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新皇登基, 滿朝文武吵鬧如故。皇帝頭一回上朝便知道了皇帝和王爺有何兩樣。要他做主之事實在太多,且聽著樣樣要緊。跟前幕僚亦沒經驗,好在太上皇留下的內閣大學士個個頂事。雖明知道他們不過替老皇帝看場子, 新皇帝竟樂得撒手。
薛蟠剛回京便收到夏婆婆消息, 讓他到魏家探親戚去。和尚老實上門。王熙鸞依然是個小嬌妻, 兩口子出來見客還手拉手, 娘家表哥甚欣慰。說了會子話, 老太爺想見見不明法師。薛蟠跟著長隨七拐八彎走到魏三太爺靜修的偏僻院子。長隨打起門簾, 裏頭赫然坐著三個人。正中間的便是先錦衣衛指揮使魏德遠, 夏婆婆在右、左邊那老頭大概是魏三太爺。薛蟠合十誦佛。
夏婆婆未曾開口先歎氣:“我錯了。”
薛蟠一愣:“哪兒錯了?”
“當年老聖人讓康王上位, 並非沒有緣故。”
“額,端王……皇帝怎麽了?”
魏德遠道:“嫌做正經皇帝煩。”
薛蟠僵了僵。“交給會做得也行啊。”
夏婆婆再歎:“你可還記得我曾說, 端王也挺好騙?”
“記得。”薛蟠望天, “貧僧大概猜出怎麽回事了, 您老辛苦。世間的騙子永遠比你想象中專業, 且延綿不絕。早先端王身邊的騙子數量和質量都有限。”
“肆無忌憚。”夏婆婆皺眉, “這才幾日?他跟前得用的太監都……”
“拆屋子永遠比修屋子容易。”薛蟠假笑道, “說來說去, 沒有威懾得住的人物。老爺子, 元清老牛鼻……老神仙怎麽看。”
魏德遠道:“她不得閑搭理朝堂,忙著尋老聖人。”
薛蟠想了半日:“貧僧不才,暫有兩策。其一,不辭辛勞搜查出每一位進讒言的太監身後都是誰在打算盤, 錦衣衛和大內高手聯手予以重警,比如在床頭放匕首什麽的。先壓下去這一波再說。”
魏德遠點頭:“可行。其二?”
“煩勞世子……太子陪貧僧同見杜禹老大人, 越快越好。”
昔日的端王府改成太子府。夏婆婆依然在府中住著, 薛蟠跟過去。用畢晚飯, 太子請不明法師。薛蟠一瞧,他穿了身半舊的儒袍,含笑道:“太子殿下,腰帶換條貴的。”太子依言更換。二人直奔杜府。
杜禹聽聞不明法師帶了位年輕儒生求見,還當他想舉薦人才。因老頭對小和尚印象極好,喝著茶笑眯眯讓請入書房。及見來人,嚇了一跳。剛要跪拜,太子忙上前攔住道:“老大人,此乃微服出行,無須正禮。”遂落座。
薛蟠率先道:“老大人,皇帝看朝政無趣這件事,大夥兒措手不及,連他自己都沒想到。”
杜禹詫然:“這麽快便已察覺?”
薛蟠聳肩:“五六天了,再不察該被小人鑽空子了。”
杜禹隨手一指書案:“筆筒旁那摞折子有二十來本,你搬給太子。”
“遵命。”
太子接過東西一瞧,眼珠子都掉了。全是勸說皇帝大修皇宮皇陵的。“這……”
薛蟠陪著瞧了幾眼:“今兒下午貧僧聽夏婆婆說,多名太監被人買通。內閣大員將這些折子扣下,轉頭太監們進個讒言,豈止天下大亂。”
太子猶不敢信:“何至於此!”
“貧僧跟太子說件瑣事。騙子這行當,最初需用一些特別蠢的謊話見人就說,目的是篩選出最好騙的目標。喏,一整摞拿來試探今上底線。所以上折子的都是各方小角色,被宰了也無礙。杜大人,上回咱們說請劉統勳大人去治水,怕是不能了。求老大人相助,讓老劉即刻入閣。”
杜禹又詫然,看了他半日:“好你個小和尚。”捋捋胡須,“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閣中少不得添個人。”
薛蟠接口道:“劉統勳大人年富力強,從來不遮掩自己的性情。相當於詔告天下,新君看重的是他這個款型。想攛掇修鹿台的都滾蛋。”
“這主意是誰想出來的?”
薛蟠張了張口沒出聲。
杜禹正色道:“此人豈止明白,實乃大慧,朝廷當重用。”
薛蟠癟癟嘴:“劉統勳這個名字,貧僧自己薦的。”從史料裏摘出。
杜禹是他能糊弄的麽?“擇正派能臣即刻入閣,誰的主意?”
