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能人
重慶黃山。通過了戒備森嚴的警衛。灰心喪氣的陳誠在一位身穿灰色長衫的人的引領下。走進了蔣委員長的官邸。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應該算是古時候的皇宮。
可是這裡的布置竟一點也不象皇宮。甚至連一般富足人家的布置也夠不上。這座樓里的房間都是空空蕩蕩的。沒有鮮花。沒有圖畫。沒有掛軸。牆上也沒有裝飾布。更見不到名貴的擺設和古玩之類的東西。
來到了最後的一個大房間后。蔣委員長。中國大元帥。蔣介石一身黃嘰軍裝站在辦公桌前。沒扎武裝帶。也沒佩戴徽章、勳章和綬帶之類的飾物。甚至他腳上還穿著一雙中國的傳統老式黑布便鞋。據說這種黑布鞋雖然看上去不太考究。但穿上後腳卻十分舒服。
「辭修。進來。」蔣介石輕輕對陳誠點了點頭。並用右手指了指房間里的一張長沙發。
陳誠輕輕地走過去。又輕輕地坐下來。房間里過於安靜的氣氛令他有些不太舒服。好半天他才低沉的說道:「委員長。我有負您的重託。丟失宜昌。罪責匪淺。」
宜昌要地的失守。是八年抗戰中。蔣介石感到危機最大的一次重慶朝野上下。輿論一致譴責宜昌保衛戰的指揮官陳誠。使這位蔣介石的重臣的赫赫威名一落千丈。他不僅受到國民黨內、軍內和政府內一些要人的圍攻。民眾對此也非常氣憤。在當時的國民參政會上。有人公開散布「不殺陳誠不足以謝國人」的言論。
但陳誠認為宜昌失守的原因。與李宗仁在關鍵時刻判斷失誤。抽調江防軍主力北上有直接關係。他陳某隻是在戰役中途臨危上陣。當時敗局已定。決非他陳某過錯。宜昌失守。他陳某實為代人受過。招來恥辱。但他覺得自己有口難辯。負辱回到重慶。自知丟失國府都門罪責匪淺。便哭喪著臉前去見蔣介石。請求處分。
蔣介石好言相慰道:「宜昌守不住。早已在我意料之中。當時五戰區的情況就那樣兒。我是因為沒辦法了才叫你去抵擋一陣子的。對此。你不必過疚。」
蔣介石有一句口頭禪叫「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中正說的是他自己。而這個辭修。指的是國民黨高級將領陳誠。一般來說。蔣介石提拔人的時候有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是重用黃埔系出身的軍人。因為蔣是靠黃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鄉;三是重用對蔣介石個人十分忠誠的人。陳誠是三者兼備。此外。他還是蔣介石的乾女婿。所以深得恩寵。
陳誠對蔣介石的明斷感到敬服。對李宗仁不主動承認自己責任。一直悶著不吭聲。聽憑輿論對他陳某的攻擊。而對李心懷不滿。但他沒有說出來。而是從兜里拿出一份報告。雙手遞給蔣介石。說道:「職部請求戴罪立功。請委員長批准。」
蔣介石拿過報告看了一遍。眼前一亮。點頭道:「成立第六戰區。扼守宜昌以上的長江三峽段。使之成為拱衛陪都的天然屏障。很好。這個建議很好。」
「卑職不敢居功。這是出於別人的指點。」陳誠謙虛道:「委員長對華北敵後的二路軍應該有所耳聞。建議是由軍統方面轉到軍委會的。您看。這是全部的文稿。」
………反攻宜昌。至少在目前狀況下是無能為力的。李宗仁長官的第五戰區部隊。被日軍緊緊擠壓在鄂西北偏僻山區。已不便於顧及和指揮宜昌這個缺口了;南岸。薛岳將軍的第九戰區主力被遠遠甩到了側后。因而對江南鄂西地區和湘西地區的防務。亦是鞭長莫及。以宜昌為中心。北起鍾祥。西迤常德。形成了一個數百里的空間。一個混亂複雜而薄弱的結合部。宜昌以上的長江三峽段。成為拱衛重慶的天然屏障。若宜昌之敵繼續西犯。突破三峽天險。則重慶自然不保。若再失去重慶。國民政府就再無立錐之地………新建立之第六戰區。負責拱衛重慶門戶。這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關係到民族存亡的大事………日軍若從長江方面進攻重慶。江北。有縱橫數百里的巫山和神農架原始林區擋道。因此。敵使用大兵團從江北進攻的可能性極微。從宜昌向西仰攻三峽天險。亦可能不大。江南的川湘鄂三省相銜接的邊境地區。大多為丘陵、山嶽地帶。湖南的常德、沅陵、辰溪經四川的黔江、彭水、涪陵。有公路與重慶相通;湖北的巴東、恩施、宣恩、咸豐亦有公路通四川的黔江。而達重慶;宜昌南岸的安安廟經木橋、野三關到恩施、建始。有一條人行大道入川。直抵重慶。這些公路和大道。便於大部隊運動。因此。日軍若攻重慶。最大可能是從江南而來,國軍的防禦重心應放在江南,指揮部也應置於鄂西恩施為宜………卑職淺見。當此倭寇已緊逼陪都大門之時。奉上僅供參考。
蔣介石很吃驚。身處華北敵後。依據地圖。就能將宜昌附近的敵我形勢判斷得如此清晰明了。而且提出了目前看來最可靠、最切合實際的方略。這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中國還是有能人的。」陳誠在旁慨嘆道:「二路軍孤軍奮戰。艱苦卓絕。若是沒有高人在後指點。余飈勇則勇矣。卻不能成事。宜昌是在我手上失掉的。理應由我去守。」陳誠這番話表示出他的決心。要知道若成立第六戰區。則是責任重大、特殊的。若守不住這大門。作為司令長官被殺頭事小。背上個亡國之罪而遺臭萬年卻使人望而卻步。
蔣介石猶豫了一下。委婉的說道:「辭修。你任軍委會政治部部長和三青團書記長等要職。放到戰區。太委屈了。」
「卑職願辭去所兼各職。決心去第六戰區戴罪守門戶。併發誓擋住日軍。若陪都有失。願將自己頭顱擲地。」陳誠堅定異常的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