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錦繡農門> 第343章 家門榮光(全文完)

第343章 家門榮光(全文完)

  很久不見,一眾人免不得寒喧。


  不過當看向留著青色胡子的宋添時,大家心裏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絲敬畏,畢竟這現在可是史部待郎,以後前途不可限量。


  在臨江卓府住了幾,周邊的官員也繼續過來拜見。


  年前,阿繡帶著丈夫孩子去城外祭陵。


  宋添第一次來,親自拿了鋤頭鋤草掃墓,帶著兒女向先輩們上香跪拜。


  阿繡端著酒盞灑在墳頭,終是忍不住紅了眼眶。


  宋添輕輕攬住媳婦的肩膀,“先輩們在之靈已經得到祭慰,夫人節哀。”


  阿繡用手娟壓了壓眼角,輕輕靠在宋添的肩頭道:“謝謝你添哥。”


  “你我夫妻,本是一體,少這些見外的話……”


  在臨江過的這個年無比熱鬧。


  開年後初八那日,府外十幾輛馬車待命,宋添帶著妻兒跟一眾人員啟程回京中。


  他現在事務繁忙並不能在外麵多待,這來去加停留快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是極限了。


  回到京裏,一切如常,唯一變化也就是宋霖進國子監了,成早出晚歸,成了名副其實的書生。


  阿繡這次回來帶了杜媽媽歸京,如此生意上的事有杜媽媽幫忙看著,輕鬆了不少,日子過得十分清閑。


  一晃又是好些年,當宋霖十四歲取得秀才功名之時,宋添向莊文帝請了個鄉試主考之職,準備帶一家人回平陽老家看看。


  此時的宋添三十出頭,卻已經官至吏部尚書之位。


  從京中到平陽來去都要三月,加之鄉試,沒個半年根本回不來。


  這樣的官位去做一個鄉試主考大材用了,可莊文帝無法拒絕,這些年他一直將宋添苟在京中為朝廷做事,一假也沒給過,有些過意不過。


  莊文帝準了,隻是讓他早點兒歸朝為自己分憂。


  宋家這次是全家出動,除去一些下人留在京中,丫鬟婆子護衛加上主人家一共用了十幾輛車。


  臨行前薑博淵帶著妻兒來了一趟,給大家送行。


  這麽多年過去,薑博淵早已經坐上了大理寺卿的位置,現在留著一撮胡子,眼神淩厲精明,在朝中是出了名了鐵血手腕。


  當初從梁州出來的那幾人這些年也有了不變化,胡柯一直在工部,目前是四品。


  倒是紀英,放棄了當初一直留京的夢想,去外麵當知府去了。


  京中這潭水太深,他使終適應不了那些爾虞我詐,最後在宋添的勸慰下補了外值。


  回到平陽,路上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當車隊來到城門,在那裏等著的宋家人立即便湧了過去。


  這麽多年過去,河口鎮的宋家也沒有一層不變地窩在那個地方,繡房早已經搬到平陽城來了,宋明將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也是一方大掌櫃。


  其實他的能力並不限於此,不過他手下的生意使終隻在梁州一帶,先前曹眙想讓他去臨江,都給拒絕了。


  他這人致向不大,在故土陪著親們日子過得紅火,已經滿足。


  “爺,奶,二叔他們回來了。”


  宋康扶著走路已經有些吃力的宋老爺子,驚喜地對他道。


  宋老爺子眼已經花了,隻看見前方花團錦繡全是糊影,但他知道是二房一家回來看他了。


  “康兒,快扶我過去。”


  宋老爺子很是激動,當初他回到這邊便沒有再去過京中,但兒子時常來信,那邊的情況他也是清楚的。


  聽聞添哥已經是尚書大人了,兒子也在國子監做了大學士。


  家門榮光,家門榮光啊!

  “爹,娘,不孝兒回來看你了。”


  宋二才迎向二老,見父母親已是耄耋之年,鼻頭忍不住發酸。


  “老二,回來就好啊,累了吧?走,回家去。”


  “誒!”


