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70年代婚戀日記> 第九章 農場的冬天啥顏色?

第九章 農場的冬天啥顏色?

  1969年4月1日星期四氣陰

  北國的冬特別冷。不僅兩隻手不敢露在外麵,就是臉也不敢向北風挑戰。寒風襲來,有一種透骨滲肉的感覺,最低溫度有時達到零下8度。在正常的情況下,也要零下0度左右。在這裏“滴水成冰”絕不是危言聳聽。在這樣寒冷的氣候下,農場的職工如何過冬,他們在這樣的季節會做些什麽,這裏的冬是啥顏色呢?

  農場的冬是藍色的。每當太陽懶散地露出勉強的笑靨,凜冽的北風任性地吹來,就把破碎的雲朵恫嚇得無影無蹤,逃之夭夭了,這時的太陽就會迷起得意的眼睛,露出一副半睡半醒的神情,端倪著一望無際的空,不是,那是在默默發呆,還是她十分得意這樣的情境。那是湛藍湛藍的空,如同海水一樣清澈的空。像若大的一塊藍色玉石透明如鏡的空。空中偶爾有離群的大鳥飛過,抑或孤獨而無助地哀鳴幾聲,反而是在給這寂寞的藍,增加了幾分點綴與色彩,那是令人眼前一亮的稀有的生命跡象,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農場的冬是灰色的。在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土地上,還有那些舉目可見的殘枝敗葉。她們沉睡的太久了,就成了這樣的顏色。請看,那些田埂頭枕著溝渠,酣睡得那麽深沉那麽安詳。大大的河塘,不知在啥時似乎一夜間就變成了冰封的世界,潺潺的流水,在堅冰底下唱著無聲的歌。透過那些亮如明鏡的冰層,一群群魚群在下麵,毫無目的與方向的遊動著。渠岸邊一望無際的楊柳樹,早已是光禿禿的頭頂了。隨風搖曳的枝條,似乎在拒絕或排斥著寒風的騷擾,抑或是在向溫暖的春頻頻招手。樹杈上,三兩隻喜鵲可能也十分厭惡這寒冷,站在枝丫間尾巴被吹得忽散忽緊,隻有那無數的麻雀,忽而飛到樹梢,忽而落到地下,無論起落都會形成一陣“嗚嗚”的颶風;


  農場的冬是白色的。無論是白還是夜間,一場瑞雪毫無聲息地飄下,整個連隊霎時間就會成為白色的世界,整個大地就變成了白色的世界!一尺多厚的白雪,把大地覆蓋了,把房屋覆蓋了,把棋盤式的耕地覆蓋了,把河塘中的魚蟹覆蓋了,同時,也把通往總場那唯一的一條道路覆蓋了。而唯一沒有被蓋住的,就是我們職工的滿腔熱情,啊!多好的雪呀,多大的雪呀,有道是:瑞雪兆豐年。就憑著冬的這幾場雪,我們來年定會獲得新的豐收,我們在學大寨的路上,定會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農場的冬是無色的。晴朗的,清新的氣!看上去就會令人浮想聯翩,心曠神怡,吸一口這樣的空氣,自然就會潤心淨肺。平時是這樣,而到了滴水成冰的冬季,到了雪花飄飄的時刻,就更是這樣!每一個農場的早晨,就更是這樣!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會感覺到一身的輕鬆,滿心的愉悅。那空氣是涼涼的,是甜甜的,一口涼吱吱的空氣,會一直通向內心的深處,通向靈魂的沃土!這樣的空氣,隻有我們的農場才可以獨享,這樣的心情,隻有我們在邊遠地區的知情,才可以感受;

  農場的冬是熱烈的。周邊的農村,到了這個季節就毫無例外地開始“貓冬”了。或整上兩盤菜,一壺老酒享受生活;或邀上幾個知己戳戳牌九,打打麻將;或幹脆躺在溫暖的被窩裏睡懶覺。也是呀,一忙活就是一年,也該勞逸結合,休養生息了。然而,在我們國有農場卻是例外,我們這裏在冬學大寨的號角仍在吹,改土造田的大會戰仍在繼續。千畝鹽堿地抬成了統一的坨地,如同整齊的棋盤一樣工整漂亮,眼看這些不毛之地就要成為豐收的良田了。更加給幹部職工增添了改換地的決心或勇氣。


