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兵精將勇
從開始就一直很和顏悅色的劉範,此刻終於變得冷漠起來。
神情凝重的看著劉範,杜濩到嘴邊的話,硬生生的咽了下去。此時李虎也緩緩向杜濩身邊靠攏,互相對視一眼,杜濩麵容肅穆。
“劉中郎將這是何意?”
“沒有什麽別的意思。”默默晃動一下手腕,劉範麵色如常,“剛才看興霸兩人比試弓箭才想起,原來我早年也是善用弓弩起家的。”
“左中郎將這是想用弓弩強製脅迫我麽?”
“賨邑候此言差矣。”劉範搖頭,嘴角微彎,“隻是想讓賨邑候認清楚現狀,你部賨人作亂在前,我不計較已經很是寬容了。可你若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諉不從。我劉伯常,還是更喜歡信仰忠義的部落首領。”
麵色陰晴不定,杜濩目光來回掃視,他想發怒,但對麵明晃晃的手弩鋒矢就這樣對著自己的賨地兒郎,杜濩此時還是有些投鼠忌器的。
盯著劉範,杜濩還想再多些掙紮,“那依照左中郎將的意思,我該怎麽辦?”
“你知道我想要什麽?”麵上終於露出笑意,劉範瞧著杜濩,眼中有神。
看著劉範那侵占貪婪的眼神,杜濩心下已經明白,他是真的看上自己這股賨人勇士了。
低頭暗自歎息,再抬起頭,杜濩卻是眼神堅定,“左中郎將想要招攬我賨人為兵,我可以答應你,但我同樣需要你的承諾!”
“什麽承諾?”喜怒不顯,劉範反問道。
“我賨人驍勇善戰,乃巴中精銳,自古就並習慣被規矩束縛,若中郎將想用我賨人為先鋒,需以我賨人為將領,成別部兵馬,否則,我賨人絕難與常規漢卒兵馬混融。”
“可以。”點頭應允,劉範同樣解釋道:“賨民有自己的習慣,我可以理解,賨民也更相信自己部落的首領,所以,以你賨人為將,我可以答應。也可以允其令別部自居,但不能脫離於全軍大營之外。你們可以有自己的營帳,但大軍作戰時,你賨人部必須遵守軍規,否則軍法從事,我也不會允私情!”
點頭同意,杜濩也懂得軍中規矩,“既然從軍,遵紀循令,自然是必須的。”頓了頓,杜濩又繼續道:“還有我賨人立功後,是否與漢人同等獎賞?”
“軍中賞賜,一視同仁。”
“好!”杜濩也是爽快人,見劉範說話不含糊,他陸續問了幾個關於賨人福利的相關問題後,也隻剩下最後一個問題。
“最後我隻有一個請求,還請中郎將不要拒絕。”
“願聞其詳。”麵色如常,劉範頷首聆聽。
“若日後,我賨兵隨著中郎將出巴中,征戰天下後,若有朝一日,麾下眾賨人兒郎,思鄉情切,不願四處流亡,還中郎將能夠放我等回歸故土,老死山林。”
眉頭微皺,劉範覺得老死山林,這話說的有些狠絕了,到底是怎樣的狀態,才能讓熱血征戰的賨人豪勇,選擇寂寥無聞的老死山林。如此晚景,是否過於淒涼。
“我不知賨邑候為何會有此請求。”麵色肅重,但我可以向你允諾,“隻要將來在沒有外敵,沒有戰爭的情況下,你賨人勇士無論是想回歸山林,還是領兵為將,我都不會阻攔,支持你們的選擇。”
“多謝中郎將成全!”聞言,杜濩終於俯首拱手朝劉範長揖行禮。
連忙翻身下馬,劉範快步走到杜濩身前,一把拖著他的手臂,笑容滿麵,“我得賨邑候,如高祖得範目矣!”
