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課王二小
“你們平時就吃這些?”陳雲平忍不住皺眉,他們家的情況已經很艱苦,可最起碼還是有些菜吃的,這些孩子們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卻隻能吃野菜。
“王老師在的時候會從他的夥食裏扣菜給我們吃。”張慧麗似乎很想念王東老師,說完之後眼眶已經紅了。
陳雲平沉默下來,他了解的王東老師也是外來的,他沒有田地哪來的菜,說到底不過是自掏腰包給這些孩子吃罷了。
“我去做飯。”沒再問下去,陳雲平轉身去了爐子旁。
一個用不知多少年的雙耳鐵鍋,上麵沾滿了老油垢,旁邊放著鹽罐子,其餘的調料一律沒有。
把野菜洗幹淨陳雲平才發現,學校裏連最基礎的炒菜油都沒有,隻能水煮加點鹽。
看著陳雲平把一籃子野菜全都倒進鍋裏,幾個住校的學生似乎欲言又止。
“怎麽了,我做的不對?”陳雲平看出了他們表情的變化問道。
幾個年紀稍長一些的學生不說話,還是王月開口道:“這些野菜要吃一個星期,全都煮了我們後麵就沒菜吃了。”
“這些野菜你們要吃一個星期?”陳雲平難以置信的看著幾個孩子,完全不敢相信這一籃子野菜夠七八個學生吃一整個星期。
“我們隻有星期天可以去挖野菜,挖一次要夠一個星期吃。”王月乖巧的點了點頭。
陳雲平頓時心中有些愧疚,他收了村裏的錢來教書,還沒開始教先把這些孩子僅有的菜全都下鍋了,他隻覺得自己不是來代課的,反倒是來添亂的。
看著孩子們擔憂的表情,陳雲平猶豫許久才道:“你們放心吃,後麵幾天的野菜我來幫你們解決。”
可孩子們依舊沒有因此而高興起來,張慧麗悶聲道:“王老師從來不會出這種錯。”
陳雲平深受打擊,在這些年幼就獨立的孩子們麵前,自己仿佛一個什麽都不懂的白癡。
不知過了多久,陳雲平把野菜做好,對學生們道:“下午課代表帶你們複習之前學過的內容,我有事要出去一趟,到放學時間班長組織放學。”
“可是村長說,老師不說放學,我們不能走。”班長李科忽然站了出來提醒陳雲平。
“村長問起來就說是我的意思。”陳雲平撂下一句話轉身出了教室,不顧身後學生們的提醒。
陳雲平來到了平時村民們挖野菜的後山,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平時人人都來的後山,想要挖到一整籃子的野菜遠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麽好挖,兩三個小時過去,他隻挖到了一個底。
眼看著太陽要落山了,陳雲平看著籃子裏零散的幾根小的可憐的野菜,他想到自己跟學生們打包票時學生們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他們為什麽會用那樣懷疑的眼神看著自己。
準備打道回府的陳雲平身後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你咋沒安排孩子們放學?”劉長水望著他質問道。
陳雲平麵色一怔道:“我不是交代李科組織他們放學嗎,他們還沒走?”
天都已經黑了,山路難走,這些孩子們都還小,讓他們自己回家是十分危險的。
“李科自己都是孩子,怎麽能組織這些孩子們放學,有幾個離家遠的你得交代大孩子帶著一起回去,這個時間你隻怕得一個個給他們送回去了。”
劉長水這才說出了平山村小學以往的慣例,這也是王東老師還在的時候留下的規矩,因為十多年以前王東老師教的學生,其中有一個就是被他留下補課,天快黑了讓孩子自己回去,路上遇見了山體滑坡孩子的一條腿廢了,因此王東自責無比,再也沒讓孩子們單獨放學回家過。
“我知道了。”陳雲平想到班裏的五十六個學生頓時覺得頭皮發麻,答應下來後回家放下菜籃子就往學校趕過去。
果然這一個月的五十塊錢並沒有那麽好賺,陳雲平在心中感歎著。
班級裏有不少年紀和陳雲平差不多的孩子,帶順路的孩子能帶大概一半左右,剩下的就要交給陳雲平自己一個個送到家裏去了。
等到送完最後一個孩子,時間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陳雲平整個人精疲力盡回到家裏仿佛被抽光了全身的力氣。
陳芳芝看著陳雲平疲憊的模樣,心中略有愧疚說道:“如果實在辛苦,就別做了,但是去城裏的事兒你想都不要想。”
陳芳芝打定主意,不允許陳雲平進城打工,城裏的錢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好賺,她吃的虧堅決不讓自己兒子再吃一次。
