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千屍老人(上)
第二百六十六章千屍老人(上)
「靈神護佑!」見到來人,老船主一邊吩咐準備開船,一邊走下甲板,迎上去,朝那名走在最前面的中年人合十行禮,道:「教主,船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啟航。 」
說完后,他又湊到那中年人耳邊小聲的說了幾句,把徐長青要強行上船的事情告訴給了那名中年人聽。那人聽后眉頭微微一皺,似乎有些不滿老船主臨時修改事先的安排。見到那人的表情,之前看似無畏的老船主變得誠惶誠恐,連連道歉。見到老船主這樣,中年人也不好再出言責備,拍了拍老船主的肩膀輕言讚許了一聲后,便領著眾人,徑直登上了小船。
在關正登上船后,水手將木板抽回,拿著竹竿把船撐離開岸邊。隨著一陣划槳的聲音,小船逐漸向港口外的風區失去,降下的風帆也在海風的吹拂下,慢慢鼓起,船速逐漸加快,最終完全靠風力沿著海岸,向前駛去。
在眾人上船之前,徐長青便已經坐回到了艙室內,收斂自身的真元氣息,等著他們進來。那名中年人第一個走了進來,進來時手裡握著一根用蛇骨聚合成的手杖,一幅提防戒備的樣子。當看到貌似年青的徐長青后,從他身上立刻散發出一股神念佛元,從徐長青身上掃過。但因為徐長青的收斂,中年人什麼都沒有發現,因此將徐長青當作了一個普通人,放鬆下來,朝身後輕聲說了一句「進來吧!」,便坐到了一旁,不再理睬徐長青。
隨著中年人的話音落下,那名繼承了摩西之名的年青人也走了進來。然而當他看見徐長青時,顯然記起了之前在蘇差惟店鋪外的一幕,臉'色'一驚,快步站到了那名中年人的身後。見到年青人這樣,那名中年人也覺察到了不對勁,立刻站了起來,將那先知摩西擋在了身後,並朝徐長青抱拳,道:「在下南洋靈教教主羅玄,敢問尊駕大名?」
這時,跟在後面的白髮老人和關正也都陸續走了進來。那打扮駭人的老人一進來便將目光放在了徐長青身上,顯然他的修為遠遠高於羅玄,一眼便看穿了徐長青收斂氣息的伎倆,臉'色'隨即凝重,身子上前一步,站在了徐長青的正面,似乎有一力扛下的打算。由於老人身體的遮擋,跟在後面的關正並未看清徐長青,在感覺到老人提起戒備時,他也第一時間抽出了身後的符劍。直到老人上前一步后,關正這才見到在艙室一角處徐長青正一臉微笑的朝他搖了搖手,並聽到徐長青說道:「好久不見了,關兄!」
「徐、徐先生?您是徐先生。」關正一臉的驚喜,整個人愣了一愣,立刻將符劍收回,也沒管其他人,快步上前,朝徐長青行禮,神'色'激動的說道:「關正見過徐先生!當日未能在桃花山等到徐先生回山,實在讓關某遺憾,本以為再也見不到先生了,沒想到……」
「嗯哼!」就在關正極為熱情的跟徐長青打招呼的時候,站在關正身後的老人冷哼一聲,說道:「正兒,為何不給大爺爺介紹一下這位高人?」
關正似乎非常敬畏這名老人,連忙轉身告罪,隨後慎重其事的介紹道:「這位先生就是孫兒曾經提到過的高人九流閑人徐長青,徐先生。」跟著又轉身向徐長青介紹道:「徐先生、這位是關某的大爺爺……」
「千屍老人關破命!」徐長青不等關正說出口,便將老人的身份道了出來,隨後站起來,舉止得體的抱拳,道:「沒想到徐某能夠在有生之年見到關老前輩,實在是三生有幸啊!」
「九流閑人!」關破命看著徐長青,眼睛微微一眯,一臉不屑的說道:「欺世盜名之輩!老夫不屑與爾多言。」
說完,便轉身走到了對眼前狀況疑'惑'不解的羅玄和摩西身邊,坐了下來,閉目養神。
見到自己長輩對徐長青如此無禮,關正臉上閃過一絲愧'色',充滿歉意的向徐長青說道:「實在抱歉,徐先生。我大爺爺他……」
「沒關係,關兄不比介懷。」徐長青微微一笑,說道:「這些都是上一輩的恩怨,不妨礙我二人的交情!」
其實在剛才看出老人的身份后,徐長青便很清楚老人對他會是什麼一個態度,畢竟那些上一輩的恩恩怨怨遠不是時間可以沖淡的。千屍老人關破命算得上是關家最另類的弟子,他是天生克三親的刑鬼命,胸口多了一根邪骨,無法修鍊關家本門的浩然正氣訣,也無法利用關家的浩然正氣化解命中的煞氣。為此其父母將還在襁褓中的他託付給蜀中奇人過三道撫養,希望通過過三命的天元命格保住關破命的小命。
事實證明其父母的這個決定非常正確,關破命得以在過三道的照顧下成長起來,並且還學到了過三道的一身本領,特別是過三道的千屍還元氣更是被他練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其二十四歲回到關家的時候,他已經是當時年青一輩的第一高手,其修為比起關家內山門的那些老人們也絲毫不差。雖然關破命的修為高深,並且嫉惡如仇,但由於他對敵手段殘忍,本身的法訣和法器也邪氣'逼'人,與關家的除魔正氣背道而馳,所以不為關家所喜,一直都被排擠在關家核心之外。然而有失必有得,關破山雖然不被關家喜歡,但卻很受那些亦正亦邪的修行高人歡迎,並與之結為好友,當年的九流閑人也是其中之一。
當時正值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由於起義軍軍規不嚴,對百姓的燒殺搶掠比起清軍更勝一籌,為此關破山決定召集一班修行好友,協助曾國藩等漢軍將領平'亂'。雖然當年的九流閑人也贊同關破命的決定,但卻在做事手法上有了很大的分歧。關破命認為修行者能力強大,應該直接'插'手戰事,儘快結束'亂'局,讓百姓的損失可以少一點,而當年的九流閑人卻認為修行者只能從旁協助,不宜直接'插'手世間之事,否則便會'亂'上加'亂'。因為彼此的意見不和,兩者便分道揚鑣,分別帶領著贊同自己理念的人,投身'亂'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