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東京華夢錄 第79章 趕盡殺絕(下)
冬日暖陽高懸中天,照射著汴京城東郊一座小土丘。此時,這原本少有人跡的土丘上下卻圍了百十名官兵公差,他們正是開封府下的人馬,為首者正是府衙通判薛遠朋。
在土丘上,一片泥地已被人挖開,刨出一個兩三丈見方的大坑來,而圍在坑旁的這些人臉色都有些發白,薛通判更是麵沉似水。隻因在那土坑裏赫然埋了有七八具的屍骸,簡直觸目驚心。
其實何止是他們,就是因為知道有這一結果的孫途,此時也心情沉重,隻要是個正常人,在看到這許多枉死之人的骸骨後,都會感到悲涼與憤恨的。
在後世某些人看來,大宋是文人盛世,是無數人所向往的開明世界,穿越到此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可事實卻遠非如此,或許大宋確實繁華,文人地位也遠比其他幾朝要高得多,但這些好處卻隻是屬於士大夫們的,對真正的底層百姓來說,他們的日子照樣艱難,甚至可以說是朝不保夕。
當初孫途在鄆城縣的遭遇就足以說明一切,今日被埋在這荒山上的無辜死難者的屍體則更是血淋淋地展露出了大宋朝真實而醜陋的麵目。他相信,這隻是冰山一角而已,在汴京城,在整個天下,有多少冤魂被人深埋而不得伸張,可他又能為這些人做什麽呢?
在沉默了半晌後,孫途才看向薛遠朋:“薛通判,這回可算是罪證確鑿了吧?”
就在不久前,開封府衙二堂,當薛遠朋拋出可有證據來為被告的張秉蒼開脫時,孫途便把一直站在人群後頭的張檢給推了出去,然後讓其將知道的一切都說出來。
在一番掙紮後,張檢終於還是如實招認:“我家老爺這幾年確實處置了一些府中不這麽聽話的奴仆……”
“張檢,你身為張家奴仆如此舉告家主可知道這是以下犯上的重罪嗎?”薛遠朋心下一凜,突然出言提醒了對方一句。
可此時的張檢早已沒有了退路,即便知道這回自己必受牽連,也隻能繼續道:“小的知道,可此事畢竟關係到數條人命,小人不得不為他們討還一個公道。”
“口說無憑,本官不可能因為你的一麵之詞就認定張秉蒼他確實害了人命。”
“小的還有確鑿的物證。”張檢立刻回話道:“數月前,我家公子曾讓我把一個在牛樓酒店醉酒而死的外地客商的屍體給偷偷送出城去掩埋起來。而小的在那裏還發現了其他被埋之人的屍骸。”
“什麽?那是哪裏?”這一回薛遠朋是不好再維護張秉蒼了,當下就正色急聲催問道。張檢略作遲疑,才澀聲道:“在東郊一座荒廢多年的小土丘上……”
孫途麵色冷峻地聽著他二人的對答,心中也自感慨不已。其實他本來隻是想借對付張家來獲取童貫的重視罷了,從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的意思。可是在隨後的暗查中,他卻漸漸發掘出了張家背地裏所幹下的此等草菅人命的勾當。
直到這時,他才知道那道貌岸然的戶部郎中完全就是個冷血的衣冠禽獸!這自然就堅定了他欲鏟除此獠,為無辜受害者平冤複仇的念頭。如此,才有了他之後一係列的布局和算計,不但斷送了張秉蒼的前程和兩個兒子的性命,還欲把他也送入開封府的大牢中去。
既然張檢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薛遠朋自然不好再維護張秉蒼這個舊日同僚了。別說孫途背後還有個童貫,光是剛才那些苦主大張旗鼓地在府衙外頭敲擊鳴冤鼓的舉動,已經足夠惹人注意,不是他能掩蓋下去的了。
於是,在一番權衡後,薛通判便點了人馬,帶了孫途和張檢直奔東郊,並在後者的指點下,挖到了這一地的屍骸。
此時,聽到孫途的詢問,薛通判的臉色越發的陰沉起來,但還是點頭道:“不錯,這回確實是罪證確鑿。不但有了人證,還有物證。來人,把這些屍骸請出來,都帶回府衙讓那些苦主辨認。”
不過這一做法明顯是有些多餘的,因為這坑中屍骸多半都已成了白骨,就是最新的一具也已腐爛不堪根本辨認不出其容貌來了。當薛遠朋帶了人把屍骸送到府衙二堂讓眾苦主辨認時,他們隻是哭作一團,聲聲喊冤,卻是這麽都認不出哪具屍體是自己的兒女妻子了。
有鑒於此,便有下麵的吏員偷偷進言:“通判,此事還有轉圜餘地,這些人的身份都未定呢,又這麽能一口咬定了便是張家家奴?而且,那張檢可更為可疑,不如……”這是要讓張檢當個替罪羊了。
雖然薛遠朋也不齒張秉蒼所為,但畢竟同朝為官,其又是被童貫的人所針對,讓他有了相助之心,便欲接受這一說法。可就在這時,孫途又出來攪局了,似乎是早猜到了對方會有此一說,他又道:“薛通判,事到如今還不快些派人去把主謀凶犯捉拿歸案嗎?”
