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李家村
李家村的打穀場上,一派豐收景象。這本來應該是庄稼人高興的事情,可如今,地主老財的租子一分不少的要交,皇軍的捐糧更是差不得分毫,每個長短工都盤算著,唉聲嘆氣,這恐怕象往年那樣的糠秕谷渣也吃不上了。
太陽快落山了,穀場上,三架虎頭扇車一齊開著,忽隆隆響個不停,象是風卷黃沙一樣,霧罩藍天。
場邊四角都已乾淨利擻,場上谷堆如山,上邊還插了好幾張大木杴。長短工們都放下了手裡的活計,蹲在地上抽煙歇息,等著李大鴻來起場。
按照老規矩,起場裝糧,總得主家掌柜到場,燒香揭紙以後,親自往口袋裡裝上三斗,這才轉手交給別人。這裡頭是有講究的,谷為五穀之首,歸五穀神掌管。既然要和神打交道,除了財主這樣有福之人,其他人是不配的。財主財主,錢糧之主,經手錢糧必定有福。錢糧一經他們的手,少的也能變多,大的還能下小的。
過了一會兒,村長兼維持會長李大鴻來了,手捧著香盤供獻,身後跟著四個身背大槍的維持會團丁。李大鴻威嚴的掃視了一下周圍,然後裝模作樣的對著大谷堆燒上香磕頭,起身拿起大斗開始起糧。
三柱香,三叩頭,一燒紙,李大鴻便把春夏秋冬,風雨寒暑,長工們一年四季的血汗勞累換來的豐收年,結算交代清楚了,其心不可畏不毒辣厲害。
天黑了,場上早已了利,夥計們卻還在忙個不停。明年的谷種要放好,上風頭扇出的好穀子要另歸倉,下風頭上不飽滿的要另作安排。好米好谷入好倉,秕谷爛籽要放帳。這是李家的老規矩,借債是利錢老三分,借糧是出門三聲炮。就是你借一石,只給七斗。
……………………
清晨,神飈隊三連一百多人的隊伍悄悄的將李家村圍了個風雨不透,不光士兵,就是很多軍官也都沒把這次行動太放在心裡,打一個只有二十幾個維持會團丁的村子,那還不是手拿把掐,手到擒來的事情。
「開始吧!梁連長。」余飈看了看時間,揮手對梁末青說道。
「是。」新上任的梁末青恭謹的敬了一個禮,轉身命令部隊開始四面合圍。
「三爺,為何您如此重視這次行動?」特務隊隊長王小刀問道:「以前咱們也沒少打圍子,先禮後兵,諒這村子也沒那膽子。」
「這次與以往不同。」余飈解釋道:「在作戰會議上我不是已經再三強調過,以前是搶了就走,現在咱們要把這地方當成長期堅持的基地。不但要搶,還要留,不但要殺人,還要爭取更多的人心。所以,我才讓參謀長跟著張三毛,劉震跟著余得水,就怕他們做出蠢事,毀了咱們的名聲,壞了咱們的基礎。這以後,李家村將是我們的兵員、糧食和情報的來源呀。」
「呵呵,我看著,慢慢琢磨。」王小刀還是沒聽太懂,撓了撓腦袋。
「對了,我還得問你一下。」余飈也沒太苛求,畢竟思想轉變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不過他對特務隊的發展還是寄予了足夠的關注,「隊員們訓練的怎麼樣了?找出來的那個會日語的教員,給你們講課了嗎?」
「講了。」王小刀一本正經的點頭,「我學會了好幾句呢,猴哈腰是早上好,八嘎是罵人,晚上好是…」
「公吧瓦。」副隊長萬老華冷冷的在旁插嘴道。
「小刀,你這發音絕對不行。」余飈連連搖頭,「不正宗,日本鬼子能聽出來呀,看來要想每個人都能說是不大現實,不過也得好好學,起碼能聽懂一些才好。」
「說的時候讓老萬來。」王小刀大大咧咧的指了指萬老華,「他本來就會說蒙語,舌頭比較軟,學得既快又好。」
余飈苦笑著,抬頭看了看遠處的村子,「走吧,先進村子。」
三連的突襲比較順利,控制制高點,封鎖路口和街道,在一些到過李家村的關口村自衛隊員引領下,梁末青帶著大隊人馬很快來到了李家大院。
農村的人起得都比較早,村民們聽到聲音,一個個好奇的披上衣服來看熱鬧,不開門還好,一旦開了門就看見街道上荷槍實彈的大兵把他們再趕回屋裡。
「砰,砰。」維持會團丁趴在李家大院的牆上開始抵抗。
梁末青冷笑一聲,不怕你抵抗,就怕你們照了面就投降。他迅速命令士兵做好了進攻的準備,一挺歪把子機槍突突突的噴出火舌,牆上的幾個團丁慘叫著倒了下去。
十幾個士兵大聲喊叫著猛地沖向李家大院,其他的人也立刻紛紛開槍掩護,趴在牆頭上的團丁們剛受到猛烈攻擊,還來不及反應,那些士兵們已經衝到了牆腳下的射擊死角處。
一個班長掏出一顆手榴彈隔著牆向院子裡面丟進去,「轟!」的一聲巨響,院里傳來了一陣慘叫聲,其他士兵也依樣畫葫蘆,紛紛向院子裡面丟手榴彈,在接接巨大的爆炸聲中,團丁們哭喊聲、尖叫聲此起彼伏。那個班長又帶著人跑到大院的大門口,連接用幾顆手榴彈將鐵皮大門炸得稀爛。梁末青看到時機已經成熟,大喊一聲后率領大隊士兵向大院衝來。
肥肥胖胖的李大鴻站在內院里胡亂的指揮著團丁抵抗外來的入侵,可一連串的手榴彈爆炸已經將團丁們炸得死傷慘重,更是將剩餘的人嚇破了膽。可是到現在他還知道突然攻來的是哪路兵馬,一副茫然無措的樣子。
「請問,外,外面是哪路好漢,要錢要糧,都好說,不要,不要動刀動槍。」一個團丁在李大鴻的逼迫下,壯著膽子對外面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