  一眾人在城門口寒喧了好一陣,後麵坐車回宋府。


  當年臨江那邊的生意起來之後曹家就搬走了,如今的宋府在平陽也是屈指可數的名門世家。


  宋家的輩多,除了宋添膝下隻有兩個,另幾房人丁都不錯。


  當年宋家分家,到了現在幾房人也是分開過的。


  大房倆口子也老了,平時過得清閑,都聽兒子宋明的。


  二房就不提了,三房宋三才一家這些年來鬧出的事比較多。


  當年宋康進了一趟京城,從那邊弄回來不少好貨,三房掙了很大一筆銀子,生意很是紅火。


  隻不過宋三才那人心術不正,成了大老爺便開始在府裏養妾,在外麵養紅顏,這可將王氏氣死了。


  夫妻倆鬧了很久,後麵宋三才直接家都不回了,在外麵養外室,還生了兒子。


  一直在外麵跑生意倒貨的宋康總算忍不住了,斷了宋三才的銀子。


  宋三才見兒子不聽話,鬧得尋死尋活,還要去告兒子不孝,結果平陽縣縣太爺不管這事,他就帶著兩個女人去府城,半路被劫了錢財還丟了命,外室跟兒子也不見了。


  宋康一直覺得他身邊那兩個女人有問題,現在人死了隻感覺解脫,官府那邊能查就查,查不到他也算了。


  沒了宋三才這個攪事精,幾房的日子都過得不差。


  當晚上,大家吃了餐團圓飯,休整幾日之後便回村子裏祭祖。


  回村那,外麵都得了消息,看熱鬧跟送行的人從出城一直到村。


  當年宋添六元及第早已經轟動下,同是平陽人,怎麽可能不知。


  一路上不少人都大聲叫著宋狀元,除了鑼鼓相送,有些人還拿出一些自家的幹貨果子相送。


  每路過一個村子添都會出來跟大家兩句,後麵回到鎮上更是請鎮上那些人吃了一餐飯。


  曾經的同鄉跟鄰居如今已是二品大員,那些人不知道有多激動,想想當初,這宋狀元還來他們買過東西,伯伯嬸嬸的都叫過,如今這差距,想象不到。


  在鎮上逗留了一下,車隊回到村子。


  村子裏的人知道他們今會回來,早已經翹首以盼,見著人,由新任宋家族長帶著大家向宋家人行了大禮。


  村裏出了個六元狀元,就算人不是他們家的,這些年大家在外麵也是有與榮焉,不管走在哪兒外人都會給幾分麵子。


  宋添親自將族長扶了起來,後麵還跟大家了好一會話,特別是麵對那些正在讀書輩,讓他們努力堅持,用知識改變命運。


  自從出了宋添這麽個狀遠郎,村子裏讀書的人又多了,宋添的學習事跡已經給長輩們誇得神神乎乎,如今見著真人,那些大書生激動得臉都紅了,保證以後好好讀書,為國為民。


  下午祭完祖,時間已經不早了,村裏辦了席宴,將宋家一行人留了下來。


  次日清晨,借著晨光,宋添來祠堂,在早已經準備好的木匾上提下光宗耀祖四個大字。


  落款時他隻寫了自己的名字,殊不知,這個名字在以後的朝堂風雨中所向披靡,從尚書到副相,再到太傅,最後又掃除皇戚扶持太子坐穩皇位,成了名副其實的閣老帝師。


  後麵,當宋添到了雪鬢霜鬟之時,他並未貪戀權勢,帶著妻子跟從孫辭官回了臨江。


  火紅夕陽下,宋添負手而立站在海邊的瞭望台上,目視著邊落日長長舒了一口氣。


  “添哥,可是想念上京了。”


  阿繡扶著丫鬟的手慢慢來到他的身邊。


  多年過去,兩人臉上都刻滿了歲月的痕跡,可宋添看她時眼中的溫情從來未曾變過。


  “這上麵風大。”


  宋添著揮手讓丫鬟去取披風。


  “一點風而已,我還沒有老到弱不經風的地步。”


  都返老還童,這句話用在阿繡身上很是貼切。


  宋添一笑,捏了捏她的手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阿繡瞥了他一眼,“你剛剛歎氣幹嘛?如果不想陪我這個老婆子遊山玩水,收拾東西走就成了。”


  “怎麽盡喜歡瞎猜。”


  宋添輕輕攬上她的肩,“我隻是在想,這麽好的美景為什麽現在才看到。阿繡,這些年來我忙於朝堂之事,沒能好好陪你,對不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