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永安永安
……
永安城外,官道旁的一處林子內,密密麻麻站了很多人馬,足足有五千騎,而環繞永安城,有五處這樣的林子,每個林子裏,都有人馬。
“稟公公,城內的情況都已經探明,知府在醉花樓喝酒,已八分醉。劉武備,住在南巷小妾處,他手下偏將位置也已經找到……”
一名黑衣人,報著永安城裏的情況。馬上端坐一位蟒袍男子,麵白無須。他聽完後,對著旁邊一名武將說道:“韓將軍,除潤王府外,其他交由你處理了。”
“公公,恕屬下愚鈍。雖然據報有人造反,可是似乎知府和武備都不知情,況且夜裏強攻,恐怕會傷及百姓。”
“哎,韓將軍。不斬了知府和武備,怎麽叫造反呢。百姓嘛,不見到血光,他們怎麽知道造反是不對的呢。你隻管用心去做,功勞是很大的。”
韓將軍身經百戰,時常輪著幾十斤的大刀,砍人如切菜,公公這幾句話說的他冷汗直流,手腳發軟,馬鞭都險些脫手。
不遠處,城門外,一聲炮響,永安城外響起了震天的殺聲。
隻見一條由無數火把組成的火龍,將永安城密密圍住,不一會兒,七處城門都被攻破,七條火龍衝進城內,一時間整個永安城火光四起,驚呼聲,喊殺聲,處處刀光劍影,血流成河。
獨獨潤王府還是一片安靜。
王府大堂上,端坐一位蟒袍男子,身旁站著八位道士,身穿黑色道袍,手拿拂塵,背上背著一個巨大的葫蘆,外麵院內也站滿了兵丁和道士。
潤王穿著睡衣,跪在當庭。
“黃天承運,皇帝詔曰:潤王父子膽敢謀上作亂,起兵造反,斬殺永安知府武備,殘害百姓,大逆不道,責令除卻番號,就地斬首,昭告天下,以儆效尤。”
公公慢悠悠地念完聖旨,卻並不等潤王來接旨,而是又將聖旨放了回去。捏著手指輕輕一揮,“你們別愣著了,抓緊去辦吧。”
永安城就像一個雞蛋,潤王府就像蛋黃,蛋清被攪碎後,沒多久,蛋黃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八天後,皇帝陛下收到韓將軍奏報:是夜,臣率兵突入,不料中敵奸計,數倍叛軍從百姓屋內殺出,臣與之短兵相接。激烈處,砍人如割草,風吹人頭落。戰至五更天明,鳴金收兵,計頭顱,得兩萬七千五百六十三顆。
公公奏報:逆賊潤王並其子女一百六十五人,及和府上下共一千八百三十二命,於是夜三更,府內就地斬首。
永安城誌記載曰:永安地處東南,戰火多不曾及,繁華安寧,故而得名永安。曾計有人口十萬八千七百四十三,平潤王逆後十五年,再計,得人口九千一百二十一。
……
三清山緊鄰永安城,那一聲炮響後,無數人被殺,卻救了一人。
聽到炮聲,那位古怪道人,鬆開了手,朱道人得救了。
怪道力量奇大,朱道人喘了好半天,才恢複過來,再看時怪道已經不知去向。
道觀裏的道人,陸陸續續也全都醒了。看到滿院的道人,朱炯很納悶,看樣子不像是來救自己的啊。
他急忙去找羅觀主,他要趕緊告訴羅觀主:有一個瘋道人要謀害他。
“竟敢要謀害本王,真是豈有此理!一定要重重的辦,罰他刷恭桶一年,然後趕出三清觀。”
想到得意處,朱道人暗暗得意,卻發現大家一窩蜂跑到東牆邊,趴著牆頭向外看,而羅觀主和幾個年長道人站在觀星台上,也在向東觀瞧。
朱道人氣喘籲籲的爬上觀星台,向東一看,看到了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一幕。
通紅的火焰,照亮了半個夜空,地獄什麽樣,看一看此時的永安便知,也許此時的永安比地獄更慘,至少地獄裏還分個善惡。
過了很久,羅觀主等人才發現朱炯也在這裏,捏呆呆,怎麽叫也不答應。羅觀主急忙派人將他扶回房裏,並送來很多救濟的丸藥,卻怎麽也敲不開朱道人的嘴。
正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前去打探消息的道人回來了。
聽完陳述,整個三清大殿,寂靜無聲。
千難萬難,好不容易攀上一個大金主,三清觀複興有望,潤王造反了,還被滅門。
“他怎麽會造反呢?不能啊,他喜歡的明明是我們的丹藥啊!”
羅觀主喃喃自語,他怎麽也不相信,潤王會造反。
“師父,事已至此。我們隻好再想其他辦法,好在之前的錢糧還能支撐一段時間。眼前卻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清風小心翼翼的說道。
羅觀主猛然一驚。
“關於那孩子,各位道友有什麽意見?”
羅觀主環視四周,目光最後停在長須道人臉上。長須道人一捋胡須,轉頭望向黃臉道人,黃臉道人望向白臉道人,白臉道人低頭端起茶杯。
“師父,那人既然是謀逆之子,朝廷要犯。不若我們將其獻上,也許是一件功勞?”
羅觀主望向清風,對他的建議有些心動。
明月心裏輕輕歎了一口,上前小聲說道:“師父,他現在必定是我們三清觀的人,貿然獻上說不定會連累我們三清觀。”
是啊,來個連坐,哪受得了。羅觀主小方步越踱越快。
“稟觀主,師叔在外麵,要見您。”
朱道人被人掰了半天嘴,後又被人扔在床上,過了好一會兒,他漸漸醒轉過來,此時他看什麽東西,都是紅色的——火焰的那種紅。
他打定主意,無論羅觀主答不答應,他一定要回永安。
而羅觀主是一定不會讓他現在回永安的。
於是,幾分鍾後,幾名道人扛著被綁起來的朱道人,走出了三清大殿。
朱道人不斷掙紮,破口大罵,一名道人不耐煩,揮拳打向朱道人的後腦,直接將他打昏了過去。最終,朱炯被綁在了他之前睡的屋子裏。
經過周密的考量,羅觀主定下一條“妙計”。他派人守在永安城外,如果發現有兵馬向三清觀方向移動,說明朝廷要朱炯,自己立馬獻上朱炯;如果沒有任何情況,那就避過風頭再說。
此條妙計,進可攻,退可守,敵不動,我不動。想到此處,羅觀主暗暗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