是泣不成聲,打得自己的手都紅腫一片了。


  楚邪挺挺的也不躲,不一會,俊臉便通紅,可他卻心疼地抱緊了懷裏,歇斯哭喊的小女人,將她緊緊地抱在了懷裏。


  瓊娘這時才緊緊抱住懷裏死而複生的男人,放聲痛哭。


  楚邪也是許久沒將瓊娘抱在懷中,此時緊緊抱住,感受著她的綿軟,心內也是一陣激動。隻一把抱起了她,徑直朝著床榻走去,然後將她壓在懷中,唇舌糾纏,抵死纏綿。


  外麵的風雨雖大,可是此刻卻已經盡被隔絕在幔帳之外,瓊娘隻能聽見他堅實胸膛裏的心跳聲,便是索性騎在了他的身上,附身下去,迫切地感受著他的體溫。


  楚邪空曠甚久,哪裏受得了這個?當下竟是胸膛猛喘,便是千裏的水閘,即將開泄,堵泛不住。


  待得二人大汗淋漓地鏖戰了幾個回合,楚邪這才緊摟雙眼還在泛紅的小娘,細述自己的經曆。


  原來他當初上船後,隻走了一日,便從水路折上了陸路。


  江東今天連天暴雨,糧食歉收。最糟糕的是,貯存糧食的倉廩竟然也漏水,許多糧食都發黴長芽。


  有幾個郡縣發不出賑災的糧食,百姓鬧得厲害。就在這個關節,出現了官員枉殺災民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雖則後麵鎮壓了下來,若不加以控製,便又要演化成揭竿而起的造反起義。這些個事情,都不是他回去便能解決的。


  所以楚邪在船上了解了情況,並最近似乎有人暗中把控糧食買賣,不賣與江東後,便在沿途下了船去,騎馬偷偷奔赴到了湖西產量的大縣,以糧商的名義了解實情。


  江東的禍亂,需要他帶著大批的糧食回去才能解決。


  去了糧縣後,他很快查明,是戶部下旨,說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