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開蓋學堂
範母一見顧童,那渾濁的眼睛瞬間亮了,她嘴裏哆嗦道:“我聽子默說了,顧姑娘是咱們範家的恩人,而且人還特別好……
看來是咱們範家祖宗顯靈了,讓子默遇上了個好姑娘!”
這話聽著有些不對味兒,淩遠朝著老太太看去,接著不滿的看了一眼範秀才。
老太太剛剛話中,明顯有將顧童當成未來媳婦的模樣。
但壓根沒聽出來啥的顧童,她隻感覺老太太誇的有些過了,她害羞的說:“伯母,恩人顧童真不敢當,若真談恩情,那範兄肯去我們村教學,那於我也是有恩了。”
說著她笑嘻嘻誇道:“畢竟以範兄的才華,那到哪裏可都是香餑餑!”
範母瞧她這神情,再聽她這話,滿是溝壑的臉上笑意更濃了,她顫抖的握住了顧童的手,說:“子默用了顧姑娘教他的那套……什麽順氣法,老身每日舒適了不少,但他手生,肯定沒有顧姑娘手法好。老身以後若有幸,能日日得姑娘親自施按,就好了……”
“娘。”範秀才意識到她的想法,急忙嗬止了她。
顧童嚇了一跳,隻見範秀才臉色發紅。
範母委屈的問:“老身這是……話多了?”
“怎麽會呢?孝敬長輩是應該的嘛?多大的事呢,以後您去了我們村,我天天去給您按。”顧童趕忙笑道。
範母高興的連連點頭,還忍不住瞪了範秀才兩眼。
接著目光瞟到了黑著個臉杵在那裏的淩遠,她嚇了一跳,伸著手指道問:“這……這位漂亮大姑子,是哪位呢?”
顧童趕緊笑著應道:“他呀,是我表姐,上次還來過呢,可能您沒有印象了。”
見淩遠跟根木頭似的也不吱聲兒,老太太一臉的狐疑,顧童隻能幹咳一聲,俯在老太太耳邊補了句:“伯母,我表姐她是個啞巴,所以經常心情不大好”
縱使她聲音再小,淩遠也聽到了,他瞬間臉更臭了。
老太太打量著淩遠,意會的點點頭,嘴裏嘟噥著:“可惜了可惜了……”
範秀才實在看不下去了,趕緊上前將母親攙回屋裏。
剛進門,範母的話又飄了出來,“還是顧姑娘好,那個表姐雖然長得好看,但看著就不像個善茬……你可別她給媚住了,娘就喜歡顧姑娘……”
顧童聽到後“噗嗤”笑了,再看淩遠吃癟的表情,她瞬間更樂了。
半晌後,範秀才有些難堪的走了出來,他向顧童和淩遠施禮致歉道:“家母她年紀大了,總想些有的沒的,說的話也稀裏糊塗,兩位千萬別介意。”
顧童不拘小節道:“這有什麽呢,我覺得伯母挺好的。”
範秀才聽顧童這樣講,緊繃的臉才微微放鬆了些。
接著,他撫了撫衣袖道:“顧姑娘,其實我還有一事與你相商。”
顧童見他突然嚴肅,不禁也跟著認真道:“範兄請說。”
範秀才抬頭:“既然顧姑娘請我教學,那在下就要做好本份之事,眼下顧姑娘要重建學堂,怕是學子們要耽擱一陣子了。
可這為學之道,可是一天都不能耽擱的。”
顧童深知範秀才說的沒錯,但眼下的條件……
她無奈說:“說實話,範兄,咱村如今就這個條件,實在沒法再為學子們找一個臨時學堂了,總不能隨便找處空地讓學子們學習吧?”
說著,她愣住了,隻見對方一副為什麽不可以的表情。
“古有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如今這點困難有什麽不可以克服?現在隻不過環境差一點,但還有顧姑娘你在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環境,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恩賜了。
因此他們更應該珍惜學習的機會,而我也應盡好自己本份,才不愧對於姑娘的賞識。”
範秀才的話讓顧童肅然起敬,對方說的沒錯,學習本身就是讓人克服萬難,是她先前沒想到這一點。
她試探性問:“那範兄,你是願意,提前在我們村民家住下?”
範秀才此時住在鎮上,每日來回奔波,還得照顧病母,委實有些不方便,所以她已經在學堂給範秀才和範母預備蓋兩間房。
隻是當下未建成,隻能安排他先住在村民那裏。
範秀才沉默了一瞬道:“那這方麵,就又要勞煩顧姑娘了。”
見對方答應,顧童欣喜道:“這怎是勞煩呢,就希望範兄到時不嫌棄咱們村子居住簡陋了。”
說著她思慮了下又道:“這樣吧,範兄你暫時停了以前的藥,先將我送來的藥給伯母服用幾天,等她好一些,我再來接範兄和伯母。畢竟伯母的身子也很重要,咱再急也不急於這幾日啊!”
範秀才見她話中不乏對母親的關心,便沒拒絕,含笑點了點頭。
回去的路上,淩遠沉默不語。
在下牛車時,顧童一個腳滑,對方竟就這樣冷漠的看著她從牛車上栽了下來。
還好地上黃土鬆軟,顧童爬了起來,拍拍身上黃土,不悅的在背後喊道:“喂,你就不知道扶我一把嗎?”
見淩遠默不作聲,她撫頭嬌弱道:“唉,昨日這蛇毒啊,讓我頭暈目眩的……”
她話還沒說完,胳膊就被人扶住了。
接著,淩遠二話不說的背起她就往家裏走去。
顧童盯著身下的人得意的笑了,小樣兒,姐姐我略施小計,還不是很乖嘛?
——
次日,學堂就收到了店鋪送來的第一批材料。
顧童覺得她找的那家店鋪,果然找對了。
她這次為學堂選的材料屬於城鎮居民那一類,雖說不是多麽華貴,但比一般村子居住屋要好很多。
框架材料也是這時代常用的橫木,牆體則是用的砂漿和油氈,具有防水性,也很堅固。
村子裏的人看著一批一批往學堂送的材料,都瞠目結舌,覺得顧家丫頭還真是舍得,這些材料在他們村裏看來也隻有大戶人家才用的起。
顧童算了算賬,她這次買材料花了差不多一百兩,不過很值得。
看到材料的漢子們,瞬間打起了精神,不到半天就將學堂先前的殘屋給推倒了。
當然這得歸於他們中間有個好領頭。
這次蓋學堂,村子裏推薦了蓋房經驗最多的李家叔來指揮安排。
李家叔自從聽了婆娘李家嬸說了顧童在邙山救黃家嬸子的事後,對顧童也很是欽佩,於是辦起事來毫不含糊,他個子性子剛直,也震得住那些懶散的村民們。
顧童與李家叔商議了施工的流程,以及每個流程控製的時間,發現李家叔確實是行家,於是便將這些事全權交給了李家叔。
……
她剛從已化為廢墟的學堂出來,便看到了在外麵對著施工探頭探腦的王二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