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激戰陽平關
曹亮則是對懸掛在城門口上的字產生了很深的興趣,在魏國的各種官方文件之中,此地被稱為陽平關,這一稱呼是延襲漢代的稱呼,雖然此陽平關和漢代的陽平關地理位置並不相同,但就如同是函穀關一樣,漢魏的關城地點不同,但稱謂並沒有改變。
但蜀人卻將其稱為陽安關或者是陽安口,顯然是為了避諱什麽才改得名稱,但究竟是避誰的諱,曹亮就不得而知了,先主是劉備,後主是劉禪,顯然不是他們倆個,曹亮問過幾個降兵,他們也是一頭的霧水,不知道這陽平關究竟為什麽改名為陽安關,反正一直以來大家就是這麽叫的,早已經習慣了。
當然曹亮也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陽平關也罷,陽安關也罷,隻不過是一個名稱代號罷了,實則是沒有任何的意義的。
現在曹亮的任務,就是如何率領七百越騎營,守住陽平關,一直等到魏軍的其他軍隊前來接防。
騎兵的強項可不是守城,但現在是趕鴨子上架,不上也不行啊,剛剛費盡心思得到的陽平關,又如何能這麽輕易就放棄了呢?
所以這一仗,不管有多困難,曹亮都必須要守住陽平關。
石苞性格粗魯,作戰勇猛,而鄧艾則是心思細膩,慮事周詳,有這兩個人輔佐,現在的越騎營的戰鬥力可非是一般,就算守城戰不是越騎營的強項,但做為一支全能型的隊伍,無論是什麽樣的戰鬥,那必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
至於對手是誰,這無疑值得曹亮去期待。
看慣了三國演義,曹亮自然對蜀國的那些名將是如數家珍,不過到了後三國時代,將星凋零,蜀國也是人才匱乏,到最後,出現的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局麵。
當然,曹亮更為期盼的,是友軍的登場,不過現在魏軍離此最近的,也是圍攻漢城的軍隊,雖然說拿下陽平關之後,曹亮已經在第一時間內通知了夏侯玄,要他即刻派兵過來,但一百多裏的路程,可不是說到就到的,還需要曹亮再多等一點時間。
而薑維的動作,則要比魏軍的反應快上半拍,從白水關出發,離陽安關隻有幾十裏的路程,薑維又是輕裝突進,所以隻用了半天的工夫,薑維就已經是抵達了陽安關城下。
陽安關是一座怎麽樣的城池,恐怕薑維心裏比誰都清楚,當年諸葛亮派人修築陽安關的時候,薑維還曾擔任過督造,甚至可以說陽安關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薑維都曾經見過。
這麽一座險要的城池,想要攻克下來,難度是相當的大,除非是采取魏軍此番破關所用的偷襲之計。
但這樣的成功的偷襲幾乎是不可複製的,魏軍已經是偷襲得手,又怎麽可能會讓蜀軍反偷襲回去,所以這樣的情況幾乎是為零的。
現在薑維唯一的指望便是此刻魏軍的援兵並沒有趕到,現在陽安關城中,還隻是昨天攻破城池的那幾百騎兵。
雖然說魏國的騎兵十分的強大,出身於雍涼的薑維對此是了如指掌,但騎兵的強大之處在於野戰,守城的話,那就大材小用了。
所以抵達陽安關城下之後,薑維就連稍事休整的工夫都沒有,直接就下令蜀兵發起了攻城作戰。
此次征戰羌中,基本上是以山地作戰為主,薑維隻能是輕裝簡從,以利於山地作戰,所有大型重型的器械,一件也沒有準備。
就連雲梯,都是薑維在急行軍途中,令人伐路邊的竹子連夜趕製出來的,比較簡陋粗糙,薑維倒沒有那麽細致,這些雲梯都屬於一次性的消耗品,質量上大體過得去就行了。
此刻,那些連夜趕製出來的雲梯被豎了起來,搭到了城牆之上。
薑維下達了攻城的命令,同時也宣布了懸賞令,第一個攻上城的士兵,賞萬金,賞田地百頃,蜀軍之中的羌兵自然當仁不讓地成為了攻城主力。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樣的賞格,對於那些一輩子生活在大山深處過著窮苦生活的羌民而言,這樣的誘惑是無法抵擋的,所以這些羌兵眼睛都紅了,都爭先恐後地衝在最前麵,生怕別人把懸賞給搶走了。
曹亮看到了薑字大旗,不禁是暗暗地一驚,沒想到是薑維親自趕來了,此刻的薑維,不是說前往西部討伐羌人叛亂去了,為何會出現在此處?
可現在的情形讓曹亮根本就顧不上去考慮那些別的,蜀軍那是傾巢而出,發動了蟻附攻城的方式,整個雲梯上都掛滿了蜀兵,還有使用飛爪繩索的,往上一拋,鉤在了城牆上,便順著繩子爬上牆頭。
魏軍事先準備好的大量弓弩都派上了用場,亂箭橫飛,朝著攻城的蜀兵就射了過去。
羌兵的裝備簡陋,最多使用一些刀槍之類的武器,至於鎧甲和盾牌,鮮有裝備。
沒有了鎧甲和盾牌的防護,這些羌兵的傷亡自然要大得多,任何一支羽箭,都可能輕易地結束他們的性命,更何況這種萬箭齊發的情況下,羌兵們的傷亡多一些,也是極為正常的。
顯然薑維對這些羌兵的生死並不是太在乎,召募起來這些羌兵並不太難,隻需要有糧有餉就行了。
不過在巨大的傷亡麵前,這些羌兵個個則是不知道什麽叫畏懼,似乎別人的生死與他們並沒有什麽關係,他們眼中,隻有那巨額的懸賞,都急盼著能第一個踏上陽安關的城頭,其他的一概不管不顧。
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呈現出激烈的狀況,知道魏軍守城的人數有限,薑維一次性地就押了上千的人馬,就是準備用人海戰術來堆,你箭術再高明,一箭也隻能射死一個吧,現在蜀軍攻城的人數可是魏軍守軍的數倍,薑維希望用這種方式,可以很快地攻破陽安關的城頭。
曹亮則是將所有能調動的一切力量都調到了城牆上,全力以赴地戰鬥著,力保關城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