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算賬(二)
看著那些本該躺在密室中的賬簿被一本本的搬到了眼前的長桌上,一時之間除卻驚恐外再找不到別的情緒來填塞自己的心髒。
不可能!這樣的東西從開堂起就被封到了自家的密室裏,除卻作為堂主的自己外,再不會有別人知曉了。
來皇城之前,他們也曾再三確認過這要命的東西,當時明明還是好好的躺在那兒的,怎麽會突兀的出現在這兒?
除卻劉故禮外,餘下幾個多少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總以為自己這遭過來是來揪錯處的,卻不想到了這兒才發現,自己才是被捏著脖子等候處理那一個。
杯子裏水有些涼了,言書示意圖宛芳端下去換了一杯。
先兵後禮,這才是言書喜歡的形式。
新茶入手,暖人心扉,言書往後靠了靠,尋了一個叫自己舒服的姿勢後緩緩開口道:“這些是什麽,想來各位心裏原也有數。”
自然有數,堂主們麵麵相覷,跟在後頭捧著明麵賬簿的幾個小廝也驚詫難定。這擺在上頭的賬簿與自己手裏那些,裝飾文案都是一模一樣的,要說有什麽不同,大約就是年份看起來更老一些。
言書瞄了一眼底下仿佛被驚雷劈了一般定住了的各位閣老:“既然說是對賬日,那麽那些虛頭巴腦的事兒就暫且收了吧。各位往年的賬簿,我原也看過,做的倒也算滴水不漏。本來嘛,這當鋪的營生本就是個肥差,大家又是生意人,到了嘴巴的肉要叫你們生生再吐回來似乎也不大人道。”
“各位都是經年的老人了,自我祖父在時就跟著他老人家一同守著言家的生意。為了這層原因,父親每每查賬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得去了也便了了。從沒有真心想與各位為難。他老人家是個軟和性子,但到了我這兒,卻怕是不能了。”
這滿桌的賬簿上,印了各堂的印記,除卻金堂外,也隻有林竹的琉璃堂不在上頭。這情形,倒叫他有些摸不準了。
帶了幾分僥幸,林竹梗了梗脖子衝著上頭駁道:“閣主,您這是什麽意思?今日對賬,我們本就將各自分堂的賬簿帶了過來,還來不及上交呢,您卻搬出這麽些東西?難不成,你想說你手上這些是真的,我們要上繳的反而是假的不成?這是要誆我們監守自盜嗎?”
“誆你們?”言書笑道:“這賬簿是真是假,各位堂主自己上前來看看不就成了?要說起來,還是得謝謝林閣主呢,這些年,您的賬目做的可真是一言難盡啊。我原想著,都是跟著祖父手下的賬房薄先生一道學的,怎麽偏您愚笨些,都五六十歲的人了,連個賬目都寫不清楚。如今倒是明白了,您這哪是愚笨啊,普天之下,怕再沒比您精明的生意人了。”
林竹才想駁斥一句,卻被煙嵐手中的東西壓住了喉舌。
一疊比其他各堂都厚的賬簿明晃晃的被捧了出來,右下角是琉璃堂特有的印章,除了林竹自己,在不可能有旁拿得到。
言書點了點頭,示意煙嵐將這一疊東西推到各位拿著算盤等待盤賬的先生麵前:“不如,我們就先從琉璃堂開始如何?畢竟,若不是你把這賬做出了一團漿糊的模樣,我大約還想不到各個分堂內裏會是這般模樣。”
槍打出頭鳥,有利而聚,利盡則崩。劉翁說的對,言書確實明白這個道理。
當他們抱團來欺瞞自己的時候,他們會以為彼此都是自己賊船上的人,輕易並不願返水。
但若是這船底漏了呢?最先被推下去的自然是那個蹦躂的最厲害的。
大刀懸在頭上,能苟活一刻是一刻。因此,聽得言書要拿琉璃堂開刀,餘下的那些人是默契也沒了義氣也沒了,徒留了一腔唯唯諾諾,絞盡腦汁想轍為自己開脫。
這兩年間,言書對他們這些人不聞不問,除卻照例的消息傳遞外並沒有旁的苛責,卻不想,今日就這麽笑眯眯的一把拽了自己的心髒,叫人縱有萬般謀劃,一時之間也不知從何做起。
林竹將這局勢看的分明,也知道,這賬簿一查,自己這些年為七寶閣做的所有事情就都化為烏有了,這本子上有的,可不隻是挪用公款這樣小打小鬧的事兒……
別人家的賬簿或許還不知道是怎麽落到言書手裏,林竹心內卻有盤算,自己家那庶子一心一意的往上爬,從不將自己這個做父親的放在眼裏,跑了一趟皇城,卻投了敵說起來也實在是個笑話。
好在,他也並不是全無準備。
想到這兒,心內不由坦然了幾分,不屑與任何人交換眼神,自顧自的坐到一旁,幹脆破罐破摔的自揭了老底:“閣主,賬簿做兩麵這原是自立閣的時候就心照不宣的規矩。為的是什麽,大家心裏原也清楚。前朝時期,賦稅名目繁雜,我們這樣的商戶,更容易被一遍遍的提溜出來過篩反複壓榨。若是沒有些花頭,怕是存活不到現在。”
這倒也是實話,陰陽賬本這件事兒,在林謙來告訴自己之前,言書就已經知曉,不止他知道,父親與祖父更是一清二楚。
說是陋習也好,生存手段也罷,說到底,那是為了對付外頭人的,卻不想最終還是報應到自己頭上來了。
新朝開辟後,賦稅多有減免,父親接手後,原也有心把這一樁隱蔽的措施給矯正過來,但習慣這樣東西,一旦養成,要改卻是不容易的。
這些人麵兒上是聽了令了,暗中還是蕭規曹隨,照例一樣賬簿做兩份,明暗各一。隻是,那暗賬卻再也沒有上繳過。
好在這些個堂主也懂收斂,並不是一味的做假賬吞公款,幾番查檢,並沒有什麽特別出入,天長日久的,便也隻能隨著他們去了。
人要臉樹要皮,隻要他們留了底線,這點甜頭言家還是願意給他們的。
林竹見言書不搭話,隻當自己這話壓住了他,接著道:“卻不想,老閣主傳下來的習慣,到了孫兒這一輩竟成了駁斥我們,指責我們失職的由頭,說起來,豈不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