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麽點水根本不夠
第三百二十二章這麽點水根本不夠
重新坐回樹蔭下,王宇拿起一半椰子,用貝殼將椰肉全部切下來,然後拿起一根樹枝,不停地將椰肉搗碎。
這種方法效率低,並且得到的椰油也不多,但是此時此刻,他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足足半個小時,王宇將椰肉全部搗成了粘稠狀,直播間的觀眾們透過藍光畫質,可以清晰的看到黏糊狀的椰肉上透著淡黃色的油脂,這些就是王宇想要的椰子油。
抓起一把椰油,王宇仔細均勻的塗抹在整個腦袋上,然後是肩膀和後背,塗抹完畢後,王宇整個人看上去並不像塗抹防曬霜那樣油光水亮。
因為椰子油的皂化值很高,隻能防止紫外線曬傷,也不能防止曬黑,準備完畢後,王宇便站起身,開始準備自己的開荒之旅。
離開樹蔭的瞬間,熱量迎麵襲來,中午的陽光將沙灘上的沙子曬得很燙,王宇光著腳踩上去,立刻就感覺腳心傳來灼痛感,一邊忍著痛,一邊皺眉道
“沙子被曬的很燙,看來我有必要要先弄一雙鞋子。”
整個魯魯島是一個狹長的弓形,島嶼的內部不是陸地,而是海水,也就是說,整片島嶼的陸地麵積實際上非常小。
對於他來說,無疑加大了挑戰難度,陸地麵積小,說明可用資源也就變得稀少,難怪基國人從沒考慮過開發這座荒島。
陸地麵積雖然小,但是卻被拉扯的很長,整個島嶼的沙灘線周長起碼有公裏,王宇隻能先探索他這一麵的沙灘線。
頭頂著烈日,行走在金色的沙灘上,好在不斷有清涼的海風吹來,否則隻需要一個多小時,他就會中暑。
王宇繼續行走在沙灘上,一雙眼睛不斷在前方掃過,椰子油的效果的確不錯,頂著烈日足足走了一下午,他都沒有被曬傷。
隻是皮膚無可避免被曬黑,他已經可以預料到,一個多月的時間,恐怕他會徹底變成黑皮。
抱著一大堆垃圾回到椰子樹下,王宇長長的出了口氣,來回四個小時,他感覺自己快要被毒辣的太陽烤成鹹魚。
嗓子幹的快要冒煙了,最關鍵的是,他的太陽穴不斷傳來陣陣脹痛,這是脫水前的征兆。
將剛才撿來的垃圾扔在地上後,王宇連忙在樹蔭下的沙灘上尋找椰子。
很快,王宇就找到了三個青褐色的椰子,放在耳邊挨個用力搖了搖,能夠清晰的聽到其中晃蕩的水聲。
青澀的椰子,其中所含的椰子汁更多,泛著褐色的椰子則要少一些,而那些掉落在地麵上,已經完全變成深褐色的椰子,已經沒有什麽水分了,椰子汁完全變成了椰肉。
此刻,王宇沒有心情用之前的方法慢條斯理的打開椰子,而是直接雙手抱住椰子,用力的砸在樹幹上,以他現在的力量,兩下就能將椰子砸出一個缺口。
看著清澈的椰子汁從缺口滴落,王宇連忙將嘴湊上去,昂起頭喝起了椰子汁,一連將三個椰子全部喝完,王宇頓時感覺舒服多了,擦了擦嘴角,對著直播鏡頭說道
“實在是太爽了,椰子汁非常好喝,但是我必須努力克製住自己,椰子雖然富含營養,但是短時間內大量食用的話,會導致身體缺銅。
從而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我必須要盡快找到淡水,否則今天製定的計劃,就完全失去了意義,一切生存的要素,都建立在淡水上。”
整個島嶼是沙土珊瑚島,平均海拔高度還沒有兩米,所以根本不可能有地下水,唯一的淡水來源,就是全年豐富的降雨量所帶來的雨水,想到這裏,王宇繼續說道
“淡水的問題迫在眉睫,我明天就沿著沙灘線去另一邊看看能不能找到積水坑,這裏全年的降雨量高達米,理論上來說,地勢低窪的地方一定會有積水。”
盡管基國全年都處於雨季,但並不是降雨量最多的國家,說完,王宇坐在沙灘上,開始清點今天開荒的收獲。
八個毫升的塑料瓶,兩個毫升的小塑料瓶,一個聚乙烯泡沫拖鞋,還有一大塊半透明的塑料膜。
以上這些東西,就是王宇今天下午開荒的收獲,一共個塑料瓶,可以為他儲備升的淡水。
但是說實話,這麽點水根本不夠,王宇現在可不是在度假,他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同時也就意味著損失的水分更多。
四點五升淡水,在搭配飲用椰子汁的情況下,最多隻能支撐三天,控製飲水量,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做到的,在這種環境中,人體每天必須保持一個安全飲水量。
但是要知道,保持安全飲水量隻是讓人不會死去,脫水會讓人渾身乏力,根本無法工作,也就等於慢性死亡。
這隻拖鞋的作用很大,今天下午王宇感覺自己的兩隻腳幾乎快要被烤焦了,有了拖鞋,就可以保護雙腳,不過還需要再找一隻湊成一雙拖鞋。
至於這塊半透明的塑料膜,在王宇看到他的第一眼時,大腦中已經分析出要用它來做什麽了。
在這種炎熱的環境下,有一塊塑料膜,就等於有了穩定的淡水來源,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蒸發海水,從而獲得淡水。
雖然這種辦法每天收集的淡水可能不足一升,但勝在穩定,想要在荒島上長久生存,不能靠運氣,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將這塊塑料膜小心翼翼的折疊起來,放置好後,王宇笑道
“這塊塑料膜需要小心保管,今後每天的淡水來源,基本就靠它了。”
見直播間的觀眾都在催促他製作石斧,王宇無奈地搖頭苦笑道
“我也很想立即製作一把石斧,但是很多事情並不像想象中那麽容易,製作石斧需要合適的材料,花崗岩,鵝卵石,和石英這三類石頭是首選。
火山岩其實也可以,明天去島嶼的另一邊找水的時候順路看看,如果能找到合適的石頭,那就再好不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