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手腕:步步為贏> 第1741章 實話實說

第1741章 實話實說

  「隨後,雙林省政府制訂了用一年時間,完成千戶企業的改制計劃。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項不可完成的任務。然而,隨著雙林省國企改革的深入,招商大會的結束,雖然剛剛用了半年的時間,但是雙林省已經完成了計劃的多部分,只有少部分還在接洽,它們的改革速度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今天我特意把張清揚省長請到現場,也把其它省的省長、副省長請了過來,目的只有一個,交流學習,希望大家各抒己見。下面,請張清揚省長講話,介紹一下雙林省的改制模式!」


  姜振國首先拍起了手,會場內響起熱烈的掌聲,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張清揚,姜振國的眼神充滿了鼓勵。


  張清揚微笑著回應大家,清了清嗓子,說道:「首先,感謝內務院領導給我此次機會,感謝姜副總對雙林省發展的重視,感謝現場各位對雙林省國企改革的支持。同志們,雙林省的國企改革在全國而言,並不算多麼突出,但是卻很有特點,這也是我今天來的目的。我想大家都清楚雙林省的背景,它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排頭兵,卻是市場經濟時代的落伍者,正是這種落差,才促使所有雙林人堅定不移地走改革發展之路。接下來,我就簡要地向同志們介紹一下雙林省國企改革的進展,請同志們批評批正。」


  「年初,雙林省委、省政府就確定了千戶國企改革的任務,這絕對是一個紛繁複雜的系統工程。在這個工程中,政策將是至關重要的潤滑劑和助推器。可以說,今年所制訂的這個千戶改制的任務,只是一次試水,但現實讓我們只許成功,不能失敗!去年,省政府便開始著手制訂計劃,不久后《雙林省國有工業企業改革攻堅工作方案》出台,這標誌著我省關於國企改革的配套政策開始正式出台,意義絕對深遠。」


  「雖然有政策的助推,但這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難點。但是,我現在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我們的難點已經成為了亮點,現在改制任務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九十,我們已經摸索出了一條可行的國企改制道路。在剛剛結束一個月的招商大會上,我們的首要原則就是『靚女先嫁』,正因為前期準備充分,推上去的企業還有投資價值,因此大受歡迎!當然,雙林省還有部分國有企業已經失去了投資價值,這部分企業將是今後改制的難點……」


  說到這裡,張清揚稍微停頓了一下,會場內的所有人都安靜下來,大家都明白,張清揚接下來要說的才是關鍵,也是最近爭議的話題。大家都明白,明義上是座談會,其實姜振國就是讓他們來學習雙林省的經驗。在如今對雙林省乃至對張清揚爭議不休的背景下,姜振國還搞出了座談會,可見他站在張清揚的一面。那麼,接下來張清揚要講的話或許大有文章!


  然而,出乎很有人的意料,張清揚下面的話雖然很有針對性,卻十分的簡單:


  「現在有兩種聲音,一種人認為國企改制要扶持所有企業,無論好壞,只要讓國企不倒閉就是最終目的;還有一種聲音,也是我的意見,國企改革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花大價錢不能扶持落後的生產力,改革的目的不是維持現狀,而是發展!偉人曾經說過,發展才是硬道理!至於說哪種思想是對的,我想只能用事實說話,歷史是最好的證明!」


  姜振國再次拍起了手掌,會場內響起稀稀落落的掌聲。原本大家以為,張清揚會利用此次機會,批評以馬中華為代表的論調,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他不但沒有批評馬中華,也沒有傾相於自己,他的表態只有論點,沒有意見。


  張清揚的話並沒有講完,他看了一眼姜振國,接著說道:「有人認為國企改革,就是國有資金流失的過程,還有人覺得國有企業限制了我們的經濟發展。在此,我不想做出論調,但是我可以給出一組數據。改革開放以來,國企數量從原來的23.8萬戶減少到11.4萬戶,減少了一半多。《世界經濟時報》說大陸有46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其中有40家為國企背景,而這40家中25家企業又都是完成改制的企業,是擁有了私人投資的國有企業!這就表明,國有企業的改制是成功的,並不是由公變私,也不是國有資產的流失。」