“粗鄙之人,豈敢與範三侯相比。”謙遜低頭,杜濩向劉範說著謙讓的話,心裏卻是默默輕震,劉範之誌,果然不再小。眼下天下動蕩漸起,身為劉氏宗親,言語間笑談高皇帝,其野心不可謂不大。
倘若在安平盛世,劉範這句如高祖的言語,傳至朝堂,恐怕定會被言官們扣上頂,謀反篡逆的罪名,至少也是大不敬,去爵削為平民的處罰。
可如今,天下混亂,漢廷天子連自身都難保,又哪裏還有心思來管外麵有誰在自比高皇帝呢?甚至,他可能還巴不得宗親裏生出個了不起的人物,來替他掃清寰宇,還大漢天下一個太平。
緊緊的抓著杜濩的手,劉範開心的說著體己話,好一番把手言歡後,劉範才依依不舍的鬆開杜濩的手臂,掃視一眾賨人兵勇喟歎道:“久聞賨人勇士頗多,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以賨人兒郎們如此強健的體魄,戰場上必定是斬將奪旗的先登勇士,有眾賨人兒郎相助,我劉範無憂矣!”
“中郎將謬讚了,賨人也隻是徒有勇武而已。行軍作戰,還當以巴蜀百戰精兵為主。”訕訕與劉範退讓這,杜濩發現,這劉中郎將,一旦熟絡後,那好聽的話就仿佛不要錢似的,不斷向你招呼過來。
若不是看他眼眸中的精芒一直盯著李虎二人,杜濩差點都要信了他的邪了。
“如此說來賨人中勇士應該有很多了,那麽向李虎這類的豪勇之士,恐怕也有不少,不如賨邑候就將他歸於我麾下如何?”圖窮匕首見,待劉範一番鋪墊過後,終於將魔抓伸向了李虎。
麵色發苦,杜濩無奈的看著劉範,心裏組織了千百個拒絕的理由,卻不知道該怎麽開口。畢竟此時劉範的手又靠了過來,恐怕又準備把手言歡幾個時辰。
“我賨人中雖然豪勇之士,但如李虎這般,有勇有謀的勇士,迄今為止,也沒有幾個。”眼看劉範手就要抓過來,杜濩連忙改口,“但是,如果中郎將當真看中了他,我便讓他率領賨兵追隨中郎將,如此也算是讓他的滿身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一把抓著杜濩的臂膀,劉範用力拍了拍,忍不住讚歎道:“賨邑候如此深明大義,實在令某感到欽佩,你盡管放心,日後我必待賨兵兒郎為心腹,讓賨兵的名號響徹中州!”
眉梢輕抖,杜濩一聽到響徹中州這句話,心下忽然就咯噔一下,因為中州這個概念太大了,僅憑他現在手上的這些賨兵,是根本不夠的。
果然,還沒等杜濩開口婉拒。劉範已經繼續開口說道:“不過中州各路兵馬眾多,天下精兵也不少。像那丹陽精兵、廬江上甲等等,都是各地的精銳勇士,若想在與這些同屬精銳的兵卒中爭鋒出頭,人數少了恐怕很難殺出名氣。”
悄然看著杜濩,劉範自己解釋,“呐,賨邑候,我這並非是讓你增兵啊。我隻是覺得若賨兵兒郎們真的出巴蜀作戰,多些袍澤,總歸也是多個人照應的,這樣闖蕩出名氣的可能性或許也大一點不是?”
默默看著劉範,杜濩已經無奈了。原本他是想著將手上的這三千賨兵先給李虎率領,跟隨劉範打幾場仗看看,若劉範果真待他們不錯,賨人兒郎們又有機會出人頭地,那他再考慮繼續招募賨人兒郎助戰。
可現在劉範直接以袍澤多,方便相互照應為由,激起杜濩內心對於賨人兒郎的關心。終歸這些賨人兒郎都是他的邑民,是受他庇佑,為他供養的。若因為自己的決斷,讓他們陷入絕境時,隻能戰死沙場。
那樣,即便劉範給他再多的補償,杜濩還是內心難安的。
幽幽歎了口氣,杜濩嚴重懷疑這話還是不是劉範一開始就想好了的,“此次我率領了三千賨人兒郎過來,我把他交給李虎率領,讓李虎先跟隨你作戰。待我回賨邑後,再征募兩千勇士,讓李湊率領他們來投奔與你。這樣你麾下就有五千賨兵,也算是股不若的軍力,希望中郎將能夠好生待他們!”
“賨邑候高義!”當下,劉範震聲歎呼,“今日賨邑候如此助我,他日,我必數倍報答。”鄭重的朝杜濩揖禮,劉範發自內心的感謝,“賨邑候此舉,對我而言,猶似雪中送炭般及時,範感激不盡!”
