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美麗的肥皂泡
接連幾天,關於龍泉村要蓋樓的消息,在鳳凰鎮下轄的十個村子傳的沸沸揚揚,甚至消息一度傳到了隔壁鄉鎮牛家堡,引來了村民們巨大的反響。
先是田寶坤將他的工程隊從市裏麵帶了回來,在龍泉村的四周,煞有介事的統計調查了一番數據。隨後,便有消息流傳出來,田寶坤的工程隊,即將在跨江大橋的附近,蓋一套小區。
田寶坤本來就是房地產開發商,再加上有千萬身家,在普通的老百姓眼裏,他便是大富翁,蓋一個小區,對田寶坤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而已。
剛開始附近的村民們也不相信,但隨著鳳凰鎮最有錢的史耀乾親自去龍泉村詢問,這事變的越來越真實。
“你們聽說了嗎?史耀乾這個有錢人,要在龍泉村那裏買兩套房子!”
“哎,史耀乾這些年光靠著鳳凰樓就賺了不少呢!正常,對他來說沒難度啊!”
“可不,現如今人家這是升級換代了,鳳凰樓賺不了錢,直接在龍泉村買兩套房子,等龍泉村開發完成,到時候房價飛漲,即便轉手出租,一年躺著也能賺不少錢呢!”
“確實,這可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呢!”
鳳凰鎮的人都知道,史耀乾和龍泉村恩怨太深,一般情況下是老死不相往來的。
但最近周圍村莊都麵臨村長換屆,聽說龍泉村的首富田寶坤要競選村長,又要為村裏蓋樓,這麽多消息轟炸式的被口耳相傳,人們對龍泉村要蓋樓的事情,也越發深信不疑。
沒過兩天,鳳凰村杏仁加工廠的職工傳來消息:廠長楊杏仁,這個標準的富二代,也要在龍泉村購買三套房子作為投資!
緊接著,隔壁的白石村稻花香酒廠也傳來消息:稻花香的總經理藍百萬,已經提前交了定金,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酒廠的人甚至爆出了龍泉村新建小區的價格:先交一萬的押金,簽訂合同時,需要支付百分之三十的房價,也就是需要交付十萬左右的定金,等房子交付之後,再將剩下的錢
交給田寶坤的房地產公司。
“這些老板們可是棺材板裏撿銅板,死要錢的主。他們都花錢了,那這事沒差!”
“聽說龍泉村蓋樓的那片地方,已經被田寶坤買下來了,那些地的村民,一家兩套房,其他村民一家一套!”
“這……”
人們對龍泉村蓋樓的事情,討論的越來越激烈。
這年頭,經濟發展的越來越開,在臨近市裏的郊區農村,出現了不少的樓房小區,而隨著龍泉村跨江大橋的修建通車,龍泉村的低價水漲船高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再加上附近還有文明江北的鳳凰山旅遊風景區,那這房子以後的價值,肯定增值啊。
在人心思變中,田寶坤命令自己的弟弟田寶龍,帶著一幫人在周圍的各個村子牆上,貼上了龍泉村小區的售樓消息。
“售樓部:龍泉村小區即將開始修改,為了計算成本,需要客戶在聖誕節之前先交一萬押金,確定樓房需求總量,請想要購房的客戶,到鳳凰鎮鳳凰樓辦理相關手續!”
簡單的幾句話,對於這些天熱烈議論的村民們來說,無異於是一顆重磅炸彈。
這年頭,越來越多的村裏人結婚結不起。
沒辦法,女方家要的彩禮越來越多,而結婚的前提,是要有房有車。
房子不是平房而是樓房,車子最少也是十萬二十萬起步。
這麽龐大的開支,至於臉朝黃土背朝天,偶爾打工賺零錢的農村人來說,無異於是一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有的人,勞苦半輩子,都無法在城裏買一套房!
但現在不同了,跨江大橋修建好,龍泉村通往市區隻需要半個小時,在這裏買樓房價格比城裏便宜好幾千塊呢,對於相對富裕的農村人,自然是心中首選。
鳳凰樓因為之前張大年創業失敗,如今顯得十分蕭條。
張大年被家中老子軟禁,改裝後的鳳來樓也早早關閉,現在已經成為一座空樓。
之所以選擇在這裏售樓,一來是史耀乾還有
這裏的鑰匙,還在和張大年暗中勾結,聽到這消息之後,張大年自然百分之百支持,二來鳳凰鎮的這條街,畢竟還是周圍村子最為繁華的地區,還有史耀乾這個威望盛高的人在這裏坐鎮,剛一開門,便有不少村民興衝衝的走了進來。
“那個,這邊是交押金的地方嗎?”
“哦,交一萬是吧?”
“史老板,你買了幾套房啊,我聽說是兩套,這可不少錢呢。”
“嗬嗬,誰說兩套的,我買了四套,到時候老了去那邊養老!”
“養老?那邊王鐵柱可是和你死對頭呢!”
“怕個鳥啊,他現在是村長,以後還是村長嗎?田寶坤給村民們蓋了樓房,你覺得龍泉村的人還會選他當這個村長?”
史耀乾一邊負責收錢寫條子,一邊和前來交錢的村民們扯著閑篇。
條子十分簡單,上麵隻寫著每個人的名字和時間,最後蓋上寶坤房產公司的公章,便算是村民交錢購房的證明。
從法律意義上講,這個小條完全沒有法律效益,即便以後田寶坤蓋不出樓房來,村民們拿著這張小條去法院告他,也沒有法律約束。
但在各個老板的輪番造勢之下,現在的村民已經對龍泉村蓋房這件事深信不疑,而且在他們看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們不信田寶坤和史耀乾會跑路。
“哎喲,錢小二,你樂嗬嗬的,買房了啊?”
“嗯,剛交了一萬塊。”
“嘖嘖,有錢就是好,我得回家和老婆商量一下!”
“哈哈,你家的兒子也到了結婚的年紀了吧,還不趕緊買套房,不然誰家姑娘願意嫁給你家啊!”
“確實是這個道理!”
“哎,那我先商量著買一套八十平米的吧。以後讓孩子們住!”
鳳凰樓的附近聚集著不少村民,看著進進出出的那些人,村民們交頭接耳,顯然,還是有不少人處於觀望狀態,但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從裏麵拿著小條子走出來,很多人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