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石門
現在科考隊只餘下了八個人,連孫濤都死了,餘下眾人受到打擊不小,休息一陣后,隔河而望,雙魚玉佩就在對岸,但想到那妖鯥,眾人都不敢以身犯險,一時氣氛變得壓抑,每一個人都心頭沉重,內心深處惶恐不安,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死的人會是誰,恐懼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心頭。
「那妖鯥已經被炸死了,只是現在不知道這河水中是否還有第二隻。」肖凌知道眾人的疑慮,解釋了一下。
汪雷聽得這話,精神突然一振道:「妖鯥被炸死了?那這河暫時應該是安全的,根據古書記載的這妖鯥習性,它喜獨居,其所在的河域中絕對不會存在第二隻,既然這裡有一隻妖鯥,就不會有第二隻,乘著這妖鯥才死,我們應該立刻渡河。」
汪雷的話讓周克勝從地上站了起來,然後他看向了其它七人。
這河中妖鯥已死,暫時不會有第二隻出現,而王衛國也被炸死了,這意味著現在是最佳的渡河時機。
「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大家立刻渡河,只要渡過了河,我們就能見到雙魚玉佩,完成這一次的任務。」
周克勝雖然和眾人一樣臉色蒼白,但休息一番后,還算鎮定,他的鎮定情緒感染著眾人,穩定軍心。
聽得他的話,其它人也紛紛站了起來。
這次的科考犧牲了這麼多人,一路走來,經歷艱苦,現在雙魚玉佩就出現在了河的對岸,眾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
見到雙魚玉佩找到出路是支撐著眾人堅持下去的唯一信念。
肖凌見眾人臉里都露出了堅毅神色,也深深吸了口氣。
現在活著的人還有周克勝、胡勝哲、汪雷、於婷婷和肖凌,另外三名隊員,分別叫劉廣盛、秦揚和杜長德,一共八人。
眾人都對著周克勝點頭,之後再次下河。
肖凌將掉在河裡的野營燈重新提了起來,這燈質量極好,在河水裡浸泡了這麼久,還能使用。
劉廣盛、秦揚和杜長德三人也分別取下死去的隊友身上的裝備,將所有還能使用的裝備收集到了一起。
最終找到了十一枚子彈和八枚手雷,秦揚拿著這餘下的最後十一枚子彈,持著衝鋒槍當先開道,其它人緊跟其後。
這一次淌水而過,眾人一路無驚無險,再也沒有遭遇意外,渡過了這寬達三十多米的地下河流,抵達對岸。
上了岸后,八人全都鬆了口氣,繃緊的神經都微微松泄下來。
抵達對岸,雙魚玉佩就在眼前,眾人都有些激動起來,其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周克勝。
這一路走來,他身為科考隊的領隊,一直還算鎮定,每到關鍵時刻,都是他在指引著眾人,鼓舞士氣。
現在終於將要抵達最終目地,就算是鎮定如周克勝,也忍不住內心的一些激動。
肖凌連著吸了兩口氣,才讓自己顯得不至於那麼激動,提著野營燈,藉助燈光,小心的觀察四周,他是害怕又再看到那預示著災難的慘白大手。
隊伍里的劉廣盛提著之前孫濤死前丟在了河水中的探射燈,這探射燈和肖凌手上提著的野營燈一樣,都有防水功能,浸泡這麼久依舊還能使用。
劉廣盛提著探射燈,秦揚端著衝鋒槍,兩人在前方開道,之後是周克勝、肖凌,然後是胡勝哲、汪雷和於婷婷,最後是杜長德。
迎面是蘑菇狀的岩柱,表面風蝕嚴重,在這地下黑暗世界,如何形成如此嚴重風蝕,胡勝哲雖是地質學家,也不能解釋原由。
這些岩柱高大,矮的也有四五米高,高大的足有十幾米,眾人穿行其中,抬頭只能看到高矮大小不等的傘狀岩冠。
在這一根根的蘑菇狀的岩柱之後,是一尊尊的巨岩,巨岩表面有人工雕刻打磨的痕迹,被雕塑成了一尊尊奇形詭異的魔神,只是雕刻得比較簡單,線條粗獷,充滿了一種原始的古樸無華的風格。
周克勝突然道:「可惜老李看不到了,不然他看著這些魔神鵰刻的風格,也許能知道是哪一時期的古人作品。」
肖凌從周克勝的語氣里隱約聽出一些悵然,想到了這次的科考隊中,只有李志寶和他是八十年代的那次羅布荒漠考察的倖存者,據說他們當時親眼見到了雙魚玉佩,後來死了很多人,而倖存下來的人也都守口如瓶,關於雙魚玉佩的事變成了重要機密。
現在李志寶也死了,周克勝成了當年雙魚玉佩的唯一倖存者。
這也許就是他突然感覺到了悵然若失的原因。
眾人和周克勝一樣,只能感覺這些魔神岩刻充滿了古樸和原始的味道,但卻不知是哪一個時期的作品。
在這一尊尊的魔神岩刻之後是一方巨型石門,石門緊閉,上面有浮雕,浮雕中心是太極陰陽魚的圖案,四周則雕刻著一些上古異獸,這雕刻比起魔神岩刻顯得精細了很多,看起來栩栩如生。
八人都站在了這巨型石門面前,抬頭看著上面的浮雕,最後都注視著中心處的太極陰陽魚的圖案。
傳說中的雙魚玉佩,就是首尾相聯的太極陰陽魚的樣子,這巨型石門上的圖案,正象徵著雙魚玉佩。
不需要周克勝再介紹,眾人都已經明白,他們這一趟旅行的終點,他們要尋找的雙魚玉佩,就在眼前。
「周教授,將這門打開嗎?」劉廣盛和秦揚三人看著周克勝,只等他發話,他們就準備一起將這石門推開。
巨型石門看起來很厚重,也許需要眾人聯手才能推開,肖凌也跟著走了上去,準備相助一臂之力,他現在力氣很大,每頓幾人的飯量可不是白吃的,一個人比得上兩三個人的力氣。
周克勝正要說話,突然地面微微震動了一下。
這震動來得突然,像突然地底引發了輕微地震。
這一路來到這裡,連著遭遇兇險,眾人如同驚弓之鳥,突然地面震動,都心中一緊,忙著四處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