同樣鄭重揖禮,杜濩麵色也是肅穆,“我如此做,也是為了賨民的未來著想。不管將來中郎將在中州闖出多大的名頭,隻希望,屆時能夠賦予我巴中賨民一份安逸的生活環境。”
“君候放心,某竭盡全力去做!”再次揖禮,隨後兩人又說了些話後,杜濩便很果決的讓李虎率兵跟隨劉範一起。他自己帶著李湊兩人,返回了宕渠。
而得到良將李虎以及三千賨兵的相助,劉範心情振奮。並沒有再回閬中,他直接就率兵進入了西充縣。
西充縣距離閬中並不願,就在閬中的南方,二十裏地。當劉範率領大軍出現在西充縣城下的時候,城內的守將直接就打開了城門。從綿竹一路殺過來,當劉範三日內攻下閬中的消息在巴郡傳開後,原先可能還有心觀望的巴郡豪紳全部無條件倒向了劉範。
畢竟,劉範父子才是益州真正的牧伯君主。
進入西充縣後,劉範迅速整頓兵馬,龐德、張任都被他安排回閬中調兵去了。按照劉範的意思,閬中的所有兵馬物資錢糧以及人手都要跟著他一起動。
此次進入巴中,劉範最大的收獲就是閬中城內的黃權等人,若說整個巴郡讓他能清晰記得並惦記的有哪些人。黃權算一個,還有一個就是巴中的名將嚴顏。
劉範打探過,嚴顏此人是閬中嚴氏子弟。年輕時同甘寧一樣在江州闖蕩,不過嚴顏的名氣比當時的甘寧可是大很多,年輕是嚴顏算是江州的一方大豪俠。
漢末尚武,青年們總有年輕氣盛的時候,而這時候也是崇尚遊俠的時段。所以很多後來出名的將領年輕是都曾做過豪俠。像徐庶那樣不出名的遊俠,後來隻能改投門路,做謀士。
像甘寧、嚴顏這樣的就是另外一種,闖出偌大名堂後,州郡也會擇賢任用。而這前提,就是他們出身豪族,識文斷字。
在這個時代,讀書識字本身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能夠通曉兵法、經文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是受人待見的。而相比與甘寧的本身熱血豪勇,嚴顏更突出的特點則是起自身的忠義耿直。
因為忠義,他為豪俠時,身邊聚攏了不少勇士,因為耿直他又時常會得罪一些人,雖然出身嚴家,但在官場上走的也並不順暢,隻能以武職博取功勳,或許若幹年後也能熬成江州郡守之類的人物。
不過那時候,他也算是到頭了。如果,年輕時他就能遇上明主,熱血激蕩下,說不定也能成為名流青史的人物。
巴郡的反叛以江州的最為凶猛,沈彌作為江州的本土豪強,從成都後來後,就立即聯係上了江州的另一位大姓孟家的孟彪。
而他兩人還有一名年輕時的好友,臨縣墊江的黎景。也就是說,沈彌在江州與孟彪約定好起事的時候,墊江的黎景也跟著他們一起發動了叛亂。
彼時作為江州都尉的嚴顏根本都來不及反應,就被沈彌、孟彪聯手擊潰,驅逐出了江州。而後退到墊江後,又被黎景拒之城外,最後,嚴顏隻能灰頭土臉的來到安漢縣。
安漢作為巴郡中僅次於閬中、江州的大縣,城內的豪族也有不少。其中就包括趙韙的趙家,還有大姓陳家、範家、閻家。
剛開始李異、龐會反叛的時候,趙韙並未反叛,而當初安漢也是得益於趙韙早期就投奔了劉焉,首批屠戮益州豪族中並沒有安漢人。
所以,此次益州豪族反抗,安漢並沒有參與。後來趙韙參與叛亂後,趙家也迅速與他撇清的關係,並沒有勾連,接著嚴顏便退到了安漢。
如今安漢城,以嚴顏為主將,大姓陳氏俊賢陳實為輔。一同應對南方的叛軍攻擊。
而就在嚴顏思索如何越過墊江,擊潰江州叛軍的時候,北方西充縣方向,突然出現了一支精銳兵卒!——
閬中縣郡治。有彭池大澤,名山靈台,見文緯書讖。大姓有三狐、五馬、蒲、趙、任、黃、嚴也。
南充國縣和帝時置。有鹽井。大姓侯、譙氏。
安漢縣號出人士。大姓陳、範、閻、趙。--《華陽國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