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去留?
精品服裝店的選址很好,就在公交站台的不遠處,一下車就能看得到。
如今,店鋪雖然已經裝修完,但是店鋪裏陳列的貨物還沒有選定,因此,店鋪一直都鎖著。
肖瑛走在前麵,拿鑰匙打開陵門,站在門口的左邊,伸手彎腰,嘴角上揚,露出八顆牙齒,道:“歡迎光臨,請老板驗收。”
黃麗娟也沒有客氣,徑直走進店裏。
黃麗娟最先看到的是兩麵大的全身鏡,因為角度的關係,鏡子裏的人看起來高挑,苗條一些。
黃麗娟在鏡子前轉了一圈,滿意的點點頭。
肖瑛站在黃麗娟的身邊,道:“我剛開始還納悶這兩麵鏡子為啥不能正正的安裝進去,直到安裝好後,才發現這般玄機,娟子,你也太聰明了,怎麽能想到這麽多。”
黃麗娟笑了笑:“知識改變人生,你需要好好學習。”
之後,黃麗娟就看起了用來陳列衣服的櫃子。
“這店裏的櫃子都是找木材廠的師傅專門定製的,選用的木頭雖不是質量最好的,但也不差。單單這些選材,我就跟著跑了好多”,肖瑛摸了摸眼前的衣櫃,感慨道。
黃麗娟認真的檢查衣櫃的接縫,看得出來,這些家具是用了很多心思的:“幸苦你了,很用心的。”
肖瑛環顧四周後,頗有些遺憾的道:“就是缺了你的‘假人模特’,我和負責人逛了好久,都沒有你的那種材料。倒是木材廠的師傅,他可以幫忙做一個假的木頭人。我想著讓他先做一個看看效果,過兩就能拿到手了。”
“木頭人會不會笨重,假人如果看起來形象太過於呆板,會影響衣服的展示效果。”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不過,我看過老師傅做的玩具人,五官用合適的油彩雕刻後,看起來就沒有那麽呆板了。”
黃麗娟也知道民間有很多手藝人,可以把工藝品栩栩如生,現在聽肖瑛這麽一,也就放心了。
參觀完精品服裝店後,黃麗娟心裏感慨萬千。
作為這家店鋪的裝修設計師,看到店鋪展示出的效果,黃麗娟覺得很自豪。
隨即,她又有些遺憾,由於條件的限製,店鋪的燈光,牆板都有些簡陋,對於整體的形象還是有不的影響。
想到肖瑛這幾為了裝修事宜跑前跑後,黃麗娟心裏總有些過意不去,想到自己未來的規劃,黃麗娟有了退出生意的想法。
黃麗娟在回老屋的路上,一直在思量,自己待會兒該如何提退出的想法。
回到老屋時,丁治民正在處理一些文件,看到兩人進門,連忙道:“回來了?看那店鋪感覺怎麽樣?”
黃麗娟坐在丁治民的對麵,一起整理資料:“與眾不同,一開門應該就能吸引很多人。”
“不過,這也是弊端,很多人買不起,會直接被價格勸退。所以,我們現在需要製定一個宣傳方案,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這家店鋪。”
丁治民放下手裏的筆,看著黃麗娟道:“我覺得口口相傳就是最好的宣傳方式。每個人都有獵奇心理,知道有這麽一家店鋪,總會想著過來看看。”
“而店鋪裏的衣服價格又不便宜,免不了有些人存在攀比心理。這樣一來,就會有人搶著買。”
黃麗娟搖了搖頭:“倘若這是開放的商場,就也就罷了,可這隻是個店鋪。如果進店的人太多,造成了擁擠,反而不利於購買體驗。”
一時間,三人陷入了沉思。
中午,吃過飯後,黃麗娟三人依舊坐在桌邊上。
討論完服裝店的宣傳方案後,黃麗娟猶猶豫豫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退出生意了。”
正在核對資料的丁治民和肖瑛抬頭,看向了一旁的黃麗娟:“為什麽?現在我們的生意都穩定了,已經到了盈利的日子,你怎麽現在提出退出,太虧了。”
黃麗娟正了正身子:“原本,加入這個生意的時候,我就沒拿多少錢出來。之前為了表麵上合適,缺下的錢是有恒墊付的。算起來,我本不應該占那麽大比例的。”
“我一直以來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名醫,當時候選擇做生意,也是想給自己積累一些資本。這樣,等我學醫成名後,可以有更多的可能。”
丁治民:“那你現在放棄,不就是斷了你未來的想念?”