  北方的冬,河流結冰了,大地也會被凍成一尺多厚的“凍土層”。在這樣的惡劣氣候環境下,還可以動土嗎?還可以搞土方工程,改良土壤嗎?我們的回答是:隻有想不到的困難,沒有克服不了的苦難。九連學大寨的精神,就是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向荒漠要糧食,必須爭分奪秒。在我們九連沒有“貓冬”的規矩。


  不知是誰發明的鐵釺,60多工分高,上頭圓下頭尖,如同牛腿一樣粗。兩個人抬著百八十斤重的石滾子,一下一下將鐵釺狠狠地砸下去,一塊厚厚的凍土塊就被掀起來了。就這樣,大家七手八腳用鐵釺或撬棍把凍土尅下來,下麵的好土沒有凍,軟和的很,就可以用鐵鍬開挖了,冬季施工改造大地,雖然效率相比要低下一些,進展要緩慢一些,但是,它展示的也是一種意誌,一種精神。那就是,愚公移山的意誌,大寨人改換地的精神。這樣搞,不是比“貓冬”更有意義,比貓冬要強百倍嗎!


  冬的九連大地,隻有熱情,沒有寒冷,到處呈現的是熱火朝的工地,到處是一群群戰嚴寒,鬥凍土的戰士。事實證明,在冰雪地的環境下,一樣可以學大寨,一樣可以搞改土造田。九連的人做到了!


  春邁著大步來了,萬物開始複蘇。這個時刻,就是清淤的大好季節了。什麽叫“清淤”?就是把大大的上水溝,排水渠中多年淤積的泥土清理出去,以便在新的一年生產中,做到給排水順暢,利於增產增收。同時,還可以將清理出來的淤泥,加固堤壩或積肥綠化等等,總之,這也是一舉多得的工作。


  清淤與抬土挖河不一樣,與改土造坨也不一樣,這是一個人的單獨工作,人需要站到深深的溝底,每人包攬十幾米或二十幾米長的工程,隻要條鍁好用,隻要兩隻胳膊有力量,可以把淤泥挖起來,然後呢,再用力將淤泥甩到高高的堤岸上去,這個工作就算完成了。至於清理溝底淤泥的深度,就各不一樣了,有的需要一尺深,有的需要半米深。這要看具體的淤積情況或給排水的要求而定。


  再者,清淤泥工作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其關鍵點,就是能不能將淤泥順利甩出去。或者是一米高的,或者是兩米高的堤岸上。有經驗的,使用巧勁兒,輕鬆而自如。沒經驗的呢,淤泥就會牢牢地粘在鐵鍁板上,粘粘的淤泥不僅甩不掉,還會戀戀不舍地隨著鐵鍁跑回來。用的力量越大,兩隻胳膊就會被抻得越疼痛,久而久之,人就會產生畏難情緒了。所以,將鐵鍁挖下去以後,不要急著端起來,而必須將鐵鍁揮動幾下,以便讓鐵鍁扳和淤泥不能太親密,盡力把它們分離開來。這樣,再用力往上甩,淤泥就會“嗖”地一聲跑到岸上去了。


  到了清淤的時刻,早戰的號角也要接著吹響了。幹什麽呢?初春,地裏的農活會一個接住著一個接踵而至。霸地呀,拉荒呀,育秧呀,鋪地膜呀等等。這些工作,很多都要利用業餘時間去完成的。北方的四月,還是寒風習習,雪花飄落的季節。在冰冷的田水中,還可偶爾可見到薄薄的冰碴。在這樣的季節,這樣的時刻,這樣的早晨下水育秧,或者是平整土地,或者是揮鍁搭墊,可以想象是怎樣的感受。肯定是鑽心的涼,透骨的冷。誰願意早早地起床,頂著星星下水勞作?但是,沒有辦法,這不是誰願意不願意的事,也不存在願意不願意的問題。我們就是種地的,種莊稼要緊,吃苦就要狠。這些,都已成為九連職工很自然的習慣了。


  我們的評論仍在繼續,每個星期更換一次,那是雷打不動的習慣。無論是寒風凜冽的黑夜,還是雪花飄飄的淩晨,評論時刻在跟隨著黨中央的聲音,在跟隨著九連學大寨的足跡。


  我們的文藝演出隊仍在繼續。我們要排練出更多更好的文藝節目,奉獻給這個時代,奉獻給這個時代的那些最可愛的人。同時,也會展現出我們的青春色彩,展示這些難忘的激情歲月!

  夜,已經很深了,今晚就寫到這裏吧。


  我堅信,我們的苦不會白吃!累,也不會白受!幸福——就是靠奮鬥出來的!


  手機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