“挺久以前,貧僧……聽人議論朝事,那位……舉例,碰巧對應上了今日情形。”
太子道:“你休要支支吾吾的。隻說是誰。”
薛蟠當然不能說林黛玉!尋常這種鍋該林海背,可林海乃先帝忠良、尚在悲痛之中。那隻好——“明徽郡主。”
杜禹和太子都愣了。半晌,杜禹拍案跌足:“惜哉!郡主若身為男兒,少不得一代賢王。”思忖片刻,“林海大人當入京。”
薛蟠擺擺手:“先帝屍骨未寒,給老頭點時間緩緩。慶王其實是讓今上領兵逼死的,算替先帝報了仇。林皖先生不妨調回來。”端王係認定林皖是自己人,太子點頭。
薛蟠見過老杜才知道,嵇曾筠已經七十多歲、十幾年前受義忠親王牽連丟官回鄉。三人商議給他去信、讓舉薦治河人選。
閣老多上了年紀。有兩位屬既貪且能之輩,杜禹想趁機將其踢走。既然補入了劉統勳,他眯著眼問小和尚可還有舉薦。這個坑本來該讓端王係官員填上的。薛蟠橫豎一直經營自己不通朝政人設,直愣愣推了梁廷瑞。乃道:“明徽郡主說,新君當提拔重用一位先帝的人。不拘來曆用人才,方能治當下黨爭。”這話是林妹妹說的。“先帝看人眼光很好。比起戴青鬆、吳遜等,梁大人還沒來得及冒頭。且是當科主考官,提拔他就相當於給剛步入官場的進士們吃下定心丸。”
太子主見不強,聽著有理便沒反對。杜禹自然以為他們事先商議過,亦頗讚成梁廷瑞本人,捋著胡須直笑。
雖隻半個時辰,太子在老杜跟前狠狠刷了道存在感。回府後問和尚為何要換腰帶,和尚隻說些迷信運勢——其實他是胡弄玄虛。
新皇帝有兩項好處,行事撇脫、不多疑。聞聽太子和夏婆婆一番話,沒多考慮張口答應。次日兩道聖旨當空砸下,劉統勳、梁廷瑞封內閣大學士。
杜禹整個兒懵了!依著慣例,這事兒少說得磨蹭三四個月,他都沒來得及跟劉統勳打招呼。不禁擊掌:“陛下真真雷厲風行。”旁人看他一副早就知道的模樣,被踢走的兩位又是他素日瞧不順眼的,紛紛側目:曆任三朝天子,杜老大人愈發穩固。
夏婆婆也懵了,急忙喊薛蟠過去。她也沒料到皇帝動作這麽快,正琢磨著怎麽跟端王係官員解釋呢。
薛蟠純粹是推舉自己人,哪裏想過這麽多?摸摸下巴,問他們本以為會提拔誰;夏婆婆說兵部白尚書。薛蟠微笑道:“請白大人忍著點,就說這是做給懷揣虎符、隱身京城的太上皇看的。要不調他去刑部如何?增加履曆。”
夏婆婆歎氣:“刑部尚書高昉的長媳是二王妃親姐姐。”
“但這個人替王侯公卿做了多年惡犬,乃朝堂毒瘤。”薛蟠皺眉,“刑部唯有換頭目方能重新整頓。不如去綠林中懸賞。”
夏婆婆眼神一動,她還真沒想過這種法子。半晌道:“你且試試,做幹淨些。”
薛蟠擠擠眼:“哪能是貧僧自己做。”
十三大哥做啊!