  「國有企業改革多年,也爭論多年。可是國企改革伴隨著這些爭論一步步走到今天,爭議雖然不斷,但是成果也不斷地顯現出來。事實表明,我們完全可以在爭議聲中發展!現在是思想自由的時代,也是經濟自由的時代,我相信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爭辯各方能夠凝聚共識,共同解決好國企改革的問題。」


  會場內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張清揚在不知不覺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在爭議聲中發展!雖然有人想反駁,可是卻找不到反駁的依據!張清揚沒有批評任何一方,可是卻肯定了現行的發展模式,看似很矛盾,可是卻合情合理!在這一刻,就連那些曾經爭論不休的專家、學者也驚人地發現了張清揚的過人之處,他的眼界似乎高人一等。當人們還局限在圈子內時,他已經跳出圈子,完全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操縱著一切。彷彿是一位出色的導演,而其它人都是演員,都按著他的要求一步步演著。


  「對於那些面臨倒閉的企業,現在確實有兩種聲音,也有兩種做法。在此,我舉個例子……」姜振國開口了,他晃了晃手中的報紙《今日觀察》,這是現今發行量最大的社會性報紙。


  姜振國說:「這其中有一篇調查文章,文章中寫了一個故事,一個令人無奈甚至啼笑皆非的故事!某省有家頻臨破產的化肥廠,已經向省委提交了倒閉申請。某位幹部聽說后,現場去調研,他認為化肥廠有著悠久的歷史,曾經為國家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這樣的廠子應該救一救!隨後,他便號張廣大幹部群眾幫助化肥廠打開銷路。沒出幾天,化肥廠的積貨就賣了出去,化肥廠還得到資金重新生產。可是記者通過調查發現,買到這些化肥的農民,是受到了當地幹部的攤派。這些幹部為了討好省里的領導,不顧農民的利益,硬是從鎮到鄉,從鄉到村,從村到戶,一步步的攤派下去!這批化肥有很多已經過期,沒過期的也沒有實際用處,買到化肥的農民甚至說這種化肥就是扔到土裡,對土地都會產生破壞!」


  「同志們哪,這只是一件小事,可是卻觸目驚心,就在幾天前,這件事還被傳頌一時,成為了領導幹部扶持落後生產力的典型!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如果我們的幹部都用這種方式扶持落後的生產力,那我看還不如不做,直接破產!」


  姜振國表情嚴肅,這是赤裸裸的批評。現場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看向了一個人,連連搖頭,有的同情有些竊笑。這個人正是北江省國資委主任,他的身邊還空著一個位置,那本來應該是胡常鋒的座位!原本胡常鋒想過來參會,直接打擊一下張清揚,沒想到會前突然發生意外,今天上市的《今日觀察》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東小北通過實地調查,將事實真相寫了出來,這使得胡省長十分被動,外界的批評聲直指北江省政府。事發后,胡常鋒接到了省長的電話,省長雖然沒說什麼,只是讓他快點把事情調查清楚,但是胡常鋒聽出了省長的不滿。其實他也不知道事實是這個情況,這完全是身邊人和下邊幹部的私下決定,可是這個行為卻差點害了他!胡常鋒沒有心思再參加座談會,趕緊返回北江省!

  姜振國雖然沒有點名批評,可是這件事影響很壞,所有人都知道發生在北江省。北江省國資委主任臉色紫紅,後背已經被汗打濕了,如果早知道事情已經傳到了姜振國那裡,他也早就跑掉了。這位主任在心裡把胡常鋒罵了一百遍,痛恨這老小子狡猾,把丟人的事情全留給自己!

  姜振國語重心長地說:「還有一個相反的例子,就是在雙林省。今天雙林省將簽署一項協議,江平鋼珠廠倒閉后把土地賣出,這塊土地賣了十幾個億,超過了鋼珠廠近十年的效益!這還不算,開發商同意為鋼珠廠的職工免費建兩棟大樓,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這些職工每人也將按工齡分得一定數額的補助,大多超過他們的工資。同志們,這是一家被淘汰的落後生產力,雙林省結合實際情況,鋼管廠老廠房就在市中心,嚴重影響市容和環境,加大投入維持生產,只能是自作自受。但如果把它改造成一個現代化的生活社區,是不是更加的實用?事實表明成果還是可以的嘛,只要職工不反對,國有資產不損失,這何償不是一個方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