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亂世九州之召喚猛將> 第396章 強大的範蠡 對手

第396章 強大的範蠡 對手

  範蠡是一個全才,無論是政治上麵,還是軍事上麵,都展現出過人的才華。


  當然,範蠡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地方。


  那就是——商業。


  範蠡被成為商業的鼻祖。


  據說,範蠡曾經三聚三散,在曆史上留下了名聲。


  在《史記》中,記載了範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春秋時期,範蠡戮力輔佐越王勾踐,終於使得越國複興。勝利後,越王封範蠡為上將軍。可範蠡知道勾踐為人可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於是就辭書一封,放棄高官厚祿,隻裝少量珠寶,乘舟遠行,一去不返,這可謂“一聚一散”。


  範蠡辭去上將軍後,到了齊國,更名改姓,耕於海畔,沒有幾年就積產數十萬。齊國人仰慕他的賢能,請他做宰相。範蠡感歎道:“居家則至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就歸還宰相印,將家財分給鄉鄰,再次隱去,這可謂“二聚二散”。


  行至陶,範蠡看到此地為貿易的要道,可以據此致富。於是,他自稱陶朱公,留在此地,根據時機進行物品貿易,時間不長,就累積萬萬。後來,範蠡次子因殺人而被囚禁在楚國。範蠡說:“殺人償命,該是如此,但我的兒子不該死於大庭廣眾之下。”


  於是就派少子前去探視,並帶上一牛車的黃金。


  可是長子堅持要替少子去,並以自殺相威脅。沒辦法,範蠡隻好同意。過了一段時間,長子帶著次子的死訊回到家。家人都感到悲哀,唯有範蠡獨笑說:“我早就知道次子會被殺,不是長子不愛弟弟,是有所不能忍也!他從小與我在一起,知道為生的艱難,不忍舍棄錢財。


  而少子生在家道富裕之時,不知財富來之不易,很易棄財。我先前決定派少子去,就是因為他能舍棄錢財,而長子不能。


  次子被殺是情理中。


  在經商上麵,範蠡還整理出了自己的思想,成為商業之中,讓人驚歎的存在。


  一是預測行情,窺其先機。


  春秋末期,自由經營的私商興起,他們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在複雜多變的市場形勢下,要獲利賺錢,就必須重視市場行情的變化,揣度商品供求和價格的變化,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


  範蠡是那時善於預測行情、敏於掌握時機、在經營上取得極大成功的代表。


  二是貴賤複反,賤買貴賣。


  範蠡認為,貨物的時賤時貴是會有一定規律的,五穀賤貴在一定條件下會向相反方向轉化,物極必反,物之多少,價之貴賤,會向其反麵轉化。


  他運用計然“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的觀點經商,看到市場上某種貨物上漲,就會刺激人們生產出更多的這種貨物,生產這種貨物過多了,賣不出去,價格就會跌落下來,反之亦然。


  貨物價格的貴賤與貨物的“有餘”和“不足”是有著密切關係的。因此,他認為具體從事經商的人應該在某種貨物價格昂貴時,就要像對待糞土那樣,趕快賣出去,從賤買貴賣的經營中獲利。


  三是完物上種,質高貨真。


  商品是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重性的。商品的質量是指商品效用的好壞,即使用價值的高低。效用好,使用價值高的,質量就佳,反之就是劣。


  商品的質量關係到生產者、商人本身的信譽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關係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當時當私營個體手工業者大量興起以後,範蠡就引用計然之策,提出“務完物”的口號,要求質高貨真,他強調貯藏貨物要完好,並提出“腐敗而食之貨勿留”,以免浪費或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四是薄利多銷,不敢居貴。


  “薄利”是手段,“多銷”是目的,以“薄利”促“多銷”是商人的目的。


  範蠡主張“不敢居貴”,僅“逐什一之利”。他與投機奸商不同之處是出不抬價,進不壓價,不在擴大商品的加價率上費心機,而是當買即買,當賣即賣。他提出的“無息幣”、“財幣欲其行如流水”,就是力求加速商品的周轉次數,使得同量的資本在一定時間內能做更多的生意,從而在擴大購銷中去增加利潤的總額。範蠡是不敢居貴、薄利多銷型的古代經商者之典範。


  五是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範蠡經商之術廣泛地利用了計然“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之策,大獲其利。天旱預先進船隻,天澇預先進車輛。大水年預做車子的生意,因為這時用船,車子沒人買,價賤,水災過後,車子將成為市場上特別需要的搶手貨而漲價,可以賺錢。在天旱時預做舟船的生意,其理相同。


  六是加速周轉,行如流水。


  範蠡主張在增加儲備的同時,應力求加速周轉,要求“無息幣”。他信奉計然“財幣欲其行如流水”的觀點,認為商品、貨幣在市場經營中應該像流水似的暢順,快速周轉。所以,他主張“不敢居貴”,薄利多銷、快銷,加速商品、貨幣在流通領域的周轉。主張“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做到快銷、快購,加速商品流通中貨幣、商品、貨幣的進程,切勿保守惜售,觀望吝購而阻礙“貨幣——商品——貨幣”在流通中順暢進行。


  範蠡的很多思想,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仍然十分的實用。


  被很多人奉為聖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