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震懾
丘久壽臉色難看,邵毅的話說的他異常心驚,他的確和錢長生在食肆裏呆過,隻不過他可以確定食肆中一定沒有邵毅,也正是邵毅這個所謂的疏漏,給了他反擊的機會。
但他也知道,邵毅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他早已經被邵毅盯上了。即使當時食肆中的人不是邵毅,卻也是邵毅的人在盯著他。
之後所說的他找街上小兒傳話,證明了他的猜測不錯。而他也的確想過找那三個小兒滅口的,但事情過好長時間,他派出去的小廝怕是都忘了小兒長相了。
結果邵毅就給了他這麽個說法,要把小兒身份給府衙備案。這樣做,李家豈不是要保這三個小兒一生平安?
丘久壽幾乎要抓狂了,這是他第一次被家主安排外麵的事情,就遇到這樣難纏的主兒。整件事情做下來,他唯一做過的事情,就是給了這三家一筆銀子。
他領命的、阻礙清韻齋增加玻璃產量,還有偷盜清韻齋的玻璃技術……清韻齋擴建的作坊一點兒沒見停滯,偷盜清韻齋玻璃技術的人正跪在順天府衙門的大堂,被邵毅揪出了他和這三家人都有接觸,是指使這五人偷盜玻璃技術的人。
至於他承不承認,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承認與否還有關係嗎?
家主交給他做的事情,他不但沒做成,還把李家陷入這種境地。丘久壽已經預見,他的前途回事怎樣的慘淡。
好在他終究是權貴家族得用的奴才,就算心中惶恐,麵上的事還要做好。
他隻當沒聽到邵毅話裏的意思,衝著堂上躬身行禮,說道:“大人,家主還在等小人的回話,若是沒事,小人能否先行告退?”
邵毅已經不追究了,邱常赫哪裏還會節外生枝,當即揮手:“來人,人犯收押等待發落,退堂。”
衙役上前收押犯人,同時恭請身份不凡的幾位原告和人證離開。
張四等人一邊被衙役推搡著轉身,一邊偷眼看著丘久壽頭也不回的離開,心中揣測著,不知這位丘管事什麽時候來搭救他們出去。
他們想的是挺好,可是卻錯估了形勢。
早朝時,京城各部門官員還不知道清韻齋窯場淩晨發生的事情。
但下朝之後,各部門大佬回了自己的辦公地點,清韻齋窯場進了賊人,被當場抓獲,之後通知巡城兵士連夜送往順天府衙這檔子事,已經在相關部門傳開。
相對於一些官府人士知道的消息,平民百姓掌握的內容更多,傳播也更快。
夜半時分,清韻齋窯場又是救火又是捉賊,那等喧嘩,在夜靜時分傳得很遠。
待到清晨,好奇的京城百姓開始出動,滿世界打聽清韻齋到底發生了什麽。
這次的打聽異常順利,出麵解釋的人是清韻齋的管事,用現代話來講,那就是麵對媒體的新聞發言人。
兩位管事,和幾個伶牙俐齒的小夥計麵對眾多吃瓜群眾,把夜半的事情原原本本講述一遍,一點沒做隱瞞。
在沒有拆遷戶這個名詞的時代,清韻齋窯場的這次擴建,著實讓周圍居民體會了一把拆遷戶的運氣。
凡是地處清韻齋擴建範圍的住戶,這次賣房子都是尋常房價的一倍半。這片地方無論居住環境,還是房屋的老舊程度,在京城都屬下下成。
這是清韻齋需要這片地,否則,無論哪家住戶想要賣房,都不可能賣出尋常房價,更何況清韻齋給出了一倍半的價格,這運氣,完全可比天上掉餡餅。
所以,大家是真羨慕有拆遷機會的那些住戶。
可是,就有不稀罕的。
之前幾個月,大家夥兒都伸著脖子,盯著居於混亂不堪環境中,卻巋然不動的三家人。人們都以為這三家再等一個足夠高的價位,卻沒想到,原來他們打的是這個主意!
這種情況下,哪裏還有人會對這幾人抱有同情憐憫,都是往死裏鄙視、往死裏幸災樂禍。
看看,這就是不知足的下場,賠了夫人又折兵吧?
這下,不但得不到拆遷戶的好處,還身陷大牢、身不由己了。大牢是那麽好呆的嗎?進去一趟出來,不死也得脫層皮。
人清韻齋,以前那是礙於朝廷律法,這三家不肯賣房子,清韻齋也就不做強迫。如今卻是不一樣了,被人家拿住了錯處,房子嘛,那還不是由著清韻齋想怎樣就怎樣?
本來玻璃和琉璃就是這兩年的敏感話題,清韻齋窯場又管製嚴格,尋常人想靠近都沒機會,昨晚居然有人趁亂進去偷東西了。
再加上平民百姓關注的拆遷問題和釘子戶的下場。
清韻齋再次成為京城各界人士議論的熱點。
一時間,李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各種猜測議論幾乎一邊倒,都是說李家收買三戶居民,不但阻礙清韻齋擴建,還唆使人偷盜清韻齋的技術。
這種時候,李家和這件事撇清還來不及,哪裏顧得上管張四等人的死活。
邱久壽那裏就更不用說了,別說他沒這個念頭,就是有,現在也不敢提。他現在正提著心,祈禱家主處罰的輕些。
底層民眾關心的是張四等人和那幾間房最終的結果。
而京城權貴人士卻在震驚邵毅的手段。
邵家到底有多少閑人?居然會用幾個月的時間,去盯那五個尋常百姓?這麽長時間的盯梢,被盯梢的人還有桂月坊李家的人,居然一點兒沒被發現,這得有多專業?
沒做過這等事情的人,大概不知道這裏麵的工作量。可是,順天府衙的衙役和捕快,大理寺和刑部的一部分官員卻是知道的。盯梢這種事,計劃盯著的五個人,其中有一個能盯出結果就不錯了。
邵毅在這件事情中,明確說出有結果的,除了昨日潛入清韻齋窯場的三人,還有李家那二等管事,以及管事手下的人,連那幾個傳話的小兒也在邵毅的掌握中。
這其中需要動用的人手,絕不會是三五個或者十幾個人。
京城權貴層議論的都是邵毅的底有多深,當年襄親王留給他的勢力到底有多少。
如此手筆,還有哪個再敢向清韻齋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