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惹不起也躲不起
其實司馬軍中,參與過河內之戰的並沒有多少人,所以他們對扁箱車,也隻是聞名而沒有眼見,根本就不知道扁箱車陣的厲害。
更何況,此刻他們在逃命途中,慌不擇路,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思考擋在他們前麵的這道車陣究竟是什麽東西,雖然前有阻礙,但司馬軍還是沒有停止,繼續地策馬狂奔,向著扁箱車陣衝去。
扁箱車陣展開之後,防禦寬度達到了原先的三倍有餘,車首車尾連接,宛如一條長龍,橫亙在烏馬河畔。
先登營剛一接到司馬軍撤退的消息,就立刻進行了布署,等到司馬軍撤退到烏馬河畔之時,扁箱車陣早已是嚴陣以待了,馬隆看到司馬軍漫山遍野而來,立刻下令先登營進行攻擊,以阻止司馬軍靠近扁箱車。
亂箭如雨,向著衝過來的司馬軍射了過去,衝在前麵的司馬軍立刻是人仰馬翻,無數人栽倒在地。
混亂的情況下,司馬軍根本沒有組織進攻的能力,隻能是一窩蜂的亂衝亂撞。河內之戰的經驗證明,想要接近扁箱車陣,最為關鍵的就是各兵種協同配合,衝鋒的騎兵必須配備防護麵積足夠大的盾牌,必須在弓箭兵的掩護之下,才有機會以最小的代價衝到扁車箱陣的前麵。
但隻也僅僅是能衝擊到近前,如何突破扁箱車陣的防線,卻是無解的,當初陳泰連續地攻擊了一天,付出了極為慘重的傷亡代價,都始終沒有找到破防的辦法,由此可見扁箱車對於騎兵而言,就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天險。
盡管當初曹亮拋出的這個投石陣破陣的理論讓馬隆一度非常的失落,但馬隆很快又重拾信心,因為曹亮告訴他,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矛,也沒有絕對盾,萬事萬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扁箱車陣在投石車麵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但對付騎兵,卻是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隻要使用條件得當,扁箱車陣還是可以發揮出相當大的作用。
畢竟投石車龐大笨重,移動困難,此前也從未有過在野戰之中應用的先例,司馬軍也未必能時時刻刻配備投石車,尤其是在此番晉中大戰之時,司馬軍出動的都是機動性強的騎兵部隊,這無疑為扁箱車的使用,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沒有投石車的威脅,扁箱車陣幾乎就是無敵的存在,鄧隆接受了這個阻擊的任務之後,自然是信心滿滿。
而烏馬河畔,也是一個最為理想的阻擊地點,先登營一字排開,橫跨近十裏的範圍,一邊是水流湍急的烏馬河,另一邊險峻的山地,司馬軍想要繞過去,就必須要渡河或者是爬山。
做為騎兵,無論是渡河或爬山,都是一件困難無比的事,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但首先要做的就是棄馬,泅渡過河或者翻山越嶺,盡管暫時地可以逃離困境,但沒有了戰馬,逃跑的速度就會大打折扣,此地距離介休還比較遠,想要逃出生天,難度極大。
馬隆算準了司馬軍根本就沒有破防的可能,所以他故意下令先登營的士兵減少放箭的次數,盡可能地將司馬軍引誘到扁箱車陣的前麵,然後再以弓箭和長槍絞殺之。
司馬軍不明就裏,還以為有可趁之機,他們紛紛地一擁而上,向著扁箱車陣衝去,衝到近前才發現,這扁箱車簡直就是堅不可摧的,無論是刀劈斧砍,最多也隻能是砍下一些碎木屑來,根本就無法撼動扁箱畫堅固的車體。
放火的手段也不行,並州軍事先就早拿水把扁箱車給澆透了,整個車體都是濕漉漉的,根本就引不著火,就算把火把扔到上麵,很快就會熄滅了。
司馬軍那個叫絕望啊,眼看著後麵喊殺聲震天,並州軍的騎兵已經一路追殺了過來,而他們卻被擋在了這道固若金湯的木牆前麵,寸步難進。
司馬軍衝到近前,才是先登營收割生命的最佳機會,連弩近距離的施射,對司馬軍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幾百上千的連弩同時發射,形成的一道死亡扇麵,極為的恐怖,司馬軍的人馬成片成片的倒了下去。
不過後麵的依然是人潮如湧,踩踏著前麵的屍體滾滾而來,倒有一種前仆後繼,舍生忘死的奇景。
這前仆後繼倒是真得,舍生忘死倒談不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後麵的並州軍一路掩殺,以近乎驅趕地方式將司馬軍逼向了前方,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也隻能是向前。
而向前已經沒有了出路,數萬人馬雲集在這個狹隘地域,往前也是死,往後也是亡,無數人痛哭啼號,絕望到崩潰。
災難性的一幕終於上演,司馬懿的擔心最終也化為了現實,扁箱車,曹亮果然是動用了扁箱車,這個騎兵的大克星,終於也成為了壓倒司馬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司馬懿此前沒有親眼目睹過扁箱車,但河內之戰的報告的是看過的,陳泰的騎兵遭遇到扁箱車而大敗,這無疑也引起了司馬懿的警覺。
利用車陣來阻礙和遲滯騎兵的進攻,這種手段古以有之,但這最多也是一種輔助的手段,畢竟車輛笨拙而騎兵機動靈活,利用車陣也隻能是消極被動的防禦,至於攻不攻,主動權是掌握在騎兵手中的。
河內之戰時,如果不是陳泰一昧地采用強攻的方式,也不會損失那麽慘重,所以扁箱車陣雖然看起來厲害,但如果騎兵繞著走,不正麵與之交鋒,扁箱車陣自然是無法奈之我何的。
所以司馬懿也沒有認真地去考慮破解扁箱車陣的方法,隻是指示,以後凡於並州軍交戰之時,不與扁箱車強攻硬碰即可,惹不起還躲得起嗎?
但是司馬懿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在特定的地形地理條件下,惹不起也躲不起,曹亮就是在他們撤退的途中,安排了先登營進行攔截,現在司馬軍就是想躲,也無路可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