忠順王府的機密護衛,各種手段皆上乘。太.祖爺自然料不到,棋子會有脫手飛出去的一日。
皇帝下旨動內閣當晚,大臣們走街串巷直至深夜。高昉大人閉門謝客。旁人皆當他高深莫測,其實他隻是……真的什麽都不知道!高大奶奶已去過妹子家。二王妃兩口子昨日拜訪賈赦,弄了套文稿來瞧,壓根沒過問朝局。
高昉對著燈燭沉思至深夜,依然毫無頭緒。一時奴才捧上新茶來。高尚書吃了幾口,倦意驟起,就在書房和衣而臥。趁他熟睡之機,有條黑影往他口中灌了小半葫蘆不知什麽東西,又灌上兩盞茶清口。
第二天清晨,長隨來喊老爺上衙,赫然發覺主子昏迷不醒。太醫趕來查看,竟看不出緣故,隻道高尚書夜裏貪涼著了風寒。
夏婆婆忙問薛蟠怎麽回事。薛蟠茫然:“啊?貧僧還沒來得及動手呢,準備今天開始查高昉得罪過什麽小人。”夏婆婆拍案:“天助我也!”遂悄悄告訴白尚書,老高是嗯那個你懂的,橫豎你預備著去刑部上任便好,別人陛下不放心。老白果然被誤導,當皇帝派自己整頓刑部、升官自有時日。雖仍含怨忿,既得畫餅、比起先頭已舒坦幾分。
當日下午,皇帝又下了道要緊聖旨,替義忠親王平反。此旨的目的是方便把嵇曾筠之子調出來治河。和尚直齜牙:這行動力,秒殺本朝全部皇帝。
看京城人事達到最佳成效,薛蟠便跟夏婆婆重提想要個專門負責賑災的小官。夏婆婆和太子又聯手去見皇帝,掰扯了一大堆。隨即太監傳聖旨,給了金陵法師不明一枚戶部郎中官印。薛蟠掂量幾下,忽然發現自己比親姨父賈政官兒還大。
送走太監,夏婆婆笑盈盈道:“小和尚,聖上還有件東西賜給你。”
“阿彌陀佛。”薛蟠合十行禮。“謝萬歲。”夏婆婆從懷內取出了個物件。薛蟠眼睛一下子直了:金牌,如朕親臨。“這……”還真挺感動的。薛蟠對端王本屬虛情假意,人家竟給了最高信任。“貧僧必竭力救助每一位災民,不負聖恩。”
因盤算著該走了,薛蟠這才到榮國府去溜達一趟,假裝自己剛來。賈政當他查賬,遂詢問兒女在江南如何。薛蟠張口便說寶玉準備下場考試。
賈政忽想起一位同僚。他曾得罪過此人;人家非但寬宏大量不計較,還與他愈發親密。此公前日告訴賈政,自家有門路、可以幫忙送探春入太子府。
薛蟠望天,半晌才說:“如今的太子和江都親王是兩回事,極聽太子妃的。”
賈政道:“太子妃賢德。”
“跟賢德不賢德沒關係。太子妃相中了哪位小姐,自然會招募進府;而不是旁人削尖腦袋把女兒送進去。進了飯館,您想吃什麽菜隻管點,而不是店家自顧自排一桌子。姨父,您得罪了他、他居然對您很好,鐵定有坑給您跳啊!再說太子又不喜歡探春那種。”
“你知道太子喜歡何種女人?”
“哦,托林皖大哥的福,前幾天剛陪太子拜見了杜禹老大人。噓——”薛蟠使眼色,“機密,莫給外人知道。”
賈政狂喜:“竟有如此機緣!”他不清楚因果,隻當薛蟠是仗著自家大女婿蹭上太子的。來日女婿立功回朝,老丈人少不得跟著升官。這才歇了那心思。
薛蟠知道小人難防,賈政也對付不了小人。恐怕他拖後腿,多留會子、去查那位“同僚”。
因耽誤了這兩日,哥譚客棧送來消息:有位美女不惜重金打聽一封信。
來人正是長安錦衣衛的柳娘子。她收到匿名信,說明先頭的雲大奶奶死因。遂急跟上峰告假,快馬急奔入京——送信之人乃哥譚客棧夥計。
薛蟠喬裝改扮溜到客棧,從後頭覷過去。送信夥計正跟柳娘子打著手勢解釋呢:我們真不知道甲方是誰、我們隻拿錢做事。柳娘子非要人家回想甲方模樣。薛蟠眼珠子一轉,取兩張便簽紙寫了些東西,折疊成千紙鶴,讓夥計送過去。
柳娘子拆開紙鶴一看,第一張上讓她去僻靜處看、看完即毀。她幹脆要了間靜室並茶爐子,關上門看第二張。紙上說:雲光大人常年掌握太上皇私兵,直至其進京前皆為絕密。先雲大奶奶偶然得知。雖立誓不敢透露半個字,終究沒人肯許她再活著。殺她的同僚,自己也因偶然知道了另一件機密,於今年五月被貴衙門滅口。卑職替他道個歉,他也是執行命令。柳大人當作天理循報,心中能好受些。終究隻湊巧罷了。
柳娘子渾身冰涼。這種事當然多了去,她自己都幹過數回。死的是陌生人與死的是恩人姐妹,全然兩樣。依著這兩張紙又可知,寫信之人與凶手同在一個衙門,並非錦衣衛。且他們知道自己的官職,也知道自己查了先雲大奶奶許久。
錦衣衛監察百官,又不知被什麽人監察著。
霎時隻覺頭暈目眩。柳娘子強撐著將兩張紙燒成灰燼,伏案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