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種師道 天險——柳溝
楊林大軍,可以說是炎國最為頂尖的大軍之一。
裝備齊全。
而且文武兼備。
更為重要的是,楊林麾下的幾個義子,都不一般。
在得到項雲的命令之後,楊林大軍直接開動,兩麵夾擊。
直接攻打柳國。
誰讓他裝逼呢。
非但不投降,還辱罵項雲。
項雲當然不會讓他們好過。
柳國怎麽說也是一個四品諸侯國,實力還是相當強橫的。
至少,不比當初的鄧國差。
他們的兵馬大元帥,乃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將軍——種師道。
種師道,原名建中,因為避諱宋徽宗建中靖國的年號,改名為師極,後被徽宗禦賜名為師道。
北宋末年名將。大儒種放從曾孫、名將種世衡之孫。
種師道初任文職,因有謀略,後改武職,抵禦西夏有功,成為名將,被尊稱為“老種”。
宋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奉詔任京畿河北製置使,力主抗金,深得百姓擁戴,京師解圍即被解除兵權。不久種師道病逝,時年七十六歲,欽宗親臨祭奠,下詔追贈開府儀同三司。
種師道死後次年,京師失守。建炎中,加贈少保,諡曰忠憲。
······
種師道一生之中,戎馬生涯,抗擊西夏,遼國,金國。
將自己的一生奉獻在國土之上。
但是最後,卻成為了替罪羔羊。
在積極導演的收燕雲之役中,童貫盲目指揮,造成慘重失敗的後果。
據記載,宣和四年童貫統軍北上至雄州,惘顧軍事將領的意見,分派軍隊行動。
久經沙場的大將種師道對草率用兵提出異議,童貫不予理睬。將官楊可世再諫:將領事先並未參與作戰計劃便倉促臨陣,勢必難以應戰。
知雄州、文官和詵不考慮將官的意見,而配合童貫對楊可世加以威脅。
楊氏及其他武將隻能屈服。於是,在“遵依聖旨及宣撫司約束諸將”的情況下,宋軍繼續北上。種師道領兵至白溝,“如貫素約指揮諸將”,執行童貫不得妄殺的命令。
楊可世領前軍在白溝橋向遼軍招降,結果在毫無戒備之下遭到遼軍的進攻,“矢石如雨,我軍不為備,又拘節製”。麵對如此戰況,楊氏隻得要求動武,但宋軍已陷入不利的處境,“楊可世與遼軍戰,諸將不利”。
此時,承擔監督之責的和詵竟又勸種師道殺楊可世,“號令諸部以明宣撫司出旗榜本意”,“使虜人知朝廷無意用兵”。
終於,招降遼殘餘勢力的幻想破滅,在遼軍的追擊下,種師道領軍敗退。這次所謂的北伐的失敗,完全是童貫無能指揮的結果,所謂“先是,既以招撫為名,貫下令中軍不許妄殺人,及虜騎犯我師,皆不敢施放矢石,聽其殺戮。故諸將亦憤然”。但童貫為了逃避追究,“於是貫以契丹尚盛未可圖,奏劾種師道”,種師道被迫致仕。
據種師道部下康隨跋種師道責官謝表指出:“此役,初不與謀,中則強委任之,又兵之節製皆不得專,考其行事,罪有所歸矣。”
無辜的將領種師道成為此役失敗的替罪羊。
······
種師道乃是柳國的兵馬大元帥,一生戎馬生涯。
多次抵禦了大宋的攻擊。
愣是沒有讓國土丟失。
是一個十分強硬的人物。
柳國這麽硬氣,其中有多半是種師道給的。
大宋都沒有滅了我們,就憑你們一個小小的炎國。
而且柳國有一道天險。
叫做——柳溝。
是一個巨大的懸崖,易守難攻。
是柳國的屏障。
這一道屏障如果利用好,可以當做十萬雄兵。
而種師道,就在這裏迎接薛仁貴。
將其擋了下來。
不能前進分毫。
隻好攻克不了柳溝,一切都是白搭。
······
楊林這邊因為是突襲,雖然柳國早有防備,但是根本擋不住。
而且,陳慶之的白袍軍真的太強大了。
七千白袍軍,勝過千軍萬馬。
再加上羅成在一旁輔佐。
數日之內,連克數城。
讓柳國的百姓人心惶惶。
好在炎國不濫殺無辜。
每攻克一城,後麵的人都會出現,安撫黎民百姓。
秋毫無犯。
也漸漸讓柳國百姓的心,平靜下來。
事實上,戰國時代。
百姓很少有歸屬感的。
因為今天是這個國家的百姓,明天就可能是另外一個國家的百姓。
沒有辦法,九州大陸就是如此。
為了生活下去,為了活下去。
他們隻有適應。
同時祈求上天,運氣可以好一點。
災難不要降臨的他們的頭上。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最苦的就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