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公子玉璃> 第267章 和親(一)

第267章 和親(一)

  靖朝的禮儀多是沿襲李朝,嫁娶也無例外,雖是續弦,可祁國還是照著求娶的習俗往朝裏遞了兩隻金雁,寓意“若得淑女,必忠貞無二”。


  這樣的舉措,落在一個皇帝身上,看著誠意十足卻委實可笑了些。


  與此同時,作為和親的既定人選,平寧自然也不乏聖眷,嘉封做了公主,賜尊號“和懿”,“和”為平安,“懿”為如意。


  好好的一個姑娘家,極尊貴體麵的身份,如今強做了維係兩國平和的工具,偏又取了這麽個號,說起來也算是莫大諷刺。


  言書原是要跟著隊伍過去,可如今七寶閣易主,他也不能再擔這皇商的名頭,平白叫言閔膈應,可以他的性子,要充了隨行的護衛在裏頭,不出幾日就要生病道惱的。


  謝韻雖因身份的事兒,心裏介懷,對言書也存了猜忌,可也不願在這上頭委屈了言書,思來想去,也隻能在外貌上頭做了文章,仗著他長得好,頗能給靖朝長臉,便將言書封了副使,跟著盧耿毅一道挑了這大梁。


  這樣一來,既方便言書跟著進出祁國皇宮,也給了他將貼身侍婢帶在身邊,路途艱險,也隻有這樣,才更稱心些。


  言書出了言家,貼身的人不過宛芳韶華兩個,另帶走了一個跑腿做粗活的小廝,混名石頭,長得一團喜氣,看著憨厚老實的緊。


  另有一個經年跟著的老奴,原是跟著言書退下來的七寶閣掌櫃秦斂。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楚晉告老還鄉,言書身邊再沒了管事的,雖說統共幾個人也不用如何管事,可要真缺了,也是不成的。


  也因為這,更有了流言,說這言書失了掌櫃的位置,竟是拖家帶口的要走了。


  也虧得皇上體恤,給了他個虛職,才叫這份離開顯得沒那麽狼狽。


  在百姓眼裏,這樣的待遇十之八九還是托了淩老將軍的福。


  八月過半,謝簡樂在家裏過了最後一日團圓,十六日,送親的隊伍踩著日子出了城門,踏上了去祁國的道路。


  即是被掃地出門,言書這中秋自然過的慘淡,好在,宛芳元夕並秦斂在,再落寞也不至於如何。


  他本是個將節日看的極淡的人,對這些也不大在意,況且有元夕在一邊說說鬧鬧的,再是人少也熱鬧的緊。


  待到出發,言書騎了馬跟在正史後頭,元夕在側,秦斂年紀大了,被安置在了更後些的馬車裏頭,宛芳隨侍。


  盧耿毅其人,作為使節,最大的特點是言辭犀利眼神尖銳,最擅四兩撥千斤將對手駁斥的發不出任何話來。


  他年輕時原是跟著向安的,得他一手調教,後被發掘出在外交上頭的才幹,又被引薦給了雍親王,逐漸培養起來。


  這些年,邊境還算安穩,可早些時候,聖祖爺帶著淩肅外出打的很凶,每每戰成,都是向安領著雍親王外出談判,或進貢,或條款,或定期朝拜。


  盧耿毅耳聞目染幾番後,也曾獨當一麵,舌戰群儒,將對方激得潰不成軍。


  皇上雖是收拾了向安,卻也不能否認,他帶出的這些人中,除卻幾個變了質的,八成還是可用的。


  盧耿毅不知言書底細,隻聽說他在冀州抗疫一事上頗費心力,雖是商賈,又年少的緊,卻也不願輕視,隻扯著那張固化威嚴的老臉,努力朝著這個俊雅的少年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平寧郡主,哦不,現在該是和懿公主,坐在紅紗撚金絲帷幔的十六人大轎之中,除卻自小跟在身邊的以鶯鶯為首的四位貼身侍婢外,另配了四位宮中的婢女,及一位太後身邊經年的何嬤嬤算作娘家人,陪著一道過去。


  既是出嫁,在出城門那一段自該穿了嫁衣,據說這是她及笄之前太後一早就備著的,六個蘇繡娘子費時半年有餘才得了這麽一件,足見太後對這位自小養在身邊的郡主有多重視寵愛了。


  隻是,這份重視和寵愛到了最後統統化成了要謀她半生的利刃,一劍劈斷了她與家族的聯係,也斷了她原本可能的幸福。


  言書作為送親的副使,在等待公主大駕的時候自然也瞧見了拜別皇帝太後父母親眷後的謝簡樂。


  一身大紅嫁衣如雲似錦,姍姍蓮步下隨風輕擺,整個人像是籠在了一層彩霞裏頭。


  鳳翎撒花摻了銀粉,金冠上壘了金絲,串了珍珠,又有蘇繡貼金箔玫瑰的喜扇遮麵,叫人瞧不透她的神情。


  隻看她的步伐,卻是讓人無法輕視的堅定從容。


  所有的人都在跪拜,恭送著這位為了家國平和甘於走上和親之路的姑娘。


  遙遙對立,有那麽一瞬間,言書似有幾分一閃而過荒謬的錯覺。


  元夕眼力好,自能看見別人瞧不見的,仗著兩人離得近,還不忘耳語幾句:“這小姑娘可以啊,一路直視,既不回頭也不旁顧。”


  回頭是家人,旁顧是眷戀,她曾為言書那樣豁出去過一回,可到了這樣時刻卻連半絲目光都不給予。


  事已成定,再有別樣情愫,對雙方來說是禍不是福。


  取舍之道,她從來都做的很好。


  隊伍出城後,並無波瀾,到了第一處駐紮地方,無驚無險的過這第一晚。


  年少的時候,言書跟著父親外出遊玩,偶爾也會有這般在外頭搭帳篷露宿的時候,因此不陌生,隻叫宛芳帶一些護衛將帳篷周圍都撒上驅蟲的粉末,又命李集帶著親君衛將沿著營地層層布防。


  雖知這兒離皇城尚近,不會有什麽妥帖的事情發生,可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照例是要點篝火驅獸的,元夕好鬧,不願辜負了這樣的時候,趁著夥夫起鍋做飯,花言巧語的討了一大塊鹿肉來,串了簽兒烤肉來吃。


  為著安全,言書的帳子原在外圍,既不顯眼又不過分冷清,周遭為的都是血氣方剛的少年,最是愛湊趣兒,眼看著元夕拿出了花樣,自然蟄蟄掖掖的都圍了過來。


  這其中就有此回親君衛的首領,李集。


  向安下來後,謝韻本著推舉新人的法則,就想把李集往那位置上培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