“媽,我去城裏是為了給家裏還債,你為什麽這麽抗拒?”陳雲平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我就是不想讓你去。”陳芳芝眼神一頓,似乎回想起了過去的某些事,心口被刺痛卻也隻是片刻,她目光躲閃的說道。
陳雲平見母親不想說,隻好作罷,草草的準備了晚飯,兩人吃完之後,陳雲平坐在院子裏,看著天上皎潔的月光,似乎是在沉思。
他腦海中一幕幕滿是在學校裏時的場麵,那些學生們的眼神,還有自己手忙腳亂的一整天,頓時覺得十分可笑。
一整天的狼狽下來,讓陳雲平開始懷疑自己,究竟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他原本以為是因為他自己不願意做才久久沒能答應村長的請求,現在想來,似乎是因為內心最深處的抗拒,那種對未知的恐懼、對自我能力的懷疑,讓他遲疑了這麽久,最後在看到工資和村裏幹部們的苦口婆心之後答應了下來。
那一瞬間,陳雲平隻覺得自己可笑又可悲,為錢而低頭,卻接下了自己或許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
陳雲平又是一夜未眠,前一天是因為無奈,無奈村長帶過來的一筆‘巨款’而此時此刻,是可恨自己的無能,仿佛一整天下來,他本以為教導一班孩子有多簡單的雄心壯誌在一瞬間被熄滅了,原本燃起的一絲絲鬥誌,都在這一天之內被消磨殆盡。
翌日一早,天不亮陳雲平就又跑到後山去挖野菜,好不容易挖到了半個菜籃子,陳雲平才長舒一口氣,好在這兩天的野菜夠了,明天他再換個地方找找,差不多這個星期的就解決了。
陳雲平並沒有意識到,隻是一天時間,他對這些孩子們逐漸有了責任心,他在慢慢接受自己是平山村小學教師的角色,至少他現在已經明確的意識到自己的身份,是一名鄉村教師。
孩子們看到陳雲平到班級裏,也沒有了第一天的陌生,雖然依舊很拘謹,可有幾個學生可以脫口而出陳老師這個稱呼。
“昨天教你們的詩,有誰還記得什麽意思嗎?”陳雲平看著講台下的學生們問道。
班長李科舉手站了起來,把詩的意思重新說了一遍,其實幾乎就是把陳雲平說的背了下來而已。
陳雲平滿意的點了點頭,他知道對於這個年齡的學生來說,願意死記硬背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好學精神了。
他對學生們說道:“這首詩曾是我的老師教的我第一課,沒想到我教你們的第一課也是這首詩,我希望你們所有人都能把這首詩的意思記下來,或許這首詩不會在你們的人生中、你們所學習到的知識海洋中留下太多的痕跡,但我想如果你們真的能讀懂,這首詩將會在你們的學習中帶來很大的助力。”
“或許你們現在不能明白我這話的意思,但是總有一天你們會明白,我希望到時候的你們都能有所作為。”
陳雲平繼續說著心中的肺腑之言,看著學生們疑惑的眼神,他沒辦法解釋自己這番話的原由,或許他也需要繼續探索和學習。
翻開課本,陳雲平才發現白鹿洞本不是課本裏的內容,大概是王東老師也有自己的生活經曆想要教導給孩子們,所以才會選擇用這首詩作為自己教師生涯的結尾吧?
學習新的內容,剛好到第五課王二小,這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陳雲平還記得,當時的自己隻恨自己所生活的年代太過寧靜,或許每一個男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吧,他希望自己是那個英雄。
學習這一課的時候,老師用他有些口音的語調,唱出了那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他還記得班級裏有許多女孩子聽哭了,還有不少男孩子笑話這些小女生愛哭,逐漸長大之後的他回憶起來那時自己也是跟著笑話小女生的調皮學生之一還曾懊悔許久。
陳雲平煞有其事道:“今天除了這篇課文,還要教你們一首歌,這首歌的名字就叫歌唱二小放牛郎,我唱一句你們跟著學一句,要全都記下來。”
劉長水本想來看看陳雲平的教學進度,和對孩子們是否耐心,剛走進院子,就聽到了一句一句跟學的聲音。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
孩子們跟唱的聲音並不整齊,每一個卻都認真的學習著。
這樣的氛圍,自王東去世之後已經很久沒有過了,劉長水隻覺得心中似乎正在被一股暖流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