“此案依然有些疑點需要解決,你如何就能斷言這些人一定與張家有關?”
“很簡單,因為那土丘乃是張家的產業。”孫途迅速回話:“這一點隻要薛通判一查便可知道。而張家為何會多年來一直留了這麽一座土丘卻不作他用,更沒有將之賣了的意思,其中緣由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這一回,連最後一點能為張秉蒼開脫的後路都被堵死了,薛遠朋隻能黑了張臉下令:“來人,你們帶上人手這就去張家,把張秉蒼和家中一眾管事全部拿來府衙查問。”
直到聽到一聲號令,孫途才終於鬆了口氣,隻要人被拿進開封府,在如此確鑿的人證物證麵前,張秉蒼一定再難有脫罪的可能。而那些苦主原告們,則是再度大放悲聲,同時又全都跪地叩首,直呼薛遠朋為青天。
東京城裏就沒有不透風的牆,隻兩三日間,張秉蒼因罪被開封府捉拿的消息便在朝野間傳揚開來。
本來張家就因為之前的離奇案件而深受大家的關注,現在又出了如此駭人聽聞的人命大案,自然更是被許多人不斷議論。一時間,本來還對其有些同情意味的風評立刻就變成了一麵倒的唾罵與討伐,就是朝中同僚,對此也不敢犯了眾怒而為其聲辯,反倒要上疏彈劾,請天子嚴懲此等凶徒。
而作為主導這一切,揭開張家醜惡嘴臉的舉告者孫途,也再次進入到了許多人的眼簾中,在知道其與童貫間的一些聯係後,朝中官員就很容易把這一係列的事情往張秉蒼和童貫的矛盾上想,在對這名天子寵臣心生忌憚的同時,也對孫途這個布衣生出了嫌惡之心來。
當然,這些隻是朝廷官員對他的看法,在民間,孫途的名聲卻是大好,因為這次他為百姓主持了公道,在他們看來他就是一個急公好義的真豪傑。
外界的種種看法此時已經影響不到孫途,他在徹底將張家一事解決後,便重新過起了之前有些枯燥的練字習武的生活,畢竟離著關係到自身前程的射試殿廷已經不遠,在看到那些百姓的悲慘結果後,他是越發迫切地想要改變白丁的身份了。
不過就在過年前幾日,在大家都以為張秉蒼一案怎麽也得被拖到年後才有定論時,一個消息突然就傳了出來,嫌犯張秉蒼居然在牢中以自己的腰帶懸梁自盡了!
對此結果,許多百姓聞知後隻是拍手稱快,認為他這是咎由自取,連孫途在剛聽說此事時也認為這算善惡有報。但在冷靜下來細想後,他又品出了其中更深層次的問題來。
恐怕張秉蒼之死另藏玄機哪——因為他死得太快了些,如今案子還沒完全審結,他這一死不就是直接把罪名給認下來了嗎?此人在官場中多年,心理素質怎麽可能這麽差,隻過了幾次堂審就會畏罪自盡?
而且,以如今朝廷對士大夫的優容,即便真查明了一切,他也未必一定要死。畢竟死的隻是一些奴仆而已,在那些人上人眼中,他們的性命根本算不得什麽,即便礙於民意,最多也就將其發配邊遠而已,所以張秉蒼完全沒到必死的絕境呢,他為何要自殺?
唯一的解釋,就隻有是有人希望他死了。恐怕是這次的案情深查下去會引來其他更加可怕的問題,會牽連到某些人的利益,才會有人在暗中出麵,或直接殺掉,或間接逼迫著張秉蒼一死了之。
想到這一層的孫途再沒有了之前的欣然,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考。這個大宋朝廷的黑暗可遠比他所想的更加可怕,今後行事可得更加小心才行哪!
&&&&&
周一啦,求推薦票票,求收藏,要是有月票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