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將劉建緒的三個師都留在湘西
看完這封電報。李劍生心頭一下子就翻江倒海起來:想不到。讓自己臨時機變。還真是毛偉人的意思。他這封電報。其實就是向自己表一個態度。表明將堅決支持自己罷。不過。才想到這裡。李劍生想起另一件事。心底卻又猛地一沉。
原來。他記起歷史上紅軍二占遵義后。由於無法擺脫強敵擠壓。就曾經犧牲一個團去誘敵。結果這個團全軍覆沒。后來軍史上連提都不提。眼下讓自己原來紅三方面軍的一個軍團吸引敵人、掩護原紅一方面軍的主力行動。不知初始目的是不是如此。要知道。自己當初被降職時。就是自己眼下的這支部隊堅決不服從命令。中央是不是想借敵人的手除掉自己和這支部隊。再一想。卻又覺得不太可能。要知道。自己這支部隊力量可不是一般的小。不說兵力有4萬人。占眼下中央紅軍的三分之一。就那武器而言。都是整個紅軍中的獨一號。拿這麼精銳、這麼多的戰士去陪著自己做棄子。不太可能。何況還有羅榮桓、曾中生等人。要知道。歷史上毛偉人因為紅四方面軍那一群戰士受委屈的事。連許世友那樣的戰將、那樣的言行都能接受。何況眼下自己。再說。這政治鬥爭的水雖然很深。但自己一直很支持毛偉人。如果他們一定要搞政治鬥爭的話。眼下這個時候的自己還應該是毛偉人頭一個爭取的對象。斷不會讓自己做犧牲品。嗯。這麼一來。看來還是自己多心了。估計確實是偉人們看中了自己靈活機動的作戰方式了。
想到這裡。李劍生心頭一片溫暖。要知道。如果是這樣的話。表明後世被尊為「戰略大師」的毛偉人。對自己打仗很是信任。不簡單啊。自己在打仗方面竟然得到他老人家的認可。天啦。這怎麼可能。
一個人在那裡樂了一會。李劍生的豪氣頓生。稍一會便又思路活躍起來:屢屢創造奇迹的紅軍隊伍中。多少英烈明知道前面是敵人的槍口卻義無反顧地往上撞。自己死都死過一次了。還怕什麼怕。大不了再穿越一次。說不定還能回去。更何況自己精研歷史。對長征中每一次戰役敵我情況都很熟悉。這就是料敵先機。再加上自己一個軍團4萬多精銳之士。咱怕什麼怕。當初咱只有十個人尚且打出那麼大一片天地。眼下手頭有4萬多人卻辦不到。那又怎麼可能。嗯吶。只要認真謀算。打一個勝仗。殲敵一部。自己就會贏得時間、贏得機會。到時候。咱再利用自己部隊機動力強、裝備精良、士氣高漲的優勢。運用當年在根據地打游擊戰的法子。每每集中優勢兵力。將那什麼湘軍、桂軍、川軍、中央軍逐個殲滅。那還不是喝蛋湯一般容易。偉人說過:一切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那我也可以說。他們這些敵軍。也是紙老虎。嗯吶。最不濟。咱也可以集中全部力量強殲敵人一部跳出重圍。然後利用自己來自21世紀的優勢。以紅七軍團為基礎。另闢根據地。打下一片新天地來。哦。不行。沒有最後這個另闢天地的說法。咱必須把對面的敵人擊得粉碎。要知道。自己前幾天分別拜訪幾個老首長時。可是分別對毛偉人、朱老總、周偉人表了硬態。保證堅決充當全軍後衛的。男人嘛。說話是話。總得算數不。可不能才說了話。過幾天就丟到山灣里去了。嗯吶。也就是說。眼下咱沒得選擇。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打敗敵人。最好是殲敵一部。為自己的軍團贏得時間和空間。那樣自己的迴旋餘地就大了。只是。自己怎麼做到這樣呢。
想到這裡。李劍生在原地來回踱了幾步。將圍著自己的幾支部隊一一默默地過了一遍。想著尋找敵人的哪知部隊作為突破口。才在原地轉得兩個來回。李劍生突然眼前一亮。當下就想通了一個節點。立即來了主意。再細細地思考了一回。便來找曾中生。曾中生這會兒正忙呢。與那些參謀人員正在擬定下一階段的作戰方略。見軍團長進來。曾中生趕緊過來。將李劍生拉到一邊道:「軍團長。這敵人勢力強大。咱們人數雖然不少。但要大打怕是不可能。我建議。擇其一部而殲。」李劍生一聽。暗道:這部曾中生果然了得。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關鍵。嗯。儘管自己有想法發。還是再聽聽他的意見。
