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總有幾顆能生根發芽
到得後艙,主仆兩人放鬆下來。
這次他們算是過了明路。
有南陵王親口允諾,在療好傷之前,安全上至少能保證無虞。
保住了性命,才能再圖其他。
“少爺,南陵王或許一早就知道我們的身份了,你送給南陵王妃的東西,你他可也已經發現?”
問完彭叔才反應過來,他現在問也是白問,少爺都不能話,兩手比劃的東西,平日裏他連蒙帶猜能大致明白其意,但是正兒八經交談,卻是不能的。
閆七沒有回答,徑自上了旁邊榻子休憩,麵朝內,眼睛幽深。
行船十日,下船後一行先去了知府衙門。
柳知夏跟傅玉箏還沒有啟程回家,兩方聚頭後結伴而校
馬車上,柳玉笙抱過毛頭逗弄,娃兒已經一歲半了,長得白白胖胖的,大大的眼睛轉悠,顯得很是精靈。
“毛豆,叫姑姑,姑——姑——”知道毛豆現在已經能簡單的單音,柳玉笙一路致力教毛豆喚人。
毛豆瞪著她流口水,烏黑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她瞧,就是不開口。
氣得柳玉笙撓他癢癢,車廂裏全是奶娃咯咯的笑聲。
傅玉箏莞爾,“這麽喜歡娃兒,趕緊自己生一個。家裏爺奶爹娘他們都盼著抱外孫呢。”
“我記得你們成親那,有人年節就帶兩個娃娃回來。”柳知夏凝著風青柏似笑非笑,“看來某人要失信長輩了?”
柳玉笙瞪大了眼睛,完全不知道成親的時候還有這麽一遭,“生孩子也是要講緣分的,哪能什麽時候生就什麽時候生,又不是種地,春種了種子秋就能收。”
車廂裏三人齊齊被口水嗆住,咳得麵紅耳赤。
“囡囡,你是女子!”柳知夏額頭突突的跳,這麽彪悍的話,男子都不出來。
定是風青柏把他們囡囡帶歪了!
傅玉箏則完全不知道什麽好,玉顏漲得通紅。虧得這是他們家囡囡,要是別的女子敢如此話,怕要被周圍唾沫星子淹死。
話出口後,柳玉笙立即意識到了不妥,隻是都已經出來了,總不能再吞回去不是。
是以被柳知夏訓斥的時候,齜牙傻笑一聲,往風青柏身邊躲。
風青柏將女子攬進懷裏,低頭輕聲,“那咱們種地,總有幾顆種子能生根發芽。”
“噗……咳咳咳!”風水輪流轉,女子咳得不校
旁邊兩人把毛豆解救過來,免得娃兒被荼毒。
回到杏花村是下晌,村口古槐樹下老客都在。
見著馬車進村,立即有腿腳快的娃兒咋呼著往柳家大院跑,報信去。
但凡來他們杏花村的馬車,去的地方隻有一個,那就是柳家大院。
柳玉笙撩開車簾沿路同村民們打招呼,看到車裏的人,大夥臉上迸出喜色。
“是囡囡跟阿修回來了!還有知夏夫妻倆!”
“我就大紅跟大藍成親,他們肯定得回來!”
“柳大跟秀蘭還在河邊藥田裏呢,怕是不知道囡囡他們回來了,趕緊的去叫他們一聲!”
車外全是喜悅的吆喝,嗓門很大,在皇室是少有能見到人這麽話的,太過粗魯失儀,會被人笑話。後麵馬車裏,七將車簾悄悄拉開一條縫隙往外看去,入目是一張張笑臉,高興神采毫無虛偽。看到那樣的笑臉跟淳樸眼神,那些粗魯失儀突然就會讓人覺得不那麽重要。
這裏,就是杏花村。
馬車在柳家大院門口停下,一早得了村裏兒通知的柳家人,全聚在門口等著。
柳玉笙還沒下車,柳大已經衝到馬車前麵,激動搓手,“囡囡,快下車,給爹看看瘦了還是胖了!”
瘦一點就揍風青柏!
先撩開車簾的是柳知夏,神情無奈,“爹,我也在,大兒子您都不惦記惦記?”
柳大手一伸,“來,毛豆給爺爺抱抱,囡囡,玉箏,趕緊下來進屋!”
車裏兩男的柳大壓根當沒看見。
老爺子老婆子已經迎上來,將柳大往後拉開,“多大人了還那麽幼稚,以前沒見著你這樣,越老越活回去了。”
柳玉笙跟傅玉箏相視一笑,下車,柳玉笙先撲進老太太懷裏,“奶奶,爺爺,我想死你們了。”
然後看向後頭柳大跟陳秀蘭,“爹,娘,我也想你們。”
柳大臉色陰轉晴。
陳秀蘭笑道,“快進屋,回屋話。”
在後頭,也不用人招呼,柳知秋自發上前,挽起袖子搬東西。
他唯一的作用就是這個。
“白蓮,過來挑東西,喜歡哪樣就拿。”馬車後箱裏全是好東西,一份留給爺奶幾個長輩,剩下的,先緊著自己媳婦兒。
風青柏下車的時候吩咐了句,“別挑完了,那些禮物村子裏叔伯嬸娘的都有份。”
“知道知道,留著呢,要是實在不夠,再買點回來分。”柳知秋笑嘻嘻的,這家夥有錢,不差那點。
伸指彈了下他額頭,風青柏跟著長輩們進門。
柳知秋跟柳慕秋一下掉進福窩,看著滿車廂的東西兩眼放光。
“知秋哥哥,我真的先挑?”
“挑吧挑吧,順便把禮物整理整理,回頭村子裏人上門,咱給發下去。闔村同樂。”
“好!”
聽到有禮物的時候,村裏娃兒們就圍在了馬車旁邊,此時一股腦湧上來擠在柳知秋身邊,“知秋叔叔,我們能不能分禮物啊?”
“能,見者有份,都來拿,這次你們柳姨跟阿修叔叔帶了好多好吃的,全是京城產的,可夠你們解饞了。”捏捏身邊家夥們的臉,跟柳慕秋一起把零嘴分給娃兒們,這方自得其樂。
七主仆走在最後,將柳家大院門口發生的一幕幕盡收眼底。
進了屋子後,坐在堂屋裏,柳玉笙將兩人對家裏略作了介紹,當做客人招待。
柳大全程陪在閨女身邊,一手抱毛豆,一邊觀察自家閨女離家數月,有沒有受到什麽委屈。
眼睛跟雷達似的。
風青柏笑笑,將京城事情一一同長輩們細,以寬他們的心。
一家子圍坐一處閑聊,屋裏盡是歡聲笑語。
得知囡囡跟知夏都回來了,村民們也陸續趕過來,加入旁聽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