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七節
對於鐵誌雄和荊天鑒,皇太極其實是一個都不信任。理由很簡單,鐵誌雄和荊天鑒都不是“大金”人!這是皇太極現在的思想,在他的後期,也就是說,在他當上後金的皇帝之後,他的思想跟現在是天地之別!
但是,皇太極現在的思想就這個樣。那麽,既然不信任,為什麽還要用呢?那是因為現在急著用人,而皇太極手上沒有適合的人選。喀斯黎死了,戈爾仕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一時之間,皇太極無法立刻找到能夠和金逸楓、孫承宗對抗的人。一旦找到了理想的人選,皇太極會怎麽樣呢,可想而知。
皇太極決定立即重新招募新的間諜,用來實施他一向喜好的諜戰解決問題的目的。
沒有可用之人?……
三十歲的皇太極坐在他的寢宮中冥思苦想著,他覺得,無論如何,在鐵誌雄和荊天鑒之上,在他之下,應該有一個間諜工作的總負責人。
能夠震懾住鐵誌雄和荊天鑒兩位劍客,又是自己的心腹之人,誰更適合這個角色呢?皇太極思考再三確認,第一,必須是他皇太極的屬下;第二,必須是足智多謀之人。具備這兩個條件的人都有哪些人呢?……
皇太極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地想了大半天,也想不出來。就在皇太極陷入一籌莫展之時,孫承宗卻正行進在前往山海關的路途上。他坐在車裏,滿腦子都在思考著遼東問題。
盡管朱由校以及朝中大臣們都已經通過了孫承宗所提出的遼東方略,而且,孫承宗也被朱由校任命為“薊遼督師”,但這並不能說明,孫承宗在實施遼東方略的過程中沒有一丁點阻力。表麵上平靜如水的朝廷大內,實際上是激流暗湧。
其實,早在孫承宗的遼東方略經過朝廷批準,孫承宗尚未成為“薊遼督師”之前,就有大臣對孫承宗的遼東方略說三道四,而且還是理直氣壯。
這些人的觀點是:既然現在後金在遼東並沒有一兵一卒,大明又何必耗費本來就不寬裕的經費,去搞什麽所謂的“收複”遼東?這不是白白浪費國家的錢嘛!遼東真的需要“收複”嗎?
這種觀點分明就是在否定孫承宗的遼東方略,這些人認為後金並沒有一兵一卒在遼東,大明又何必白白浪費錢在那裏呢?這不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嗎?
孫承宗聽到了這種觀點,但是他什麽都沒說。一來是因為皇帝朱由校已經批準了他的遼東方略,二來是因為孫承宗覺得和那些根本就不懂軍事的人去談論遼東問題,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遼東作為明朝的疆土,設防天經地義的,也是必須的,否則就是放棄國土,就是犯罪!更何況遼東是明朝首都北京的依托,遼東丟失,北京必然不保!
真所謂“要做事就有事”!孫承宗在馬車內發出一聲輕輕的歎息,將目光移向遠方的天空。在他的內心之中已經下定決心:縱然萬劫不複,也要為保衛大明去做收複遼東這件事,拳拳赤子心蒼天可見!
皇太極急得團團轉,因為孫承宗到達山海關並不需要多長時間。要是讓孫承宗平平安安的到了山海關,那他收複遼東的計劃,就已經不可避免了。所以,皇太極覺得,必須在孫承宗到達山海關之前,就把他幹掉!
可是,這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且不說孫承宗這是在明朝境內行動,就說那個武藝高強的金逸楓,就夠讓人頭疼的了。更別說金逸楓還率領著裝備優良、武器先進、訓練有素具有兩千多人的“守遼尖兵”,那更是如虎添翼!
皇太極最終下了決心:這次行動必須立即行進!鐵誌雄和荊天鑒都是當今四大劍客之一,況且二人手下又有很多人,已經具備刺殺孫承宗的條件了。間諜首領的人選可以慢慢地物色,但是刺殺行動不能再等,反正鐵誌雄和荊天鑒也快要到了,不妨就把賭注放在他們的身上。
皇太極剛想到這裏,內侍進來:“貝勒爺,您請的那兩位客人到了!……”
“啊,快請他們進來!”皇太極對內侍說道。
鐵誌雄和荊天鑒進來,皇太極和他們寒暄幾句過後,就直奔主題。
皇太極看著鐵誌雄和荊天鑒微笑著對他們說道:“二位能夠按時到來,本人很高興。不知道二位劍客對這次行動的方案是否已經考慮好了嗎?……”
鐵誌雄和荊天鑒都是職業殺手,各自都有一套,聽到皇太極問到行動計劃,相互對視了一下,然後又沉默了。
皇太極見狀微微一笑說道:“二位,我們現在是一個目的,也算是同一條船上的人,希望二位要精誠合作,彼此之間不要有什隔閡才是!這樣吧,鐵劍客先把計劃談一談,接下來荊劍客也談一談……”
既然話都說到這種份上了,鐵誌雄也不得不說了,他首先談了他的方案。皇太極聽後沒表態,直接讓荊天鑒說他的計劃,等到荊天鑒也說完計劃之後,皇太極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剛才聽了二位的方案,我很高興,二位都是認真做了的。二位的方案中都認同埋伏式的襲擊,而且還都選擇了在夜裏實施,我想問一下,二位劍客手下都有多少人?……”
鐵誌雄說道:“貝勒爺,不瞞您說,此次行動,我可以抽出三百人……”
荊天鑒說道:“貝勒爺,我們丐幫可以出五百人!……”
皇太極聽後很高興:“你們雙方才能抽出八百人,還不及‘守遼尖兵’的一半,不過,我也知道,你們的人和那些‘守遼尖兵’不一樣,個個都是武藝高強的江湖俠客,完全可以以一擋十。黑劍派的人我有所耳聞,他們都是一些輕功很好的人。你們丐幫的人怎麽樣?哪方麵見長呀?……”
荊天鑒嘿嘿一笑,道出了丐幫人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