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靜候(三)
靖朝自建國以來,從沒有人見過這樣的場麵,一時之間,在場眾人都分辨不出自己該是怎樣的心情。
宋獻雖是前朝貴族,可頂著今朝的國舅名頭,一旦出事,傷的自然是皇家顏麵,以洪肖為首的諫議大夫通通跪在了太和殿外頭,懇求皇帝嚴查此事,切不可因為他與皇室沾親帶故而手下留情,反叫皇家蒙羞。
事情鬧成這樣,連民間都沸騰了,若是還想重重提起輕輕放下,怕是行不通了。
向安今兒恰逢休沐,並沒有親眼目睹這些事情,可聽著親君衛統領的轉述,也不難想象這事兒鬧騰的多大,可便是再大,也不見他多皺一下眉頭,仿佛一早就有所預料。
宋獻這個人本就不太靠譜,若不是因為沾著前朝血脈,這樣的人怕是一輩子都入不了向安的眼。
“老爺,那宋姓姑娘已經將那碳火花路走完了。眼下,狀紙已經遞到了內閣,等著今兒晚上審訊完了後,與口供一同封了,由您和幾位閣老一同商議,看該如何解決。”
向安手下握著剪刀,像是在絞些什麽,神色不變道:“這也沒什麽好商議的,宋獻其人頑劣不堪,於國於家都沒有什麽建樹。這樣的人,便是想一想,我都覺著浪費時間。哪裏還值得內閣諸老多費一分心思?調查清楚後,該打打,該罰罰,該罷免的也不要心軟。那樣一團汙穢,若是一直留著,將來必成大患。”
太傅不喜歡國舅爺原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底下的人都心知肚明,隻是,那是皇親國戚,便是再不堪,也不是他們這些做奴才的可以置喙的。
隻是有些事兒,若是不說清楚怕是要誤事。
侍從道:“老爺,這宋家姑娘如今麵上告的雖是親爹,可內裏牽扯的人可不少。其中有幾個,似乎還是老爺名下的子弟。消息才出的時候,內裏就有人往外遞話了。說是大學士周珩,少詹士胡恕並他們手下共十多名官員都在那狀紙名單之上。現在幾家人都有些慌了,來了不少人說是想請老爺拿個主意。”
向安手下的剪刀微微一頓,似有幾分困惑一閃而過,但很快又下了決心,手腕一轉將多餘的紙剪掉:“這次的事,最終的目的雖不是衝著他們,可既然被牽連出來,那十有八九也不會摻假。我總跟他們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做了惡事報應不過是遲早的事兒罷了。穆家莊的事情太過惡劣,若是他們真的參與了,那我也沒法子。非不能,實不願也。目遠,你去知會門房一聲,事情水落石出之前,若還是有人是非不分的求上門來的,不論是誰,一律打出去。不要叫他們髒了我這塊地方。”
向安停下了剪刀,側目看著窗外有一瞬間的愣神。
這府邸原是仁宗皇帝在世時賜給自己的,偌大的庭院中“穆如清風”四個字格外顯眼。
“目遠,你去告訴大理寺,審訊歸審訊,好歹下手輕些,小姑娘也是不容易,不論能不能活下來,左右不能是折在他們手裏。另外,對涉世的官員不要顧慮,該吐的要叫他們吐幹淨了。左右旁人不動手,我也是要整治的,如此也好,倒是少了我一番勞動。”
目遠有些不明白:“老爺,這些人不管怎麽說都是你一手提拔上來的,您就不覺得可……”
“惜”字還沒出口,他就發現自己說錯話了,急急咽了下去,有些惶恐的不敢去看自家老爺。
好在,這話也沒有入向安的耳朵,幾個翻轉間,一條栩栩如生的幼龍已然出現在他的手心之上:“沉香,你來看看,我這龍剪的如何?”
被喚作沉香的少年看著很是瘦弱,十八九的模樣,一雙黑曜石一般的眼看著格外深沉,眼角微微上挑,在眉梢處有一點若有似無的黑痣。
向安喚他之前一直無聲無息的立在旁邊,像是不存在一般,此刻被問到才算露了臉,湊過來仔細瞧了瞧,板正道:“這可不是龍。”
向安笑道:“這怎麽就不是龍了?淨瞎說。”
沉香指了指龍身上那一對小小的鼓起:“這是翅膀,龍沒有翅膀。這個我在那家當鋪屋頂上見過,當時我還問目遠哥了,他說這叫騰蛇。對吧,哥?”
這話叫人如何接?在這太傅府裏,主子才是最大的,他便是指著一條蚯蚓說那是龍,那也定然是對的,做下人的哪裏有駁斥主子的道理。
偏沉香這小子,性子一根筋,說話做事從不繞彎,自然不會有將錯就錯的覺悟。
本來嘛,他自己耿直也就罷了,偏還要拉著自己去辯個明白……
目遠撓了撓腦袋,也不知該說這是龍還是蛇了,看那模樣倒是比方才還要更窘迫幾分。
最後還是向安讓了步,頗為慈愛的揉了揉沉香的腦袋:“對對對,你說的自然都對,咱們沉香最聰明了。去吧,跟你目遠哥哥一道跑一趟,隻當去散步了。今兒廚房備了不少乳鴿,我叫他們烤了,等你回來吃如何?”
目遠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猛然得了特赦,哪裏還有再多做耽擱的道理,行了禮後拉著還在發怔的沉香走的飛快,叫人忍不住懷疑,若是給他按個翅膀,他大約是恨不能立馬起飛的。
他也知道,今日自己一再說錯話,能夠全身而退,還是是托了這個孩子的福。
對於這個單純的少年,嚴厲的向安總有一份不同於常人的耐心,甚至總是會忍不住想逗逗他。
這樣的寵愛,在他對自家那幾個孩子的時候也並不常見。
要不是沉香天生智力比常人弱些,長相也與太傅本身也沒有一絲相像之處,這樣的區別對待,十有八九是要被人誤會他是向安流落在外頭的私生子。
看著孩子們走遠瞧不見了,向安才收回了目光,院中的巨大石壁又一次映入眼簾,也不知是想起了什麽,從來嚴肅的臉上莫名沾染了一絲笑意。
不論如何,孩子們可都算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