黃麗娟自己也很糾結,她最初的想法是,用前期積累起的資本,建立一個一流的團隊,專攻於疑難雜症,研究前研醫學。
黃麗娟深思後,艱難的開口道:“是,從這點來,我的確不應該放棄。可是未來的前提是我先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見過孫老師之後,他給我製定了新的學習計劃,在這種情況下,我根本抽不出時間來參與平時的運校這對你們而言是不公平的。”
丁治民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想開口給黃麗娟保證自己不會介意,但自己又沒有辦法代表所有人,思索片刻後,回道:“我永遠都不會這麽想。”
肖瑛聽著兩饒對話,跟著附和道:“咱們都是多年的朋友了,沒必要分的那麽清,我們辛苦一下就好。”
黃麗娟接著道:“朋友之前互相幫忙是情分,你們不介意是你們重情,但我不能借著你們為我著想的心思,給自己謀利。”
“朋友情很珍貴,所以,我不想因為這些外物,把我們的情感都耗散。”
黃麗娟的話,也提醒了丁治民。的確,若是在相處的過程中,隻會索取,卻從不付出,再好的情感也有耗盡的一。
與其最後有一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不如早點做打算。
丁治民開口道:“現在的這一切是我們四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如今,有恒不在,這件事就先擱置。”
“半個月後,服裝店那邊開業,到時候有恒也會來參加,屆時再商議這件事。”
把內心的決定出來後,黃麗娟暗自鬆了一口氣。不管最後商議的結果如何,自己都可以接受。
上一世,因為自己性格沉悶,黃麗娟不喜歡和別人交流,都沒有什麽知心的朋友。每次看到別人呼朋引伴,外出作樂時,黃麗娟都很羨慕。
所以,這一世黃麗娟很珍惜每一份友情。因此,她先提出了這個想法,可以避免以後的矛盾,也盡可能的保留這些來之不易的感情。
將所有的資料整理完,把新的宣傳方案做好後,三人便離開了老屋。
黃麗娟每周都要計算著時間,給家裏人打電話。
回到學校後,色還早,黃麗娟沒有上樓,而且撥通了回家的電話。
“嘟——嘟——”電話接通後,一直沒人接聽,黃麗娟正打算掛掉電話時,對方傳來了一陣稚嫩的聲音。
知道是黃麗娟打來的電話後,黃立峰興奮的問候了起來,接著埋怨黃麗娟好久沒來電話,以至於自己都快忘記她了。
黃麗娟也沒有嫌棄,安安靜靜的聽著黃立峰完了自己的趣事。
許久沒有聽到黃立峰的聲音,黃麗娟才開口問道:“怎麽不了?”
黃立峰進門的時候,剛好聽到了黃麗娟的聲音,開口回道:“我剛剛話累了,就去倒了一杯水。”
黃麗娟怕黃立峰再接著個沒完沒了,連忙插口道:“渴了就多喝水,爸媽都不在家嗎?”
“在家的,他們剛送走了陸有恒哥哥,現在在家裏休息。”
“陸有恒去我們家了嗎?”黃麗娟多問了一句。
“對啊,陸哥哥來了,他還給我帶了玩具,還在我們家住了好幾呢!”
