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新晉太尉
令狐愚送走了桓範之後,立刻修書一封給王淩,這回他不再有任何的猶豫了,落筆如飛,刷刷刷地就寫好了,然後用火漆封好,將一名心腹的家丁叫過來,叮囑他一定要親自送到王淩的手上。
這封信可非同一般,信中提及的事一旦泄露的話,那肯定是殺頭滅族之禍,就算是死了,也會被從棺材裏挖出鞭屍,所以令狐愚派出的是他最為信任的家丁,也曾多次往返於兗州和淮南送過信,對這條路相當的熟絡。
那家丁將信藏好,連夜地離開了兗州,直奔壽春而去。
到了壽春,他便徑直投揚州都督府而去,由於他多次前來王淩府上,自然和王府的那些家丁管事相熟,不過以前他總是將書信交給王家的管事,由王家的管事轉交給王淩,這名家丁多次來到壽春,卻沒有機會看到王淩一麵。
但這回不同,是因為令狐愚的特意叮囑,才要求麵呈王淩的。
王家的管事微感不悅,不過他們還是稟報了王淩,將那家丁帶去見了王淩。
王淩剛剛接受了朝廷的最新任命,就任太尉一職,對於這個天降喜事,王淩並沒有表現出多少的喜悅之色,司馬懿這個老鬼,奸詐得很,誰知道他會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圖謀。
洛陽所發生的一切,其實是王淩最不希望看到的,這麽多年來,他和司馬懿貌合神離,彼此敵對,相互算計,巴不得能鬥垮對方。對於司馬懿成為輔政大臣,王淩一直是耿耿於懷,恨不得可以取而代之。
但洛陽事變卻讓王淩震驚不已,雖然自己算不上是曹爽的嫡係親信,但司馬懿掌握朝廷大權,卻是對王淩最為的不利。
以司馬懿睚眥必報的性格,在對付了曹爽之後,必然要繼續地排除異己,身為司馬懿在朝中最大的對頭的王淩自然會首當其衝地成為被針對的目標。
所以,當洛陽事變的消息傳到淮南的時候,王淩顯得是惶惶不安,打了這麽多年的交道,他是太了解司馬懿了,如果讓司馬懿得勢的話,是絕對不會給敵對的對手任何機會的。
怎麽辦,難道就這麽坐以待斃嗎?苦心經營了這麽多年,王淩當然不肯束手就擒,好歹自己手中還緊握著東南防線的兵馬,再怎麽也有和司馬懿鬥一鬥的本錢,再不濟,以淮南之地投降東吳,至少也能在東吳換個一官半職的。
甚至王淩都可以想到司馬懿對付他的手段,不外乎就是明升暗貶,將他調回京師,如果王淩拒絕應命的話,則會被司馬懿扣上謀反的帽子,發兵討之,如果王淩接受任命回到洛陽,則會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任由司馬懿來宰割。
在淮南,王淩手中好歹有人馬,回到洛陽,他真的就是一無所有了。
果然沒有出乎王淩的預料,就在洛陽事變沒過多久之後,朝廷的聖旨便到了。
宣旨的雖然是皇宮裏派來的宦官,但王淩清楚,聖旨的內容並非是出自天子之手,而全部是司馬懿的意思,隻不過是假借個天子的名頭罷了。
不過既然是加蓋了璽印的聖旨,王淩就得規規矩矩來接旨,當傳旨的宦官念出封王淩為太尉之時,王淩暗暗地冷笑,果然不出所料,司馬懿要動手了!
王淩當然不會束手就擒,乖乖地回洛陽任由司馬懿來宰割,他已經準備好了,一旦司馬懿動手,他就要進行反抗,如果司馬懿敢派兵前來,那他就幹脆獻地投降東吳,借東吳之手,來對付司馬懿。
這是王淩事先早已經規劃好的計劃,但宣旨的宦官最終念出王淩仍舊兼任征東將軍揚州都督的時候,反倒讓王淩為之愕然了。
司馬懿這唱得是那一出啊?
如果司馬懿有心來對付王淩的話,必然會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不管是太尉也好,司徒也罷,隨便給王淩一個三公的職位,捧得高高在上,然後詔令回京任職,等到了京師,一切都不再由王淩做主了。
可太尉的官職是給了,不過王淩原先的職務完全沒有變化,還繼續地擔東南防線的一把手,也就是說王淩雖然當了太尉,但不用到洛陽履職,難道說,還真有這樣的好事?
王淩都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畢竟年紀大了,王淩的耳朵有些背,很有可能是沒聽清楚的緣故,所以王淩接旨之後,特意地看了一遍聖旨。
沒錯呀,聖旨上寫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晉升王淩為太尉,仍舊擔任征東將軍揚州都督。
這無疑就是在王淩原有的地位上,另加了一個三公的顯貴職位,等同於是白送了這麽一個官職。要知道,這個太尉的位子,可是許多在宦海之中沉浮的官吏一輩子都夢寐以求的職位,可僧多粥少,三公的位置總共就那三個,一個蘿卜一個坑,按理說,再怎麽也輪不上王淩啊。
王淩不禁有些迷惑了,司馬懿此舉,究竟有什麽意圖?白白地送王淩一個三公的職位?這顯然是不符合司馬懿的一貫作風。
事出反常即為妖,王淩當然不會相信司馬懿會這麽好心,自己又不是他的心腹,在此次事變之中,又未曾幫上什麽忙,結果多少人望眼欲穿的太尉之職究竟會落到他的頭上,太讓人感到不解了。
其實不光是王淩費解,朝內外許多的人都是大跌眼鏡,原本這個位置是蔣濟的,以蔣濟和司馬懿的關係,別人都不敢有半點非分之想。
不過蔣濟意外身故之後,這空缺出來的太尉之職幾乎成為人從垂涎的目標,許多人明爭暗鬥,互相傾軋,隻為求得這一職務。
可沒想到,在洛陽事變之中為司馬家竭心盡力的這些肱股之臣都沒有輪上,反倒是遠在千裏之外的王淩,成為太尉位子的擁有者。
這讓許多人都看不明白了,司馬懿的葫蘆裏,到底賣得是什麽藥?
這讓許多人,包括王淩在內,是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