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其中緣由
顧童在藏書閣一待便是一天。
上有天堂,下有書房。
顧童今日算是真正領略,藏書閣博大精深,裏麵有千百年來中醫藥物的記載,很多她在前世也未曾聽過的古載記錄,讓她心中一些結也豁然打開。
等她出來時,已是傍晚。
她急匆匆的趕去與李叔的牛車匯合,雖然這次她又是去的最晚的一個,但經上次地契一事在村子裏傳開,現如今也沒人會在明麵上辱罵她。
李叔無奈的再次囑咐,顧童有些慚愧,不禁多掏了兩個銅板硬塞給了李叔,畢竟她以後還得常乘坐李叔牛車,這關係她得打好。
今日無王嬸在,車上尤其安靜,顧童不禁在腦子裏思慮她今日所看的典籍。
今天她還真有一大收獲,這百本藏書中還真讓她找到了一個成功案例,其中記載:有病兒持續昏迷,有鼻息,有脈搏,可進食,有夢魘,然無法行走,無任何肢體能力。
當時看到這裏,顧童驚呆了。
接著往下看,患者最終痊愈,並且活死人這一病例已被載入疾病史。
也就是說古時就有植物人清醒的例子,顧童想知道古時用了什麽辦法,卻隻見上麵記錄四字:親人喊魂。
這說法,大概也就是由親人喚醒了患者吧?
與顧童在前世的認知不謀而合。
回到家後,娘和弟弟去田裏摘菜還未回來,顧童將一個包袱送到了淩遠的房間後,便匆匆離去,眼下她得去二嬸家一趟。
淩遠自對方進門,一直假意閉目養神,等對方離去後,他看著那包袱愣了愣,打開後,發現是一身合自己尺碼的女裝。
這是顧童到鎮子後,去榮記堂的路上買的,自從上次看到淩遠那身穿了很久的破布衫,她就記在了心裏。
淩遠嫌棄的將衣服撥到了一邊,半晌後,他又忍不住看了一眼,發現雖說是女裝,但比他先前所穿的素淨了許多,樣式也比較中性化。
猛得一看,好像也沒那麽難以接受。
他這才將衣服提起來,對著自己比了比,心中暗哼:買這身衣服的人,也算用了心。
——
二嬸家。
顧童將二嬸兒子病症和她的想法,都說予他們全家聽了,在他們全家驚訝的表情下,顧童又說了她的決定。
她想幫他們試試,喚醒吳大哥。
二嬸滿眼的激動,畢竟他們後來請的大夫都唯恐避之不及,顧童卻讓她看到了希望。
一邊的二嬸男人吳叔,他長年打獵,先前跟顧童他爹交好,此時滿是風霜的臉上帶著一絲疑惑,說:“童丫頭,不是叔不信你,我先前也沒聽你爹說讓你跟那個大夫學過醫啊?”
顧童知道旁人奇怪,也是理所當然,所以她這次去榮記堂,還有別的目的。
顧童有些不好意思的搔搔頭,說:“吳叔兒,也不瞞你,我前陣兒做夢,老有個白胡子老頭硬是拉著我,給我講些醫藥草,和一些病症的故事。”
吳叔卷了卷草煙抽了起來。
煙霧繚繞中,他想到了曾經與顧童他爹打獵的場景,顧童他爹打獵是把好手,為人更是義薄雲天,想來虎父無犬女,顧童能有這出息,也是上天的憐憫。
草煙燃盡,吳叔看了眼躺在床上的兒子,狠狠道:“好,叔信你。”
顧童莞爾,隻有二嬸他們家配合,她才能有幾分把握。
根據古籍上的指引,顧童讓二嬸坐在她兒子的床前,給兒子講述他從小長到大的趣事。
二嬸雖不解,但也立馬照做了。
昏黃的燭火映照下,二嬸的臉尤為慈祥,她一點點的回憶著兒子,從呀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長成一個青蔥少年的過程。
聽著一位母親充滿愛的訴說關於兒子的一切,顧童的心裏有一絲羨慕,不過雖說前世她沒有這樣的福氣,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但這一世她也有了關心自己的親人。
想到這,她突然覺得來到這裏,或許是老天對她的彌補。
二嬸訴說完後,看著發愣的顧童,不禁呼喚道:“童丫頭,你覺得這些有用嗎?”
顧童回過神,說:“二嬸,不管如何,咱們也得試一試,”
“可是,青山他還是……”二嬸看著依然紋絲不動的兒子,微微紅了眼眶。
顧童仔細觀察吳青山。
隻見其眼珠似乎有過轉動,但其他方麵仍然沒有任何反應,吳青山被送回來沒幾天,身體機能退化的還不明顯,按說此時他的感應,應該最敏銳。
可是,連他最親的親人都無法喚醒他,那到底誰還可以呢?
顧童絞盡腦汁,就在她苦無門路時,她發現床上的吳青山似已到了適婚的年齡,她腦中湧進一抹奇怪的想法,不禁激動的問:“二嬸,吳大哥他先前可否有過婚配,定親之類的?”
看著二嬸一臉的懵,那肯定是沒有了。
顧童又不死心的問:“那吳大哥,可否有青梅竹馬?”
看著顧童期待不已的眼神,二嬸遲疑的垂下了頭,在顧童反複追問下,她才告知。
原來,吳青山是有位青梅竹馬,就是同村的黃梅婷,顧童比他們小幾歲,從小沒有玩到一路去,並沒有太多印象。
二嬸有些猶豫的說,對方在前一陣子已經定了婚。
看著二嬸吞吐的模樣,顧童覺得還有隱情,她幾番盤問後,二嬸才說,她兒子青山對黃梅婷衷情一片,前些年一直求他們向黃家提親,但他們沒答應。
顧童不禁究其原因。
二嬸說他們家起初也沒反對,但有一次黃家老大不守規矩,搶了吳叔辛辛苦苦蹲點的獵物,因這一矛盾鬧得兩家都不愉快。
於是,二嬸他們家就死活不同意兒子青山和黃梅婷來往了,更別說提親了。
看二嬸歎了口氣,似有悔意,顧童疑惑的問:“那吳大哥去外地做工……跟這件事也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