黃麗娟心裏有了猜測,應該是他有意願投資黃家鋪子了:“峰,你去喊爸過來接電話。”
黃立鋒應了一聲,就跑了出去。
黃立鋒喊饒空擋,黃麗娟開始思索起了陸有恒的來意。
之前在港城的時候,陸有恒看到港城的大老板用傳呼機交流,很是動心,但大陸沒有傳呼台,陸有恒也隻能作罷。
不過,陸有恒卻有心思做電子方麵的生意。他一開始倒賣磁帶,收音機,也是為了積累金錢,給研究現金的電子設備打基礎。
可這個行當雖然是暴利,但這個年代,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能買的起這些東西的人家不多,短時間內很快就打到了飽和。
為此,陸有恒就在魔都的市場尋找掙錢的買賣,來代替倒賣電子產品,積累資金。
陸有恒很快就發現,現在的人們手裏有錢了,也開始注重穿衣和吃飯。
這兩樣都是人們日常能負擔的起的,屬於薄利多銷。
在四饒商議之後,就有了這方麵的心思。
開服裝店可以先用別饒貨,滿滿的在開展自己的平台,可吃食就不一樣了,單開一個店鋪賣吃食,貨物過於單一,不利於吸引客人,而且最好是能做到現做現賣,太過於麻煩。
最為簡捷的方法,就是用一家工廠生產,然後和百貨商場、供銷社合作,將食品遠銷各地。
而自己開辦一家食品廠,有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不適合陸有恒四人現在的狀況。
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一家合適的食品廠進行投資,隻需要出錢,就可以賺到分紅。
黃麗娟知道陸有恒有這想法之後,就提出了投資黃家鋪的建議。
黃家鋪子現在的發展很好,也打出了名聲,並逐漸成了縣城的一個特色。
但是由於食品保質期短,易碎,限製了鋪子進一步的發展
以黃麗娟自己的能力和財力,購買到合適的機器不成問題,但是她沒有那麽多的心思去參與管理。
黃麗娟對於黃家鋪子的規劃並不隻是簡單的食品鋪子,而是能成為一個遠銷各地的品牌,成為一種標簽。
而自己家饒學識限製了他們的發展,相對而言有能力的黃麗婷現在還,等她長大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現在的發展日新月異,真要等黃麗婷長大再開始打開市場,那時候,黃家鋪就已經被淘汰了。
如果陸有恒能夠幫忙解決機器設備的問題,再用現在已經打好的生意網幫助銷售,黃家鋪子很快就能成長起來,成為食品行業的領頭羊。
黃麗娟的提議也讓陸有恒很動心,這是一件共贏互利的事,雙方都有好處。
不過,在商言商,陸有恒不能因為和黃麗娟關係好,就直接進行投資,所以這事就暫且擱置了下來,等他實地考察後,再做決定。
沒過多久,電話裏就傳來了黃國安的聲音。
黃麗娟迫不及待地問道:“爸,陸有恒是回去察看作坊的運營狀況嗎?”
“對,他回來之後,先是去作坊看了兩。你還別,這子看起來不像是幹活的料,可真的做起事來,卻一點也不含糊,和作坊裏的工人們聊,很會拉關係。”
“他除了在作坊察看,還有做其他事嗎?”
“他還看了我們作坊的賬冊,我按照你的要求,把賬本都整理好了,應該沒什麽問題。”
“那他看完之後,有什麽嗎?有沒有對我們鋪子有興趣?”
“當然有,我們連合同都簽好了,他一個月後,所有的機器就能到位。還留下一筆錢,要我趕緊開始蓋新的廠房。”
黃麗娟被這麽一提醒,想起了廠房的事,黃家作坊現在都擠在一個不大的院子裏。如果要引入機器,就需要有更大的空間進行安置,所以,修建一個廠房就是重中之重。
不過,現在這個年代,土地都是國家的,人們隻有使用權,沒有買賣權,黃家需要搞到一塊合適的地皮。
黃麗娟思索片刻後道:“爸,你明去縣政府一趟,看能不能弄一塊空地。如果政府的人不同意出售,就先商談租賃。”
“如果政府同意了,你就那現有的資金盡可能租到最多的地。而且,這個租賃要簽合同,要有公證人在場。”
“以後的政策變化誰也預想不到,你最好在合同裏增加一條優先權,如果後期土地有買賣的權利,現在租賃的這片土地,我們家有優先購買權。”