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部隊再擴兩個師
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李劍生稍稍鬆了口氣。他的印象中,眼下中央蘇區也在進行整休。歷史上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大規模反圍剿行動是有明年,即1933年2月至3月間發生的,因此,對於自己所在的這個根據地和紅十八軍團而言,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內,只有兩種可能:其一,是今年立即發生第三次圍剿與反圍剿的軍事行動;第二,是國黨部隊進行休整,為可能發生的——這個可能是指明年了——第三次圍剿與反圍剿的軍事行動作好充分的準備。
這個答案其實很好分析,參照中央蘇區的反圍剿行動即可知道。中央蘇區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那可是一次接一次、中間的時間間隔很短;但第三次與第四次之間、第四次與第五次之間,時間間隔就比較長了。最長的時間近一年!
眼下於自己而言,就是不知這敵人到底將會採取何種態度了:是立即進行?還是休整、準備一段時間后再進行?
但不管是哪種方式,眼下於李劍生而言,怕還是得加緊整訓軍隊、豐富根據地的經濟!一想到這裡,李劍生的思路便活絡了起來。正想呢,黃蘇等幾個又進來了,李劍生微笑著與黃蘇點頭招呼。黃蘇顯然也很興奮,畢竟這樣的大仗不可多得。兩個人一碰頭,大致意見便形成了:加緊整軍!
下午,軍團黨委會議召開。大夥大致成了以下幾個意見:
一,加緊整訓部隊,整結這兩次打勝仗的經驗和教訓;
二,加緊擴張。因為連續兩次大勝仗,根據地人民情緒高漲,加之土地改革深入人心,因此根據地人民極為支持紅軍,每天都有人要求報名參加紅軍,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加緊擴招;
三,對俘虜的處理,原則上同意軍團長李劍生所提議的,將第一次反圍剿所俘虜的5800多人、經各主力部隊補充戰損后,餘下的5000人,以及這一次前前後後抓獲的俘虜共2600人,全部編入現役各部隊。
四,在擴軍之前,軍團直屬狙擊連先期挑選槍法好的,升格狙擊連為狙擊營;偵察連招收一些老兵和有特長、身手好的,升格為偵察營;工兵營招收一部分工兵,實行加強工兵團;輜重營招收一部分輜重兵,實行加強輜重團;俘虜中的炮兵由軍團直屬炮兵團挑選,炮兵營團升格為直屬炮兵旅,劉富貴任旅長,下轄兩個炮兵團;俘虜中懂得使用重機槍的,全部歸建軍團直屬機槍團,另挑選一部分輕機槍手歸建機槍團,並升格機槍團為機槍旅。劉立民升旅長。下轄一個兩營重機槍團、兩個兩營的輕機槍團。
五、紅十八軍團新擴兩個師,即紅七師和紅八師。
從紅一師抽紅三團,改稱紅十九團,從紅二師抽紅六團,改稱紅二十團,共同組成紅七師的骨幹團,羅德凱任師長,中央蘇區來的骨幹呂同范任師政委。呂同范是原紅三軍團的一位副師長,抽調過來後任紅一師副師長,這一次提升為新紅七師的師長。從紅三師抽紅九團,改稱紅二十二團,從紅四師抽紅十二團,改稱紅二十三團,共同組成紅八師的骨幹團,楊虎威任師長,何京生任師政委。
所有的俘虜共7600人,除去以上特招的共約1100多人,尚餘6500多人。其中第一次反圍剿后所有的俘虜已經構建成了16個營,這些編製仍舊保存,補充新兵,又全新組建成2個營,共計18個營,按每團三個營的編法,共編成6個標準編製的團,另餘下約200人。這六個團分別改稱紅三團、紅六團、紅九團、紅十二團、紅二十一團、紅二十四團,分別歸建紅一師、紅二師、紅三師、紅四師、紅七師和紅八師。至於餘下的約200人,全部編入其他各師的師直屬部隊,又從其他各師抽調200人整編成4個50人的專業排,分別編入紅七師和紅八師,算是兩師的直屬專業部隊,初步構成兩師參謀、特務、教導、警衛、狙擊、偵察、通訊、炊事等部隊的骨架;至於兵源,則靠新招兵,以及以後的戰鬥俘虜來補充。
六、連續兩次反圍剿勝利,共計殲滅敵人約五個師,繳獲頗豐。除開軍團部設各種直屬部隊外,已經完全能做到炮兵武裝到團、重機槍武裝到營、輕機槍武裝到班,因此要求各部加強武器裝,並進行武器使用教導。好在新兵多是原來敵各地方軍閥和中央軍的士兵,素質較高,武器使用並不用擔心,但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加強。因此,各級主官一律扎到第一線,做好戰士的工作,確保在可能到來的第三次反圍剿前,實現戰力的最大化!
會議結束,各師和直屬部隊首長立即趕往各自部隊,整軍的整軍、訓練的訓練、做工作的做工作,轟轟烈烈的大練兵、大整軍又開始了。三天後,各部建制擴建完成。至此,李劍生所部紅十八軍團便轄8個師,另有直屬的炮兵旅、機槍旅、加強工兵團、加強輜重團、特務團、教導團、警衛營、狙擊營、偵察營、通訊連、炊事班、野戰醫院、武器研製所、被服廠,無論是武器還是兵員,都是空前強大。
一邊加強軍隊的建制建設,一邊軍隊整訓包括軍事和政治整訓,一邊招兵擴紅。建制,倒還是好辦,有軍團的各級專業機構輔助,很快進入正軌;軍事訓練也不慢,因為有訓練處和教導團的處理,再加上各新部隊是分別編入各師的,有各師的力量一起協助,因此各方面工作很快進入正軌。招兵擴紅也不用擔心,因為有各個兵站和訓練處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擴紅的旗幟一打,只短短一個星期,便在全根據地內共新招兵源2200多人,包括根據地內的進步青年和受根據地影響的周邊地區的青年。參謀處和訓練處在請示李劍生后,新設兩個新兵團,由教導團的兩個副團長高大山、李正分別任兩個新兵團的團長,地方黨員黎尚正、中央蘇區來的老政工熊傑分任兩個新兵團政委,主要抓這些新兵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