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誰與我同醉之創業傳奇> 第七十七章 人荒

第七十七章 人荒

  “消費者滿意單位”、“售後服務信得過單位”這些稱號都是有官方背景。


  楊軍問:“歐陽大姐有熟人嗎?幫忙打聽一下申辦的程序。”


  歐陽大姐答:“不用專門找熟人托關係,你去你們轄區工商所問問,符合標準應該就能做吧。”


  草祥子忽然高聲說:“差點忘了。給你介紹一哥們。專做手機批發的,價格要比北京這邊便宜多了。”


  “……”


  “廣東番禺的老板,生意可大了去了,你肯定用得著。”


  “你怎麽認識?”


  “……有時候幫他跑跑業務。”


  酒足飯飽,已經到了糊塗樓飯莊打烊時分。


  飯後,楊軍樂了:“看這頓飯,收獲最大的好像是我了。”
……

  這是廣告大行其道的時代,在北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上,有節奏地做一痛狂轟爛炸的廣告,讓人們熟知了這家手機店。


  楊軍通過這條路財源滾滾,同時也堅定了楊軍兄弟信心。


  錢一倒開,哥倆又忍不住了。報紙上連篇累牘鼓噪“連鎖經營叩開中國之門”,麥當勞、肯德基、棒約翰……給他們莫大啟發。


  他們開了第二家“天宇通電訊”店,這家店是租用工廠的閑置廠房,麵積比上次稍小,在長安街西複興路路段盡頭,是通往北京城最西麵石景山區的必經之路。


  複興路的兩側基本上是不高的樓房,和破舊的簡易平房,居民區都在道路兩側南北縱深到100米開外。


  這裏雖不算是熙熙攘攘的街市,但是居民區的居民出行,還是要路過的,林立的中小規模的商店、餐館、賣場挺熱鬧。楊軍們看中的是這裏的次級繁華。


  “天宇通電訊”二店沒有安排老國企再就業問題,能幹的小葉被調過來做店長。


  “啊喲,壓力太大了,我幹不了啊。”


  小葉聽說後,本能地抗拒著,“我習慣了跟著楊店長做,配合得也挺好,收入也知足。”


  小葉所說的楊店長指的是楊雪。


  楊雪耐心解釋,事業發展,人手不夠,小葉對天宇通全盤業務都熟悉,做起來,沒問題。小葉還是心有餘悸。


  “你看,我們兩個年齡同一年的,配合得很好,我行,你怎麽就不行呢?”


  “隻不過是過去隻麵對客戶,現在除了麵對客戶,還有就是管理店裏的人,現在招聘店裏員工,都是新手,你就手把手待他們,他們做熟悉了,你就輕鬆了。”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給我打電話呀,商量商量。楊經理也會幫你前期的管理做鋪墊。”楊雪說。


  小葉想了想,心裏還是沒有底,她無奈地搖頭。


  “天生我倆不都是農村女孩嗎。我能是幹起來,你也能,還有我哥教你,不難啊。”


  小葉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本來是楊家的產業,楊雪是楊軍的親妹妹,楊雪出來岔捅了婁子,就憑著血緣關係,也會給她兜著。


  自己看就不一樣了,當店長,責任大,運氣好做好了還行;做砸了,可怎麽辦?

  楊經理們好不容易賺到的錢,全砸裏麵,要是我做砸了,賠不起啊。小葉不敢往深了想,還是沒敢答應。

  楊軍知道小葉能幹,對這份工作忠心耿耿,沒有占小便宜的毛病,是值得信懶的人。這次親自邀請小葉做店長。


  “有什麽顧慮,盡管說。”


  “沒什麽顧慮,就是怕做不好,給你們添麻煩,我自己擔不起責任來。”


  楊軍說:“楊小刃、楊雪都在做店長,他們不也都鍛煉出來了嗎,目前這個行業的行情,你也看到了。”


  “請你做店長,看中你的才能和人品,你的能力沒問題,完全可以獨當一麵。以後獨擋幾麵都沒問題。至於做砸了怎麽辦,你根本不會做砸。”


  “有一些具體事情搞不明白怎麽辦,隨時給我打電話問。這一點我對你有充分信心,你自己也要自信。即便出問題,說好了,都由我承擔,你放心大膽做吧。”楊軍的話更多是為小葉打氣。


  小葉終於同意了,雖然同意得有點勉強。楊軍知道,小葉根本沒問題。


  其他員工的招聘,多半是在櫥窗上貼的招聘營業員告示起的作用。找工作的人滿大街都是,他們沒費吹灰之力就招進十幾名外地來京打工的姑娘小夥。
……

  在這之後的大半年時間裏,借助《北京晚報》的聲勢,他們一共連開4家門市和1家賣場,幾何基數增長的規模效應體現出來。


  進貨量大,進價的優勢體現出來,出貨量大,西方不亮東方亮,每天都有不同店賣出手機的捷報。


  店麵多且分散在北京東南西北,管理起來不容易,人員是個大問題。原來報紙上有關天宇通的廣告,無論版麵多大,統統改成人員招聘廣告。


  偶爾實在是版麵上天窗太大,他們才在版麵下端放出很少一點手機銷售廣告。


  招聘廣告達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引來大批青年應聘,同時讓讀者看到了這家總是在招聘,人總是不夠的企業的實力。顧客紛至遝來,各店銷售突飛猛進,很多人都放鬆的心情。


  然而,楊軍臉上始終是不變的緊張嚴肅神態,他心裏“咚咚”打鼓震天響。巨大的隱憂接踵而至。


  不斷開張新店,越來越彰顯人才的匱乏,管理人才成了天宇通電訊的短板,危機感由生。


  他第一想到的就是熟悉的同學,那些與自己同一時期畢業、在不同領域打拚的同學。


  他從自己的經曆看到同學,這幾年在社會上闖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而使得自己能夠在競爭日趨激勵的市場環境下立足。


  同學們又何嚐不是如此,趙文斌、草祥子、劉玉田、張昌瑾……十幾位他數了一個遍,都他們如今的狀況還不錯。


  楊軍竟然挑不出一人能給自己做幫手的,陳海濤就算了,他的事業如日中天。


  這第5家“天宇通電訊”店擠進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這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稱為“中國矽穀”。


  店還是“天宇通電訊”,因為直接麵向技術階層的白領和精英,中關村店是“天宇通”文化層次的體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