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隻是開始
獵手星的失守震驚人類世界,自打人類進入星際時代,就從沒遇上過如此強悍的對手,更沒有哪一次被敵人逼到這個份兒上。
北都即刻下達總動員令,宣布獵戶臂近端進入戰爭狀態,星際艦隊第二、第三集團軍全麵備戰,獵戶臂遠賭第四、第四集團軍全力支持,就連遠在英仙臂的第五集團軍,都接到了動員命令。
以目前的戰爭規模來,北都完全沒必要下達總動員令,但一來這一次的敵人非同尋常,科技水平遠超想象,不多動員點艦隊,委實沒有戰勝敵饒把握;二來人類的艦隊雖然不少,但七大艦隊分別鎮守七大星域,看似戰艦眾多,可分散到各自的駐地之後,駐守每一個星係的戰艦並沒有想象中那麽許多。
動員的第一步,就是把分散的艦隊集中起來,進行全麵的合成演練。
第二步,則是動員預備役,啟用已經封存的老舊戰艦,成為主力艦隊的有力補充……嗯,這一步按用不太上,可人類幾大艦隊達過分散,援軍必須先跨越數千甚至上萬光年的遙遠路程,才能抵達戰區,單單耗費的時間,就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
不動員預備役,怎麽擋住敵人?
而且老舊戰艦也沒想象中那麽不堪,每一艘封存的戰艦,都要定期檢測,確保戰艦隨時都能重新啟用。
另外,艦上的武器裝備早在封存的時候就已經拆卸一空,不是為了廢物利用,而是空出位置,等啟用的時候重新安裝更符合時代的新型武器裝備。
早在母星時代,模塊化就已經是深入人心的設計概念,星際時代,模塊化更是無處不在,不管什麽型號的戰艦,都可以迅速拆解成數個不同的模塊,隻要將需要更換的模塊換上去,就是一艘新的戰艦。
正因為這樣的設計理念,許多老舊戰艦在更換了落後的係統後煥發了新的青春,成為不比現役戰艦差到哪兒去的強大作戰力量。
但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時間,因為在獵手星大撤退之前,沒人認為獵手星會陷於敵手,而獵手星失陷之後,原本通往人馬臂的橋頭堡,瞬間變成敵人進入獵戶臂的踏板。
獵手星域的其他行星雖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可是連第七艦隊主力都不得不撤退,各行星的抵抗又能起到什麽作用?
結果到了最後,所有的抵抗都隻是為撤離爭取時間。
人類從來沒進行過規模如此龐大的撤離行動,雖然獵戶臂遠端不是人類的核心星域,但也屬於比較繁華的區域,每一次撤離,少則十多億,多則幾十億,滿的飛船幾乎擠爆星係!
不僅軍方的飛船戰艦全部動員起來,民間的各種飛船也都被動員起來,在共同的敵人麵前,人類展現出空前的團結,每當敵軍臨近一個星係,就會有數不清的飛船誌願前往,將所有民眾全部撤出,甚至將行星表麵的所有設施全部摧毀,不給敵人留下任何一點有用的東西。
被迫撤離的民眾目睹家園被毀,心情之悲憤可想而知,可在敵饒鐵蹄麵前,悲憤無濟於事,隻有奮起抵抗,才是唯一的出路。
一時間,參軍潮席卷獵戶臂近端,特別是失去家園的民眾,盡管安置他們的行星提供了就有的待遇,可廣大青年甚至中年個個踴躍參軍,願為奪回家園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軍方急需的技術兵種,甚至就是退役軍人,隻需要簡單的培訓就能立即上崗。
大批戰艦重新啟用,大批人員快速到位,第三集團軍的整體實力好似吹氣球一樣迅速膨脹。
根據敵軍的方向和速度,北都參謀總部製定了一係列的對敵計劃,第三集團軍大部、第二集團軍一部,以及第七集團軍殘部均投入該計劃,針對敵軍進行了一係列襲擾引誘,而人類艦隊的主力,則集中到鵝座X-1,二十二萬艘各型主力艦分散隱蔽,等待敵饒到來。
前後耗時四年零六個月,人類終於將敵軍主力引至鵝座X-1,艦隊背靠黑洞列陣迎敵,至此,持續時間長達六十餘年的第一次黑洞戰役拉開帷幕。
戰役不止是雙方主力的對決,敵我雙方的實力都非常強大,不管哪一方,都沒有一口吃掉對方的把握。
為奪取戰場優勢,雙方投入大量兵力潛入敵後,實施大範圍的破襲作戰,敵軍越過鵝座X-1一千餘光年,對人類後方的殖民星造成極大威脅,第二艦隊不得不抽出大量兵力圍追堵截,無形中大幅度削弱支援前方的力量。
人類可不是吃了虧不還手的性子,對敵後的打擊行動比對方還要誇張,深入一千多光年根本不是事兒,兩三千光年稀鬆平常,五千多光年半點不稀奇,甚至還秘密組建一支遠征艦隊,悄悄越過戰線進入人馬星域,在得到各個秘密基地的支援之後,遠征軍長驅直入衝進核球,隻要找到敵饒行星,就立刻以最狂暴的手段予以摧毀。
函?那隻是常規。
行星?見效太慢。
空間武器和各種環境武器,才是艦隊的殺手鐧。
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敵人打進了人類星域腹地,那麽人類也沒必要跟敵人客氣,要不是核球實在太遠,大艦隊遠征確實有困難,搞不好就直接派它幾萬艘戰艦,將戰火燒開進核球。
這一手確實出乎敵饒意料,別看敵人進攻的力度如此之強,但人類也不是可以隨便拿捏的軟柿子,為了達到一舉消滅人類的目的,敵人將絕大多數戰艦抽調至前方參與作戰,以至於後方極度空虛。
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居然會有一支人類艦隊跨越一萬多光年的漫長旅程,將他們的老巢掀了個底掉。
慘重的損失令敵人暴怒不已,一邊調兵遣將圍剿核球中的人類艦隊,一邊加緊攻勢,準備在主戰場上扳回一局。
隻是他們並沒有想到,這還隻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