見軍團長示意自己先說。曾中生稍整理了一下思路。道:眼下追擊我部的。共有中央軍周渾元部、湘敵劉建緒部、桂敵夏威部。其中。桂敵的這個軍。只有兩個師。作戰力應是三部中最好的。但人數也是最少的。跟離我部也是最遠的。不好下手。當然。我部迂迴作戰還是可能的。而且他們必不會想到我部會放棄距離最近的湘敵和中央軍來攻他們。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但這個方略對我們戰士的機動能力有高的要求。劉建緒的這個軍。三個師中有一個師是新編的。在我看來。這個軍的戰力最差。可以下手。但問題是。旁邊的中央軍隔得太近。稍不好就可能將中央軍引過來並導致我軍不利。這著可行。但宜慎重。中央軍周渾元部跟過來。時間久、人也疲了。不過補給充足。恢復得也快。我的意思是。可以先殲該敵之一部。只有打痛了他。才可能讓該部其他主力不敢跟得太近。也會讓湘敵劉建緒所部不戰而被嚇退。
李劍生聽曾中生說完。心頭再是暗贊一個:這曾中生啊。戰場的把控能力還真不是一般的強。才這麼短的時間就想出這麼多道道來。硬是要得。雖然與自己的想法有些出入。他這思路卻不得不承認。那是很清晰的。看來。自己當初硬是用中央的命令把他調過來。還真是撿到了寶。不過。眼下他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還需要進一步融合啊。
想到這裡。李劍生便道:「中生同志。你剛才說殲敵一部。這我是贊同的。但殲敵哪一部。我看還有待商酌。」說到這裡。李劍生走到臨時鋪成的軍用地圖前。指著地圖上的一些地方道:「桂軍所部跟得比較遠。必是夏威接到李、白二人的命令所致。想來上次我部殲滅他們兩個師讓他們感到有些痛。這次不太願意趟這趟渾水。劉建緒所部上次吃了虧。但他顯然沒有吸取教訓。這次與周渾元部一起跟得這麼緊。我猜測是想做三件事:一是來報復。報上次我們滅其一師的仇。這個仇他們肯定一直想報。但是又怕我們。這回有了中央軍的幫助。當然想趁東風撈一把。二。我們現在已到了湘西。與貴州交界。他這是想再努一把力。將我們完全趕出湖南。三。中央軍周渾元部眼下因為剿殺我們而趕到湖南駐防。這是何健這等地方軍閥不能接受的。他這是借著追趕我們的名義。強送中央軍的。我敢斷定。何健定是因為這一箭三雕之策。對劉建緒下了密令。否則。作為一個湖南的地方軍閥。決不會如此興師動眾的。」
曾中生是聰明人。一聽軍團長如此說。心下立即明白過來:軍團長啊。眼下只怕是想聽掉湘敵劉建緒所部。
想到這裡。他再一次認真看看地圖。然後一邊思考一邊比劃地圖。比劃來比劃去。曾中生都感嘆。軍團長的做法確是值得自己思考。而且肯定能起得作用。必能殲敵大部。但問題也在這裡。殲敵同時。已部可能受到中央軍的圍堵。危險係數很大。想到這裡。曾中生再一次向李劍生提出疑慮:中央軍怎麼辦。
聽曾中生這般一說。李劍生笑了。他知道。曾中生必是論證出自己的想法可行。但擔心中央軍的反撲。不得不說。這種想法很好。防患未然嘛。作為一個參謀長想不到這一層。那便是失職的。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咱當然有辦法。想到這裡。李劍生看著曾中生道:「如果16師和17師都用來打援。而且是打中央軍的援。你認為怎麼樣。」
李劍生平靜地這般一說。曾中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打援。他不是沒想過;用兩個師打援。他也不是沒想過。不過。他的想法與軍團長的不同。他的意思是。16師和17師。一個打中央軍、一個打湘敵余部。其餘兩個師集中火力打敵人一部。但按軍團長眼下的意思。卻是集中打周渾元。空出湘敵劉建緒的其餘部隊不理。這樣一來。中央軍倒不是太用急了。但湘敵又怎麼辦呢。那可是三個師啊。
見曾中生仍是有疑慮。李劍生再是笑了。看看自己這個認真的搭檔。道:「沒事的。你按我的思路去做具體方案。我保證這次一把將劉建緒的三個師都留在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