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擔憂
秦清聽到關門聲,慢慢睜開眼睛,眸光如水,哪有半分睡意。
厲修寒的心意她不願辜負,可讓她視而不見,她辦不到。
陽奉陰違、麵從腹誹這一套,以前在醫院沒少玩。
沈嬤嬤有前幾日的教訓,聽到動靜,忙挑簾子查看“王妃,可是要喝水?”
秦清搖頭,問道“什麽時辰了?”
“剛過戌時。”沈嬤嬤上前,把衣服架上的薄襖披在秦清身上“王妃睡不著?”
這幾日,王爺忙的腳不離地,剛上任便趕上大案,京中多少眼睛盯著,辦好是本分,辦不好便是無能。王爺壓力大,她這個做奴才的都能感覺到,更何況王爺的枕邊人。
秦清倚在床欄上,眼睛看先窗外“都這麽晚了,王爺還在忙。”
西橋藏屍案,出乎兩人的預料。
本以為成記暗中處理孩童之事,被人發現。可打撈上來的屍體,隻剩白骨,並不是新屍。
與成記無關?難道是其他牙商?
西橋牙商眾多,每天死一兩個人,很正常。加上周邊的人牙子和牙婆,想要找到線索,猶如大海撈針。
更何況賣身契在牙商手中,那些孩子都是人家的人。
在這個時代,主子處理自家奴才,很正常,就算捅到皇上麵前,也站不住腳。
厲修寒和秦清至今不出手,就是考慮到此事。
販賣人口,在天啟合理合法,你情我願,明碼標價,銀貨兩清。即便是日後誰反悔,那也要真金白銀買回來。
當然,這裏麵不包含掠賣。
販賣人口真追述起來,戰國時期便有。
秦清扶額,她不可能把西橋的孩子都買了,治標不治本。
初春,早晚陰冷,沈嬤嬤弄了個湯婆子,遞到秦清手裏,安慰道“王爺雖第一次辦差,身邊有林先生和府丞,總不會出大的紕漏。”
話雖如此,可眾人心裏明白,皇上讓日把差事指給閑王,也是無奈之舉。
大皇子和四皇子異軍突起,咄咄逼人。太子軟禁在府,無能為力。
看著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兒子被打壓,皇上如何能咽的下氣。
閑王無權無勢,身後更無家族依靠,孤苦一人,指給他,日後還能要回來。
指給大皇子或是四皇子,肉包子打大口一去不回。
京兆府手握五千府兵,保護京中百姓的安全,如此重要的位置,怎容太子敵對鼾睡。
閑王撿漏,自有人看不順眼。拋出藏屍案,欲把他拉下馬。
此事不但關乎閑王的能力,更關乎太子的安危皇上的麵子。
太子被勒令不得入朝後,朝中的局麵更加複雜。
見秦清一籌莫展,沈嬤嬤搬了個凳子坐在床邊,扯開話題“昨日與高嬤嬤聊天,聊起王爺小時候的事,才知王爺居然怕狗。”
因在別院待上一段時間,便把高嬤嬤和幾個丫頭叫過來,閑王府留餘管家看著。
兩位嬤嬤幾日不見,自是說不完的話。
“怕狗?”秦清挑眉,神色有了變化。
厲修寒清冷矜貴,看起來不像。
沈嬤嬤笑了,向前湊了湊“高嬤嬤也是無意中提起,王爺剛建府時還小,那會子玩性大,身子不好又出不得府,文王知道後,送了隻狗過來。誰知那狗一見王爺,便撲上去。”
“當時王爺才五歲,嚇的轉身就跑,結果被身後的狗撲倒,抓傷屁股,在床上躺了好幾日。”
“真的?”聽到這,秦清來了興趣“後來呢?”
“後來,閑王府在也沒有養過狗,倒是大皇子和太子,不知從何知曉王爺怕狗,曾領著兩隻大哥嚇唬過王爺。”沈嬤嬤笑著繼續道“聽高嬤嬤說,別看王爺怕狗,可太子來的那日,愣是站在那一動不動,太子見沒趣就領著狗走了,眾人上前查看,才發現王爺嚇的腿動不了。”
“哈哈……”
沒想到厲修寒小時候如此可愛。
見小姐眉眼含著笑意,沈嬤嬤緩了口氣。
秦清臉上透著幾分紅潤,想著這幾日瞧瞧,看厲修寒屁股上有沒有傷。
厲修寒進來的時候,秦清已經睡下。
他躡手躡腳的脫了衣服,在爐火旁站了會,身子暖和了才掀錦衾躺下。
女人柔軟的身子,往他身上靠了靠,暖意襲來,厲修寒攬過秦清,滿意的睡去。
寅時剛過,二道門傳來林海的低語“王爺,該起身了。”
厲修寒嗯了一聲,冬梅輕手輕腳的進來,見王爺挑眼,把衣服從衣架上取下來,拿到外間交給林先生。
換上官府,漱口洗臉,高嬤嬤端著早膳進來,厲修寒用了早膳,臨出門掀簾子看了一眼屋內,見秦清還在睡,吩咐冬梅,不要叫秦清起床,讓灶上燉上燕窩,不要放冰糖,等秦清起來的喝。
冬梅笑著一一記下。
吩咐完,厲修寒才帶著林海上朝。
“以前怎麽沒發現王爺細心?”高嬤嬤笑著收了碗筷。
冬梅打趣道“那是沒遇見我家小姐。”
高嬤嬤眉眼皆是笑意,連連說是。
王爺身上多了煙火氣,是好事。
到了宮門口,林海看著王爺進去,他守在馬車旁邊。
一路上遇到幾位大臣,厲修寒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刑部高侍郎來的早,正巧於厲修寒碰到,對這位突然得寵的皇子,很是感興趣。
“臣,參見王爺。”
厲修寒對高侍郎有些印象,嗯了一聲。
高侍郎見王爺沒接話,也不惱,繼續低聲道“聽聞大皇子昨日見了刑部尚書,不知談了些什麽,不過走的時候,春風滿麵。”
厲修寒輝月的眸子微緊,麵色清冷如常,看不出異樣。
高侍郎幹笑兩聲,見有人過來,輕喚一聲,上前打招呼。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垂首立於兩側。
一聲尖啞的聲音傳來“皇上駕到。”
眾朝臣齊齊跪下行禮。皇上精神抖擻的大步走上玉階,坐在龍椅上,底下眾人歡呼萬歲,威嚴低沉的聲音響起“眾愛卿平身。”
蘇伏上前一步,挺直身子,捏著嗓子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臣有事啟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