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從古至今,不過千人
“可越聽,越讀,越覺得不對勁,越覺得整首詩深意滿滿。”
“然後我仔細的分析了整首詩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然後得出的結論如下,大家可以耐著性子聽一聽。”
蘇羽琪眼睛大而有神,講解起來一副專注的模樣。
“這首詩特別容易懂。就是明亮的月光從窗戶外照射了進來,月光像是凝霜一樣鋪滿了地麵,詩人抬頭看到了天上的明月,卻思念起了自己的家鄉。”
“整首詩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還表達了思鄉的情緒,如果單純以此來評分的話,可能隻能評大概八九十分。”
“但是,當我具體分析了整首詩的字眼後,卻發現裏邊大有文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是什麽?詩人肯定不會把半月或月牙稱為明月的,所以很明顯,這個明月是指月圓時候的大月亮。”
“再說後邊的這個‘疑’字。疑,懷疑。代表著詩人不太確定的情緒。”
“什麽時候是不太確定呢?說明詩人剛剛睡醒或者剛剛夢醒,這時候人的狀態是處於朦朧狀態的,看東西自然才會用這個‘疑’字。而外邊月亮高掛,那詩人大概率不會是剛剛睡醒吧,所以我認為詩人是剛剛夢醒會更恰當一些。”
“第二句的最後一個霜字用的也很妙,大家初聽隻以為這是一個比喻句,把月光比喻成了凝霜。可實際上呢!?霜是隻有秋天冬天才會有的,所以它還反應了當時的季節和時間。”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後半段不僅和上半段前後呼應,又借景抒情。”
“從“疑是”到“舉頭”,又從“舉頭”到“低頭”,恰好勾勒出了詩人夢醒後的一係列行為動作。從詩人的動作進行一步步推進,最後表明出思念家鄉的主題。”
“我們正常人思念家鄉往往都是在重大節日才會思念的,比如春節,中秋節等。而上文我提過,詩人說月光像霜,而霜是隻有秋天才有的,再加上明月指月圓時候的大月亮,因此我可以判定,這首詩作於八月十五的中秋佳節。”¥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我可以想象的到,詩人在創作這首詩時,身處一個孤單無依之地,又恰是中秋時節,恰是看到一輪皎潔明月,最終做出了這樣一首思鄉的詩。”
“初聽時,我隻是感覺一般。但現在分析之後,卻覺得這首詩真不一般。”
“短短的四句詩,二十個字,明白如話,連一個幾歲的孩子都能聽得懂。但是,它卻能把時間、地點、天氣、人物、環境、前因後果、思鄉情緒寫的如此清晰透徹!清新樸素!”
“它構思細致而深微曲折,脫口吟成、渾然無跡。”
“內容是單純,卻又是豐富的;內容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
“我覺得詩人沒有說的,比他說出來的要多得多!”
“這首詩完完全全體現出了一種‘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微妙境界。”
“我並不是說什麽大話,但我可以保證一點的是,從古至今,能夠用這麽簡單文字做出這種境界詩詞的人,少之又少,絕對不過千人!”
分析之前,蘇羽琪覺得整體一般隻是稍好;但這麽一經分析後,連她自己也嚇了一跳。
“這首《靜夜思》的水準,已經高到這等境界了麽。”
蘇羽琪心中喃喃著,她自己都驚得眉頭都忍不住跳了一跳。
“最後,我來給這首詩打個分數吧。”
“遣詞造句上簡單明了,朗朗上口,輕鬆自然,烘托比喻等手法用的極其精準,基礎分八十分是少不了的;而這麽簡單的詩卻又蘊含這麽大的信息量,在讀了幾遍後更是畫麵感很強,所以衝這一點我再給二十分;最後借景抒情,通過夢醒後的一係列動作寫出環境並表達出他的思想情緒,這個情緒非常到位,再給予二十分。”
“所以,滿分一百分的話,這首詩我打一百二十分!”
蘇羽琪舉起了手中的牌子,上邊寫著紅色的阿拉伯數字:120
這是和樂動人生《竹石》一樣高的分數。
當分數出來的瞬間,整個會場觀眾、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全部發出一片驚呼。
會場中,五名坐在一起的年輕人正討論著《靜夜思》以及蘇羽琪的打分。
“《靜夜思》竟然和《竹石》一個高度了麽,這首簡單的詩就這麽厲害嗎?”
“我也覺得,這首詩雖然朗朗上口,但是真的太簡單太通俗了,我感覺我也能寫出來了。”
“雖然蘇姐分析的很在理,深層次剖析後這首詩確實很深曲表達的意思很多,但一百二十分是不是有點多了。”
其中三人都在說《靜夜思》評分虛高,而另外兩人則在一旁搖搖頭。
“你們沒有體會過背井離鄉孤身一人的感覺,安之若素這首詩的意境我完完全全體驗過,我懂那種感覺。所以一百二十分不多。”
“先不說這首詩表達的意思,光是這首詩朗朗上口,二十字卻表達出了別人幾十字才能表達出的東西,你說能寫的出來?別開玩笑了,你寫給我看看……人蘇姐都說了,古往今來能寫出這種詩的絕對不過千人!”
這五名年輕人隻是一個縮影。
整個偌大的會場,包括電視機前的幾十萬觀眾們,對《靜夜思》這首詩的評價也都有好有壞。
有人認可這個分數,感覺詩詞就應該簡單上口又富有深意;
而有的人則不太認可,說詩詞應該詞匯優美寓意高深,像《錦瑟》那種才是真正的好詩。
蘇羽琪打分結束後,就該江庸和駱斌兩人分析打分了。
兩人也分別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評價,最終一個人打出一百一十分,一個打出了一百二十分。
最終,《靜夜思》這首詩獲得了116分的平均成績,比樂動人生的《竹石》略遜一籌,但卻遙遙領先於另外三名選手及詩詞宗師範德禮先生。
……
事實上,這首《靜夜思》遠不止這個分數的,它可是五言絕句中的超級代表作之一。
從長久來看,它甚至比《竹石》要更加的震耳欲聾。
一千年後,可能一百個人中隻有六十個人知道《竹石》,但至少有九十個人都知道《靜夜思》。
隻是人們都有一種心理偏差,認為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沒難度,越不上檔次,所以才有了這種評價。
但真正能寫出這種詩的,確實又如蘇羽琪所言那樣:看似簡單,可從古至今能做到的,不過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