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推廣方案
一個時辰後,李如意拿著推廣豆腐方案返回。
她在燕王府時就多次思考,今日下筆非常流暢,幾乎是一氣嗬成。
趙氏看了一半方案,驚詫道:“原來你是要這般推廣。”
李山目光好奇,不知道閨女的方案裏麵寫著什麽,讓愛妻如此驚詫。
李如意解釋道:“若是朝廷強勢的推廣豆腐,隻怕百姓心裏會有逆反心理,好事變成壞事。我便想出先讓一部分人及燕軍的廚子學會做豆腐,這樣效果出來了,口口相傳,百姓自然會爭搶學做豆腐。”
趙氏點頭,“山哥,你還記得二十年前,朝廷貼告示推廣女子十三、男子十二歲成婚的事嗎?”
二十年前,趙氏在四百裏外的鎮子,還未嫁給李山。李山則是在李家村跟長輩一起種地。
李山搖搖頭道:“我沒有印象。”
“那可能是你在村子,這條告示沒有傳到村裏去。”趙氏目光陷入回憶,道:“當年告示就貼在鎮裏最大的酒樓旁邊,來往的人都能看見。我爹回來跟我娘說,朝廷覺得人口少,想要增加人口,就想出這個法子。我娘問那我們家要不要按照告示上說的做?我爹可不想讓我早嫁人,就說不用管,到時若有人告狀,就給官府送點銀子。”
聞言,李如意直搖頭,“男子女子年齡這麽小成親,對身體可不好。特別是女子,年齡這麽小,早育很容易流產,嚴重可能會丟掉性命。”
“我的兒,你不愧是小神醫,你說的是。我們鎮上有一戶,唉,這戶人家是繼母,著急把繼女嫁出去拿到聘禮,就按照告示行事,繼女十三歲成親,沒過一年,繼女生產時血崩沒人了。此事一出,鎮裏的人更不理會告示。這個告示就不了了之,沒能推廣下去。”
李山暗自慶幸,心道:我嶽父嶽母疼愛素梅,沒讓她早嫁人,不然我就娶不到她。
李如意道:“朝廷推廣新政,要看新政是不是對百姓對國家有益。再者,老百姓不是傻子,一開始對於新政是抱著觀望的態度,等有人執行新政從中得到益處,這才開始效仿執行。”
趙氏點頭道:“你說的對。”
“我們家的豆腐是個好東西,吃過的人都覺得好,但是北方這麽大,還有很多人沒有吃過。想讓豆腐深入人心,從而帶動大批的村民開荒種植黃豆,隻能一步一步的推廣,最後達到村民主動去種植黃豆做豆腐的目的。”
李山道:“素梅,你聽聽,咱們閨女在這件事上可是深思熟慮過了。”
趙氏本來對獻出豆腐方子心有不舍,現在看了方案,又聽李如意說了這麽多,有些被說服。
李山朗聲道:“閨女,我支持你。”
趙氏又把方案瞧了一遍,然後緩緩道:“隨你吧。”
獻豆腐方子的大事就這樣通過。
到了黃昏,四位哥哥回來,李如意又跟他們、王燕及李石打了聲招呼。
李家人賣豆腐已經深入人心,對豆腐有很深的感情,突然間要獻出方子,六人的震驚心情可想而知。
特別是李石,他的點豆腐手藝在李家隻比李如意差一些,這兩年就靠著這個提高自信心,“如意,我以後不能點豆腐了嗎?”
李如意看著李石一臉緊張的樣子,連忙道:“能啊。我們家隻是獻出方子,沒說不做豆腐。”
“哦。”李石一聽還跟以前一樣,不影響他的生活,那就行。
王燕已是李家媳婦,可是一想到禮村的族人及村人,忍不住問道:“如意,禮村的人以後不能賣豆腐了?”
“當然可以賣豆腐。隻是不再從我們家進豆腐,而是各家各戶自己磨豆腐,然後拿出去賣。”李如意見王燕怔住了,怕是沒有聽明白,就把推廣方案拿出來給她和四個哥哥看。
“原來妹妹先讓一部分人和燕軍的廚子學會做豆腐。”
“一部分人裏麵就包括禮村的人,是嗎?”
“是的,妹妹肯定是這樣。”
“妹妹寫的推廣方案真是好,這般用不了兩、三年北方所有的人家都能吃上豆腐,所有村子的村民都會開荒種黃豆。”
四個哥哥十分激動。
李如意跟王燕道:“當年禮村收留爹娘叔叔,這次我讓禮村的人先學會做豆腐。無可厚非。”
“如意,你對禮村真是太好了。”王燕一想到族人能夠先一步學會做豆腐,搶到先機賣豆腐賺到銀子,激動的熱淚盈眶,“我替村裏所有人感謝你。太感謝你了。”
李如意笑道:“你是我大嫂,是我們家的人,不用謝。禮村人要謝,就謝我爹娘。”
王燕又問道:“妹妹,以後禮村的家家戶戶都會做豆腐賣豆腐,那麽我們家的豆腐還有人買嗎?”
李英華拍了拍腦門,道:“是啊。我們家一年賣豆腐能賺許多銀子,以後是不是賺不到?”
“我打算以後把我們家的豆腐賣給燕城醬菜作坊。”李如意見家人均是一臉好奇,解釋道:“作坊馬上要出一種新的醬菜,主要的食材就是豆腐。我們家的豆腐做的最好,作坊當然得從我們家做豆腐。”
家人不約而同的驚喜問道:“作坊又要出新醬菜了?”
李如意笑道:“不錯。新醬菜很適合在北方的冬天吃。我準備秋季上市。”
若是李家自己要賣的醬菜,此時就告訴家人,隻因這是作坊要賣的新醬菜需要保密,不得提前透露出去。
李福康對妹妹盲目的信任,激動的道:“又是好事一件。”
李健安性子向來保守,問道:“不知新醬菜銷量如何?”
李如意特意看了一直悶悶不樂的趙氏一眼,道:“作坊之前推出的醬菜,糖蒜什麽的,賣的都很好,我預測這次的新醬菜銷量好。”
李家人都知道作坊的分紅有李如意的一份。作坊買賣好,李如意的分紅就多。
從三大作坊對外銷售開始,生意火的不能再火了,李如意陸續從作坊拿的分紅,前前後後合在一起已有幾千兩。
“那就好。”趙氏聽到這裏,心情終於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